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獨資企業個人所得稅怎么算(個人獨資企業個人所得稅算法)
前沿拓展:
個人獨資企業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核定征收個人獨資企業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注:新個稅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后計算繳納稅款,并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企業所得稅是企業產生利潤是需要繳納的費用,通常企業都是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對于一些科技、服務類型的企業來說的企業所得稅這方面的稅負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其實很多地方都是有著稅收優惠政策的,其中解決企業所得稅最好的政策就是個人獨資的核定政策,利用核定政策最后減免主體公司的企業所得稅。
個人獨資:核定個人所得稅0.6%,總稅率1.66%
我們知道這一政策后,我們現在只需要把主體公司成本降下來,我們企業所得稅就低了,降低成本的方式合理合法的就是為分包業務給個人獨資,業務在個人獨資企業上面了,就用個人獨資企業去繳納稅費,個人獨資企業繳納稅費時我們能夠享受核定征收,不必像普通的個人獨資一樣我們繳納高額的稅費!
案例:我們企業一年稅前凈利潤2000萬,我們需要繳納500萬的企業所得稅,如果提到股東手里還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也就是300萬,我們2000萬的稅前利潤需要繳納800萬的稅,我們為何不成立個人獨資呢?
我們成立個人獨資企業把企業的利潤分包在個人獨資上2000萬,一家個人獨資解決的量是450萬,我們成立4家,企業留200萬在主體企業,也就是1800萬.
合理分包后我們主體公司的業務有個人獨資來做也不存在利潤了,1800萬我們按照個人獨資繳納企業所得稅也就是繳納30萬的稅收。
我們這樣做企業稅負少得多,可能一些企業會覺得麻煩,其實完全不麻煩,企業只需提供法人身份證就行,其他一些都由園區負責,不會改變原企業經營模式。
以上就是利用個人獨資為自己節省企業所得稅的方法,總體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的,更多稅收優惠政策可以關注或者私信筆者,筆者為大家解決疑惑。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9497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