2020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2020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一覽表)
前沿拓展:
常用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2022年版)
更新日期:2022.5.9
費用類別
扣除標準、限額比例
說明事項
工資薪金支出
據實扣除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
勞動保護支出
據實扣除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準予扣除
職工福利費
14%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職工工會經費
2%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職工教育經費
8%
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部分企業職工培訓費用據實扣除
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符合條件軟件企業(動漫企業):單獨核算、據實扣除
航空企業實際發生的飛行員養成費、飛行訓練費、乘務訓練費、空中保衛員訓練費等空勤訓練費用,可作為航空企業運輸成本據實扣除
核力發電企業為培養核電廠**縱員培訓費用,與職工教育經費嚴格區分并單獨核算的,可作為企業的發電成本據實扣除
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五險一金)
據實扣除
按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五險一金”,準予扣除
補充養老保險
5%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5%的部分,準予扣除
補充醫療保險
5%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5%的部分,準予扣除
責任保險費
據實扣除
企業參加雇主責任險、公眾責任險等責任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除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險費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業保險費外,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得扣除。
業務招待費
60%,5‰
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15%
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30%
化妝品制造或銷售、醫藥制造、飲料制造(不含酒類制造)企業: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不得扣除
煙草企業
公益性捐贈支出
12%
全額扣除
對企業、社會組織和團體贊助、捐贈北京2022 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測試賽的資金、物資、服務支出
全額扣除
對企業、社會組織和團體贊助、捐贈杭州亞運會的資金、物資、服務支出
扶貧捐贈支出
據實扣除
自2019 年1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 日,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含縣級)以上****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用于目標脫貧地區的扶貧捐贈支出
防疫捐贈支出
全額扣除
自2020 年1 月1 日至2021 年3 月31 日,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捐贈用于應對新型冠狀**感染的肺炎**的現金和物品
自2020 年1 月1 日至2021 年3 月31 日,企業直接向承擔**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用于應對新型冠狀**感染的肺炎**的物品
手續費和傭金支出
5%
其他企業按與具有合法經營資格中介服務機構或個人(不含交易雙方及其雇員、**人和代表人等)所簽訂服務協議或合同確認的收入金額的5%計算限額
除委托個人**外,企業以現金等非轉賬方式支付的手續費及傭金不得在稅前扣除
18%
保險企業發生與其經營活動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當年全部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額的18%(含本數)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部分,允許結轉以后年度扣除
5%
電信企業在發展客戶、拓展業務等過程中(如委托銷售電話入網卡、電話充值卡等),需向經紀人、代辦商支付手續費及傭金的,其實際發生的相關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企業當年收入總額5%的部分,準予在企業所得稅前據實扣除
據實扣除
從事**服務、主營業務收入為手續費、傭金的企業(如證券、期貨、保險**等企業),其為取得該類收入而實際發生的營業成本(包括手續費及傭金支出),準予在企業所得稅前據實扣除
不得扣除
企業為發行權益性證券支付給有關證券承銷機構的手續費及傭金不得在稅前扣除
企業**組織工作經費
1%
納入管理經費的**組織工作經費,實際支出不超過職工年度工資薪金總額1%的部分,可以據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罰款、罰金和被沒收財物損失;稅收滯納金;贊助支出
不得扣除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企業所得稅稅款;稅收滯納金; 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贊助支出;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
不得扣除
企業的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或者財產,不得扣除或者計算對應的折舊、攤銷扣除
拓展知識:
2020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
法律分析:2022年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
1.年度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
2.超過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2520;
3.超過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16920;
4.超過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31920;
5.超過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52920;
6.超過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85920;
7.超過960000元的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181920;
(綜合所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
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5000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
法律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王律師
擅長房產、勞動、刑事等
一鍵咨詢
楊律師
擅長民事、婚姻、勞動**等
一鍵咨詢
范律師
擅長民商事爭議解決
一鍵咨詢
朱律師
擅長房產**、借貸**等
一鍵咨詢
查
看
更
多
官方電話
官方服務
官方網站在線咨詢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049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