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退員工補償個稅怎么算(辭退員工補償金怎么申報個稅)
前沿拓展:
最近思科裁員消息在朋友圈瘋狂刷屏,只是因為被裁人員將獲得n+7的補償,人均賠償金額超過100多萬。
這筆補償款就被稱為是經濟補償金。
財稅〔2018〕164號公告如下:經濟補償金,是在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等。
按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按1個月工資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且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三險一金可扣除),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綜上所述,經濟補償金在計算繳納個稅時,有兩個扣除標準: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可扣除;二是個人據實繳納的三險一金可扣除。
政策可能不太好理解,我們來舉個例子。
知識點公司由于部門重組,需要辭退兩名員工,一位是經理,一次性給予他補償金額500000元,一位是助手,一次性給予補償金額12000元。
上海地區的年平均工資為105176元,假設經理的三險一金扣除金額是50000元,助手的三險一金扣除金額為724.8元。
則經理取得一次性補償金應該繳納個稅的基數是=500000-105176*3-50000=134472。
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綜合所得稅率表如下:
則經理取得一次性補償金應該繳納個稅=134422*10%-2520=10927元;
助手取得一次性補償金應該繳納的個稅=12000-105176*3-724.8<0,則助手沒有個稅。
學會計算之后,我們來看一下如何申報。
插入CA,點擊“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扣繳客戶端”,輸入賬號密碼,點擊“登錄”;
進入系統之后,我們可以選擇所屬月份,然后點擊“綜合所得申報”;
點擊“收入及減除填寫”,我們可以看到第五行是“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補償金”,我們點擊“填寫”;
進入“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補償金”界面之后,我們點擊“添加”;
首先來填寫助手的信息;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是助手從公司處獲得的一次性補償金額12000元,免稅收入是系統自動生成的(因為小于當地平均工資的三倍,所以全部都是免稅收入),其他扣除填寫三險一金724.8元;(如果你不知道當地年平均工資是多少,進系統看一下提示就知道了。),助手最終不承擔個稅,和我們計算的是一樣的;
還有一點,我們填寫其他扣除之后,點擊保存,會有如下提示:
所以我們在填寫其他扣除之后,一定要記得寫備注,我這里因為其他扣除填寫的是個人承擔部分三險一金的金額,所以我在備注寫的是“三險一金”,這樣就可以保存成功了;
我們再來看一下經理的數據如何申報;
免稅收入315528如何得來的?就是當地年平均工資的三倍=105176*3=315528元;扣除三險一金之后,點擊“保存”,
收入及減除費用填寫完成之后,我們點擊“綜合所得申報”,再點擊“稅款計算”;
結果如下圖:
結果也和我們計算的經理的個稅扣繳一樣,至此,我們就完成了經濟補償會的個稅計算及申報!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及時獲取實用好文章!
「理個稅」提供最新最專業個稅資訊及籌劃與綜合管理服務。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049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