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交了15年每月能領
前沿拓展:
社保是國家提供給每個公民共享發展成果的福利制度,它同時實行“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
退休金能拿多少,由以下因素決定:退休時當地的社平工資、繳費年限、繳費標準、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等。
總之,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社保繳費15年,是領取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年限系數決定拿到的養老金相對較低。如果繳費標準高還好些,如果繳費標準也是最低,那么繳費系數和年限系數共振,拿到的就是當地最低的養老金。
一,社平工資及增速假設
以2018年為例,如果退休地2017年社平工資為5500元,那么個體戶交社保15年,退休后每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大約為825~1100元;如果退休地2017年社平工資為7000元,那么個體戶交社保15年,退休后每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大約為1050~1400元;如果退休地2017年社平工資為8467元,那么個體戶交社保15年,退休后每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大約為1270~1693元。
二,繳費基數及繳費率
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在社平工資60~300%范圍內選定繳費基數,不同的繳費基數乘以繳費率20%,就會有不同的養老保險繳費數額。拿成都來說,去年全省全年的社平工資大概是64717元,每個月就是5393元,如果是今年開始領,交了15年,繳費檔次60%、80%、100%、和300%
最終得出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退休時統籌地區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個人繳存系數)/2*繳費年限*1%,其中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和個人繳存系數都是未知的,我們假設你在北京繳納的社保,按照下限作為繳存基數,隨著社會的發展平均工資也是逐步提高的,我們假設退休時還是2018年的標準,那么基礎養老金=(7854+7854*0.43)/2*15*1%=842元。
2、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60000/139=432元。
綜上所述,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842+432=1274元,這是以目前的社平工資和下限標準繳存的情況下估算的,15年后退休時的養老金一定會高于這個金額,希望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
紅河中公教育(HH-offcn)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849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