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酬個稅計算器(個人稿酬所得稅計算器)
前沿拓展:
一、稿費個人所得稅之——稿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稿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1.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等于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x (1 – 30% )或=(每次收入額-800) x 20% x (1 -30% )
2. 每次收人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等于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x(1- 30%)或 =每次收入額 x (1 -20% ) x20% x (1 -30% )
【例】某作家取得一次未扣除個人所得稅的稿酬收入20000元,計算其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金額。
應納稅額等于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x (1-30% )= 20000x(l -20%) x20% x(1 -30%) =2 240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呢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不得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的翻譯、審稿、書畫所得歸為勞務報酬所得。
稿費個人所得稅之——稅率
適用比例稅率20%,并按照應納稅額減征百分之三十。故其實際稅率14%。
計算:
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
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后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額等于應納稅所得額*14%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對稿酬進行籌劃呢~
一、稿費個人所得稅之——“次”的規定
同一作品再版的單獨算一次;
同一作品呢先在報刊上連載,然后呢再出版或者先出版,之后再在報刊上連載的,連載的作為一次,出版作為另一次(單獨算一次)
同一作品在報刊上連載取得收入的,以連載和完成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為一次,計算并征收個人所得稅。(合并算一次)
同一作品在出版和發表時,按照預付的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等形式取得的稿酬收入,應合并計算為一次。(合并算一次)
同一作品出版、發表后,因添加的印數而追加稿酬的,應與之前出版的、發表時取得的稿酬合并為一次,計算并征收個稅。(合并算一次)
舉個栗子:
李教授編著教材一本,2004年2月出版獲稿酬8000元。因市場需要,2004年12月再版該教材又獲稿酬3000元,計算李教授應納個人所得稅。
分析:稿酬算兩次
8 000*(1-20%)*14%=896(元)
(3 000-800)*14%=308(元)
加一個栗子:
李教授編著教材一本,2004年3月出版獲稿酬8500元,該年10月份因教材加印又獲稿酬700元,計算李教授應納個人所得稅。
分析:兩次稿酬算一次
(8 500+700)*(1-20%)*14%=1030.4(元)
二、稿費個人所得稅之——身份的轉化
任職、受雇于報紙、雜志等單位的記者、編輯等專業人員,因在本公司的報紙、雜志上發表的作品取得的所得,屬于呢因任職、受雇而取得的所得,應與其當月的工資收入合并,按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其他人員在本單位的報紙、雜志上發表作品取得的所得,應按照稿酬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出版社的專業作者們撰寫、編寫或者翻譯的作品,由本社以圖書的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費收入,應按稿酬所得計算繳納個稅。
再舉個栗子:
小簡生活在北方某市,是該市大名鼎鼎的文化人。他的文章呢多貼近生活,寫作風格生動活潑,最近被一家省級晚報聘為特約撰稿人。該晚報也因為他的文章不斷出現,增加了發行量,所以給他的稿酬也特別高。他每隔兩天在該報發一篇文章,大約在三千字左右,在“名家手稿”欄目中發表,稿酬每篇2000元。一個月發稿10篇,月收入可達20000元。于是三個月后呢,該報社的負責人找他商量,想請他加盟,作為該報社的正式記者,或者請他作為該報的專欄作家,將他的作品呢作為一個整體系列連載發表。這個提議對王敏達來說的吸引力是很大的,但是他又聽說正式記者與專欄作家在稅收待遇上不同;作品的發表方式不同,稅收負擔也不一樣。
他究竟應該怎樣**作更劃算?
作為該報記者,工資薪金所得
(20 000-3500)×25%-1005=3120(元)
作為專欄作家,稿酬所得
[(2000-800)×20%×(1-30%)×10]=1680(元)
如果小簡與報社簽署寫作合同,每月定期按報社的要求提供10篇文章,每篇字數在3000字左右的稿件,報社以每月兩萬元作為勞務報酬,則該活動有勞務服務性質。
[20 000×(1-20%)×20%]=3200(元)
從稅收籌劃角度,小簡以專欄作家的向報社投稿最為劃算。
舉一反三再有稿酬收入時小伙伴們不要忘記合理的對自己的稿酬進行納稅籌劃哦~
以上就是稿費個人所得稅的相關知識啦,get到了嘛?從稅收籌劃的角度來說,成立一個個人獨資企業是很多企業和個人選擇稅務籌劃的一種方式。因為個獨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另可申請核定征收,相比較而言呢個人獨資企業的稅負是很低的。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949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