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參加養老保險交多少錢(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多少錢)
前沿拓展:
個人參加養老保險交多少錢
目前的繳費政策沒有變化,依然是您個人繳納全年收入的3%,單位給您繳納3%,當然隨著工資收入的上漲,您的保險費用也會同樣上漲的,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隨著2022年各地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陸續公布,很多人發現今年的養老保險繳費又提高了。比如說山東省繳費基數下限由3746元上漲至3980元,青海省繳費基數下限由4214元上漲至4562元,四川省繳費基數下限由3416元上漲至4071元。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一般是20%,繳費基數下限按照4000元計算月需要繳納800元一年就是9600元,實際上青海、北京、上海等地都已經過萬元了。
繳納養老保險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必須累計繳費滿15年以上,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才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那么按照最低繳費年限繳費15年,能夠領取的最低養老金是多少呢?
實際上,各地并沒有也不能設立最低養老金標準。根據《關于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可以知道有這樣一句話,“未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不得自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不得通過設立最低養老金標準等方式變相提高待遇。”北京市好像很久以前設立了1700多元的最低養老金水平,但是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執行。所以說,各地基本上都沒有設立最低養老金標準。
養老金不是計算出來的嗎?通過養老金計算公式難道算不出來嗎?主要是由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比較復雜,各種情況太多了。一般來說,影響養老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有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職工的本人平均繳費指數、該省份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或者養老金計發基數、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等等。
參加養老保險繳費產生的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具體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
基礎養老金部分,跟平均繳費指數、繳費年限、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像山東省,最低繳費指數一般都是0.6,這種情況下最低基礎養老金標準就是1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像四川、北京等地過去有40%的繳費檔次,深圳、廈門等地還存在按最低工資水平繳費的情況。有一些異地轉移的情況也會導致平均繳費檔次低于60%。
比如說山東省2021年養老金使用的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一些地方用于替代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數值)使用的是6893元,這樣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就是827.16元。
如果是北京市平均繳費指數0.4的情況下,繳費15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10.5%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北京市2021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是10534元,基礎養老金將最低是1106.07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積累額度和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了。
參加銀行保險繳費是按照每月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每年計算利息。每一年的繳費基數不同,計算利率也不一樣,所以個人賬戶積累錢數真的不好說。
另外退休年齡是每年一個計發月數,像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61歲是132個月。一般來說,退休越早計發越數越大,計算出來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越低。
如果說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有5萬元,50歲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只有256元每月,60歲退休卻可以領到360元。
綜合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待遇,確實目前各地繳費15年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大約是900~1400元左右。
相對而言這一部分待遇也是非常劃算的,回本時間只有五六年。需要澄清的是大家不能考慮職工醫療保險,因為醫療和養老是兩碼事兒。
另外,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會年年增長,去世以后還會領取一定額度的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待遇。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一般也能領取4.4萬元左右。
所以說,按照我們退休后平均能領取15~20年以上的養老金計算,絕大多數人都是非常劃算的。#8月財經新勢力#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8497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