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金個稅計算方法(年終獎金個稅計算公式)
前沿拓展:
年終獎金個稅計算方法
關于工資、薪金所得適用減除費用和稅率問題:對納稅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統一按照5000元/月執行,并按照本通知所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
1、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于35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工資低于35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3500-月工資))*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35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法律依據:
根據國家**《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對于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
企業所得稅中各類費用的稅前扣除比例問題,一直是做好企業所得稅申報的重要內容~
對此財小加整理了常見費用的稅前扣除比例及近期出臺的優惠政策,建議收藏備用!
此外,財小加還整理了近期出臺的優惠政策:
1. 新購置的設備、器具
高新技術企業 → 2022年10月1日-12月31日期間新購置的設備、器具 → 允許當年一次性全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并允許在稅前實行200%加計扣除;
注意:
1)凡在2022年第四季度內具有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均可適用該政策;
2)企業選擇適用該項政策當年不足扣除的,可結轉至以后年度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2. 企業投入基礎研究
1)企業出資給非營利性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和**性自然科學基金 → 用于基礎研究的支出 →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按實際發生額在稅前扣除,并可按100%在稅前加計扣除;
2)對非營利性科研機構、高等學校接收企業、個人和其他組織機構基礎研究資金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
注意:
應將相應資料留存備查,包括:
·企業出資協議;
·出資合同;
·相關票據等。
以上資料應包含出資方、接收方、出資用途(注明用于基礎研究)、出資金額等信息。
3. 研發費用
現行適用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75%的企業 → 在2022年10月1日-12月31日期間 → 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
注意:
1)現行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75%的企業,是指除煙草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娛樂業等負面清單行業,以及制造業、科技型中小企業以外的其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仍為75%的企業;
2)企業在 2022 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計算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時,第四季度研發費用可由企業自行選擇按實際發生數計算,或者按全年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乘以 2022年10月1日后的經營月份數占其2022年度實際經營月份數的比例計算;
常見問題:
1)下列活動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
·對某項科研成果的直接應用(如直接采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識等);
·企業在商品化后為顧客提供的技術支持活動;
·對現存產品、服務、技術、材料或工藝流程進行的重復或簡單改變;
·市場調查研究、效率調查或管理研究;
·作為工業(服務)流程環節或常規的質量控制、測試分析、維修維護;
·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方面的研究。
2)下列行業不適用優惠政策:
·煙草制造業;
·住宿和餐飲業;
·批發和零售業;
·房地產業;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娛樂業。
3)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包括:
·人員人工費用;
·直接投入費用;
·折舊費用;
·無形資產攤銷;
·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新藥研制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其他相關費用。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849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