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低工資標準歷年(2017上海最低工資標準)
前沿拓展:
上海最低工資標準歷年
適用于全日制就業勞動者的月最低工資標準繼續為2480元,適用于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繼續為22元。
員工因私請假,不少單位一般都按事假來處理,按照請假天數來扣除相應的當日工資。但是,需要提醒的是,這里的日工資并不是隨便扣。此處日工資的計算方法是:日工資=假期工資基數÷21.75(月計薪天數)。
這里需要提醒的是,根據《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社會活動的,企業應視同其提供了正常勞動而支付工資。
擴展資料:
上海最低工資標準介紹如下:
勞動者請事假是作為**出庭的證明人或是參加選舉,企業應視為其提供了正常勞動而支付工資。社會活動包括:依法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當選代表出席鄉鎮、區以上**、**派、工會、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組織召開的會議。
出席**法庭證明人。出席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大會。工會法規定的參加工會活動而占用的生產或工作時間。其他依法參加的社會活動。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多地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上海以2480元/月領跑全國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上海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到2480元
**網財經8月23日訊(記者 暢帥帥)2021年,多個省份勞動就業人群迎來漲“錢袋子”的機會。
據**網財經梳理,截止發稿,已有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天津、甘肅、陜西、寧夏、新疆、黑龍江、**、江西等13個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資料圖(**網財經暢帥帥 王擎宇 制圖)
13省份上調最低工資 上海2590元穩居第一
7月以來,全國進入最低工資標準密集調整期。
2021年已上調最低工資省份(數據來源:人社部以及各地人社部門)
2021年8月9日,甘肅省**印發《關于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調整后,一至四類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1820元、1770元、1720元、1670元,較原來標準每檔分別增長200元,四檔平均增長12.97%。新標準自2021年9月1日起實施。
自9月1日起上調標準的還有寧夏于湖北。寧夏一類區由每人每月1660元提高到1950元,二類區由每人每月1560元提高到1840元,三類區由每人每月1480元提高到1750元。分別提升290元、280元以及270元。
浙江省****7月份印發《關于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自2021年8月1日起,將全省最低月工資標準調整為2280元、2070元、1840元三檔,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調整為22元、20元、18元三檔。調整后的最低月工資標準三檔平均增長13.1%。
北京與江蘇也于8月1日起正式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此外,下半年還有上海、天津與**三地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已于7月1日生效。
從排行榜來看,上海繼續“霸榜”31省份月最低工資標準榜首,達到2590元。
從階梯分布來看,月最低工資標準超過兩千元的有7個省份,分別是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天津、廣東以及湖北;陜西、寧夏、山東、河南、以及河北等5地位于1900元階梯;新疆、黑龍江等9省份位于1800元水平線;其余10個省份月最低工資標準在1500元-1800元之間。
安徽目前的月最低工資標準第一檔為1550元,暫居全國末尾。
山西、山東、廣東等多省份上調標準“指日可待”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2015年,人社部將最低工資標準由毎兩年至少調整一次改為每兩年至三年至少調整一次,并規定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時,新標準實施時間原則上不晚于調整當年的7月1日,發布時間與實施時間為間隔一般應不少于2個月。
**網財經梳理發現,吉林、山西、內蒙古最低工資標準最新調整日期為2017年。按照規定,這三個省份大概率將于今年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廣東、山東、河南、四川、海南、云南以及安徽等7省份最新調整時間為2018年,其中部分省份也有計劃將于今年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山西省人社廳副廳長師廣衛此前透露,山西先后5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目前,月最低工資標準一類至四類地區分別為:1700元、1600元、1500元、1400元,預計今年還要調整、提高標準。
師廣衛指出,“十四五”期間,山西省將進一步優化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勞動者工資性收入;推動經營性、財產性收入增長;合理確定社保待遇水平,增加居民轉移性收入。
廣東省人社廳表示,目前正在根據評估情況開展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測算研究。調整方案按程序由省**審定后,將向社會發布。
“除了不斷健全完善最低工資評估與調整機制,更重要的是讓企業減少對最低工資制度的依賴,從被動執行到主動作為。”廣東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東將推動企業建立健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形成適應企業發展特點的工資分配制度。
近日,山東省**發布《山東省****關于公布山東省****2021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的通知》,其中第七項為調整公布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發布企業工資指導線,承辦單位為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完成時限為2021年12月。也就是說,山東省在2021年度會完成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公布工作。
最低工資標準為低收入者“兜底”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標準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據悉,確定和調整月最低工資標準,應參考當地就業者及其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職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就業狀況等因素。
一般來講,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對于低收入勞動者群體來說是最受益的,最為直接受益的是工資水平剛好在最低標準線上的工作者。在標準線提高的日期,這些工作者就可以直接領到“上漲”后的工資。
舉例來說,勞動者衛平在縣城做綠化工作,每個月的工資是1850元,剛好是當地的最低工資線。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由1850元上調至1940元,因此,她的工資也漲了90元。
實際上,最低工資標準的上調不僅影響到剛好在標準線的人。職工的失業保險金、醫療期內的病假工資以及單位停工、停業等情況下,職工的基本生活費將隨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而上漲。
那么,最低工資標準是否越高越好?
業內專家指出,最低工資標準是根據一套嚴密的公式計算出來的。如果標準過低,一些低收入勞動群體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如果標準過高,會引發企業人力成本壓力增加,若造成企業虧損甚至關閉,最終吃虧的還是勞動者,所以只有適合當地的情況才是關鍵,才是可持續的。(暢帥帥)
來源: **網財經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7496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