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2020年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專項附加扣除)
前沿拓展:
國慶期間霸屏朋友圈的一款小游戲“羊了個羊”,近期因為背后持股公司公布的利潤分配方案,再次引起廣大投資者的興趣。
北京簡游研發小游戲:“羊了個羊” 北京簡游研發小游戲:“羊了個羊”
“羊了個羊”到底賺了多少?
據游戲分析師廖旭華稱,“如果數據屬實,雙平臺日活破億,單日收入保守算也有千萬。"
在如此大火的前提下,其投資公司廈門吉比特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大手一揮,堪稱“壕”氣分紅。
“羊了個羊”投資方吉比特公布的前三季度利潤分配方案
吉比特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40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10.06億元(含稅),相當于將前三季度利潤全部分配。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吉比特間接持有北京簡游(研發商)20%股權,其中10%股權為近日增持。從投資板塊的整體上來看,“羊了個羊”的爆火影響有限。
雖說如此,截至三季度末,吉比特股東人均將獲得4.1萬元分紅,也令人羨慕不已~而吉比特實控人、董事長盧竑巖持股比例達到30.1%。
按照利潤分配原則,他將拿走3.03億的天價分紅款,且不用交個稅。
七種視同股息紅利分配情形需繳個稅
為什么盧竑巖本次分紅不需繳納個稅?因為自然人取得股息紅利有一種情況是不用交稅的。
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早在2020年1月,盧竑巖所持股已全部解禁,到本次分紅持股期限已超一年。
吉比特股東持股詳情,圖源梅松講稅
我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獲得的股息、紅利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20%的比例稅率,按次征收個人所得稅。
又到一年年底,關于分紅如何繳稅問題,在此提醒自然人股東,七種情形應視同股利分配:
第一,股東向公司長期借款視同股利分配。
第二,盈余公積金轉增資本視同股利分配。
第三,資本公積金轉增資本視同股利分配。
第四,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視同股利分配。
第五,應付股利掛賬未支付視同股利分配。
第六,股東將公款用于消費性支出視同股利分配。
第七,股東將公款用于財產性支出視同股利分配。
以上,都是需要申報與繳納個人所得稅。
自然人持股是股權架構中,最簡單粗暴的一種,只要涉及分紅基本需要照章交稅,沒有任何騰挪空間。
所以,在實務中企業通常會進行股權架構設計,利用優惠政策節約個稅。
分紅稅負高,比拿工資如何?
既然自然人分紅個稅稅負無回轉余地(在未做股權架構前提下),那么年底以傳統發工資形式如何呢?
基于兩者的個稅稅率差異問題,在新《個稅法》實施后,工資薪金計入綜合所得,按年匯算,稅率3%-45%;分紅屬于股息、紅利所得,稅率為20%。所以會有這樣潛在的選擇。
由于工資的稅率是超額累進,不同的收入對應不同的稅率,就會出現一個臨界值。
超過這一臨界值工資的個稅稅率會超過股息紅利所得,反之則低于。
于是,老板們是拿工資還是給分紅適用的稅率就不一樣。
舉個例子
#假設老板一年收入36萬。
為計算簡便我們不考慮五險一金及專項附加扣除,只考慮每年的基礎減除費用6萬(每月5千)。
第一種:發工資
36萬-6萬=30萬,為應納稅所得額
對應的個稅稅率是20%,速算扣除數16920。老板交稅30萬*20%-16920=43080元
第二種:分紅
36萬*20%=7.2萬
兩者相差將近3萬。
如果年收入100萬呢?發工資對應的稅率為45%;而分紅依然是20%。這時候孰低孰高就顯而易見了。
所以,財務或老板自身在考慮分紅問題的時候,需要據實計算,根據老板的實際情況找到這個臨界值。
采取部分發工資部分分紅的形式,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稅負。你學會了嗎?
部分內容來源:上觀、大眾網
如轉載,請備注來源
拓展知識:
2020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法律分析:(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法律依據:《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949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