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稅前工資計算(根據個人所得稅計算稅前工資)
前沿拓展:
個人稅前工資計算
工資薪金所得,7600-3500=4100*10%-105=305,應交個稅305,稅后工資7295元
HR最能體會人才競爭的激烈與無奈,作為財務人員也要為企業分憂解難,助力HR的招聘工作。非財稅專業的人才往往不懂也不愿意在個稅方面花費心思,于是常常采取稅后薪資的方式與招聘企業談聘用條件。這方面經驗不足的會計可能在稅后薪資這方面的計算出現自己也搞不明白的失誤,這里小編就從共享會計師“一對一清單”欄目里找到黃云汐會計師的一個相關問**例分享給大家,供參考借鑒。
問:
我公司請了一名工程師,談好的每月工資為稅后12500元,個稅由我公司負擔,我先估計那個稅金額加上申報總額,然后個稅又變大了,到底如何將稅后工資換算成稅前工資呢?有沒簡便的方法呢?如何做賬更合理一點呢?如何才能讓我公司所負擔的個稅能合理合法地在稅前扣除呢?
答:
中級會計師黃云汐回答道:
推算個稅步驟
1.計算累計預扣預繳不含稅應納稅所得額
累計預扣預繳不含稅應納稅所得額=累計稅后工資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確定不含稅收入對應的預扣率和速算扣除數 根據步驟1計算出的累計預扣預繳不含稅應納稅所得額,通過《居民個人不含稅工資、薪金所得預扣率表》,查找對應的預扣率和速算扣除數。
3.計算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 將步驟2查找出的預扣率(稅率)和速算扣除數代入公式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1-稅率),計算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
4.計算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
根據步驟3計算出的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通過《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查找對應的預扣率和速算扣除數。代入公式: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這種情況下,計提工資的時候要連同應該繳納的稅金一并計提,這樣可以直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費用類科目/生產成本
貸:應付工資(等于個人實得工資+企業負擔的個人所得稅)
發放工資的時候:
借:應付工資,
貸:其他應付款-個人所得稅(企業負擔的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等(個人實得工資)
繳納稅金的時候:
借:其他應付款-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小編:黃會計師的回答基本都是文字描述,如果你覺得理解起來比較費力,那么建議你直接用問題中的數據代入上述公式,會助你更易直接理解黃會計師的回復。
以上黃云汐會計師答復不代表平臺觀點。
收集整理:共享會計師,專注于財稅問題咨詢解答。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049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