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個稅怎么扣的(工資個稅怎么扣除)
前沿拓展:
每個人都應該了解下,自己的稅前所得與稅后所得的轉換計算方法。因為我們很多人一生中,都需要每年同稅局打一次交道,最少都要做自己的稅務年度匯算清繳工作。所以學習一些計算個人所得稅的知識還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要明白哪些項目屬于稅前扣除的,也就是說不需要繳稅的,那么可以將這些項目多發生一些,讓自己的個稅可以少繳一點。
每月的工資中,其實最常見的就是社保等五險一金,那是在繳納個稅前的可扣除項目。如果還有企業和職業年金,那都是單位統一進行辦理的與稅前所得,不發生直接聯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僅僅只需要計算五險一金的費用,基本上就能得出自己的個稅繳納額。
其實在個人的稅前工資中,個人承擔的主要是三險一金,因為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僅僅是單位繳納,個人不需要繳納。那么個人負擔部分,以上海為例,養老保險負擔8%;醫療保險負擔2%;失業保險負擔1%;住房公積金個人負擔7%。如果單位福利好還有補充公積金,那么其中個人還可以加上5%。
這樣算下來,假如稅前工資8000元,那么最高五險一金個人負擔部分總計,可以達到稅前工資的23%,也就是1840元。那么之后只剩下應繳稅工資6160元,因為有著5000元的個稅起征點,最后應該計算個稅的剩余基數只剩下了1160元,對應的肯定是最低的個稅稅率3%,也就是說繳納個稅金額為34.8元。當然,單位如果沒有補充公積金,那么剩余的繳稅基數就會多一些,達到1560元,需要繳納個稅達到46.8元。
但是每月雖然繳納了這么多稅收,但是假如在年度內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僅僅只有工資性收入。那么到了第2年4到6月份匯算清繳時,肯定又能退稅回來。我們原來有著7大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可以讓勞動者在第2年申請個稅的返還。這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以及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支出。
那么在2022年又增加了一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那就是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之后,每年賬戶內存入上限1.2萬元,對應的個稅也是可以在稅前據實扣除。那么有著這八大項專項個稅扣除項目,那么區區的每月個稅肯定都能退回返還。
之前德先生做過測算,如果每月只有工資性收入,那么繳納好五險一金和補充公積金,然后在年度做好專項扣除的退稅申請,基本上別說稅前工資8000了,即使是達到1萬元,雖然每月都需要繳納個稅,但是最終經過第二年的個稅匯算清繳,那么也會退稅回來,總體而言,那不需要繳納任何的個稅。#11月財經新勢力#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0498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