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2022年1月流星雨時間(流星雨2022年1月流星雨時間清遠可以觀察嗎)
前沿拓展:
流星雨2022年1月流星雨時間
根據國際流星組織預報,2010年象限儀座流星雨可能在1月4日凌晨3點左右“爆發”。李德范介紹,象限儀座流星雨理論上的流量可達每小時100顆以上,相信爆發期間大家看到幾十顆略顯紅色的流星應該不成問題。要想看這場流星雨,別忘了選個*東北方向開闊*的地方,占據有利地形。 2010年1月4日凌晨3時左右,象限儀流星雨達到極盛。 流星雨名稱: 象限儀座流星群(Quadrantids ) 慧星母體: 2003 EH1 輻射點: 牧夫座 (Bootes) 預計出現日期:3日-4日 概況描述: 象限儀流星雨是三大流星雨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英仙座流星雨和雙子座流星雨),但它的名氣并不是很大,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這個奇怪的名稱。象限儀座已經被廢棄使用,但作為流星雨的名字還是被保留了下來,象限儀流星雨的輻射點位于牧夫座、天龍座交界處,后半夜在東北方向逐漸升高,天亮前升到最高。 作為傳統大流量的流星雨,象限儀流星雨可能是大家最為陌生的一個,其實對于天文學家來說也是一樣,就連它的母體彗星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迷。一種觀點是象限儀流星雨的母體彗星為C/1490 Y1和C/1385 U1,而有的科學家認為它是小行星2003 EH1為我們帶來的。關于該流星雨的活動時間現在也有了新的說法,之前天文學家認為它是從年初開始活動,并且持續時間很短。通過更多觀測表明,它的活躍期從前一年的12月28日一直持續到1月12日。也就是說在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里,夜間只要象限儀流星雨的輻射點位于地平線以上,我們就能看到屬于這個群的流星。由于輻射點赤緯接近50°,對于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來說,位于拱極區內,常年不會落下,因此該流星雨僅適合在北半球觀測。 根據國際流星組織目前給出的預報,2010年象限儀流星雨的極大可能發生在北京時間1月4日凌晨3時左右。這個時間對于我國東部地區來說較為有利,因為輻射點地平高度已升至40°以上,而西部地區輻射點可能會低一些。總體預報的極大還是非常適合我國觀測的。對于觀測流星雨來說,月光的影響不具有決定意義,但還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2010年象限儀流星雨將受到月光的嚴重干擾,盈凸月將會在3日21時左右升起,影響整夜的觀測。 象限儀流星雨理論上的流量可達每小時100顆以上,相信極大期間大家看到幾十顆略顯紅色的象限儀群內流星應該不成問題。但該流星雨也永遠和寒冷的天氣相伴,大家觀測時一定要多穿點兒,并注意休息,不要勉強自己。 象限儀座位在武仙座右腳、牧夫座左手和天龍座之間,并不是現代88個星座之一。公元1795年時,前蘇聯的La Lande和他的侄子Michel Le Francais使用“象限儀”這種儀器進行一系列恒星觀測時,自創了這個名詞,不過,這個名詞并不被現代天文學承認,所以只能拿來當作“俗稱”。1922年,它和其他一些星座一起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從擁擠的星空中排除,從而確定了今天國際上通行的88個星座。 象限儀座流星雨的輻射點由於位在赤緯極高的地方,因此按理來說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都適合欣賞這個流星雨,然而歷史上關於象限儀座流星雨的紀錄卻是少之又少,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他發生的時間恰好是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天氣嚴寒、惡劣的冬天—很少有人會想在冷得半**的夜晚站在曠野里看流星,如果真有人特地去觀測象限儀座流星雨,大家會覺得:“他真是毅力驚人啊!”,換句話講就是:“真是瘋子一個!”。 根據A.C.B Lovell所著之“流星天文學(Meteor Astronomy)”書中記載,從公元1860年至1927年之間,只有24次可靠的象限儀座流星雨的紀錄,平均每小時68顆;而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生在1932年,每小時80顆流星。
中新社南京1月2日電 (記者 楊顏慈)據**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1月2日消息,一場象限儀流星雨即將甜蜜來襲,拉開2022年天宇劇場大幕。在新年首月,木星、水星將接連迎來“高光時刻”。
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象限儀流星雨作為2022年的第一場流星雨,將于1月4日閃亮登場。
據天文測算,該流星雨峰值發生時間為當天4時40分,預計ZHR(每小時最大天頂流量)將達到120。因流速適中、亮流星多且月相適宜,本次流星雨非常適合公眾觀賞。
專家提醒,象限儀流星雨雖然峰值流量大,但是持續時間并不長,大約只有4個小時。對于**的公眾來說,觀測條件非常不錯,只要在天朗氣清的開闊地域,即可捕捉到新年首場許愿流星。
1月6日,一輪星月童話將在天宇上演。傍晚,在日落后的西南方天空,木星將會近距離“牽手”農歷臘月初四的新月。這兩個天體都十分明亮,在深冬時分,舉頭即可看見兩個天體“抱團取暖”。
1月7日,神秘的水星將迎來觀賞窗口。作為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常年湮沒在太陽光輝中罕現真容,僅在大距期間會“閃現”。
公眾想要觀賞本次水星東大距的話,需要尋找一塊西邊沒有遮擋的空地。在日落后半小時左右,水星地平高度達到14°,即可使用**望遠鏡或者小型天文望遠鏡尋找水星芳蹤。(完)
來源:****網
拓展知識:
流星雨2022年1月流星雨時間
2022年首月天象大戲輪番上演
2022年首月天象大戲輪番上演,2022年剛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到多場的天文景觀,其中在1月份就將上演5場重要的氣象景觀,多個天象輪番登場。2022年首月天象大戲輪番上演。
2022年首月天象大戲輪番上演1
新年新氣象。即將到來的2022年依然有不少或有趣、或精彩的天象等著我們去追逐,去觀賞。其中,新年首月就有倫納德彗星過近日點、象限儀流星雨極大、月“拜”三星、水星東大距、年度最小滿月等多個天象輪番登場。
C/2021 A1彗星(即倫納德彗星)是2021年度“最亮彗星”。該彗星將于2022年1月3日通過近日點,然后開始逐漸遠離太陽系中心的旅程,所以在地球上所觀測的亮度正持續減弱。
不過這顆彗星在2021年12月20日突然迎來了二次爆發,亮度陡然增加,達到肉眼可見的程度,著實給眾多天文愛好者帶來了一次不小的驚喜。
天津市天文愛好者王鑫寶2021年12月3日在天津寶坻八門城鎮拍制的倫納德彗星。(本人供圖)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天文科普專家修立鵬介紹說,在飛向太陽的過程中,如果它沒有被太陽的強大引力扯碎進而“香消玉殞”,預估2022年1月上旬的亮度在6等左右。在過近日點前的這幾日,在日落后的西南方低空,感興趣的小伙伴借助望遠鏡可見它的影蹤。
“但隨著時間推移,它在日落時的位置會越來越低,可觀測時間也越來越短。”修立鵬說。
作為2022年的開年大戲,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象限儀流星雨將于1月4日迎來極大,預計極大時ZHR(在理想觀測條件下,輻射點位于頭頂正上方時,每小時能看到的.流星數量)可達120。
2014年1月4日凌晨在北京房山拍攝的象限儀流星雨。(北京天文館供圖)
“由于無月光干擾,且極大發生時正值夜晚,這場流星雨的觀測條件極佳。有興趣的公眾可選擇在4日凌晨至日出之前尋找一處合適的地點對其進行觀測。”修立鵬說。
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都會有“星月童話”上演,這種浪漫天象在2022年1月自然也不會缺席。
“1月4日至6日夜幕降臨后,在日落后的西南方天空,一枚彎月會依次‘拜會’水星、土星和木星,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有望憑借肉眼觀賞到這幕趣味天象。”修立鵬說。
北京市天文愛好者鄭志2020年12月17日在故宮角樓拍攝的“土木伴月”。(本人供圖)
水星將于1月7日迎來東大距,這也是2022年首場水星大距。“如果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可在黃昏時分借助望遠鏡一睹水星‘芳容’。”修立鵬說。
12月19日,很多人都欣賞到了2021年最后一輪滿月,這也是年度最小滿月,俗稱“超級小月亮”。有意思的是,2022年1月18日,年度最小滿月又將現身夜空。
天津市天文愛好者楊婧2021年12月19日拍攝的“年度最小滿月”。(本人供圖)
“有心的朋友,如果當時拍到了2021年度最小滿月,這次可以用同樣的設備、同樣的焦距參數在月亮位于同樣的地平坐標位置時再次拍攝下來,兩相比對,哪個更小,一目了然。”修立鵬說。
2022年首月天象大戲輪番上演2
2022年剛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到多場的天文景觀,其中在1月份就將上演5場重要的氣象景觀,倫納德彗星過近日點、象限儀流星雨極大、月“拜”三星、水星東大距、年度最小滿月等多個天象輪番登場。
1月份主要氣象景觀
1 月 3 日,倫納德彗星過近日點,該彗星達到距離太陽最近的位置
1 月 4 日,象限儀流星雨極大 預計極大時ZHR( 0 即在理想觀測條件下,輻射點位于頭頂正上方時,每小時能看到的流行數量)可達120
1 月 4 日至 6 日 月“拜”三星 這三天的夜幕降臨后,在日落后的西南方天空,彎月會依次“拜會”水星、土星和木星
1 月 7 日 水星東大距 觀測水星的最好時機,可以在黃昏時分的西方水平線上方找到水星
1 月 8 日 年度最小滿月 即全年視直徑最小的“圓月”
2022年首月天象大戲輪番上演3
轉眼間2021年已接近尾聲,我們將迎來新的一年,與此同時新年天象大幕也將徐徐拉開。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紹,2022年,我們將會迎來流星雨、月食、行星相合等諸多奇妙天象,其中象限儀座流星雨、將于11月上演的月全食、金火土木“四星連珠”等天象極具觀賞價值,值得期待。
象限儀座流星雨開啟新年天象大幕
“作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象限儀座流星雨將成為2022年開年的第一個重要天象。”王科超說。
2022年北京時間1月4日凌晨4時40分,象限儀座流星雨極大期將在天空上演。今年象限儀座流星雨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據預測,這場流星雨天頂每時出現率(ZHR)為120,流星雨的速度是41km/s,速度中等、流量較大、流星較亮;輻射點在后半夜將會升起,且不會受到月光的影響,所以觀測條件極佳。
象限儀座流星雨的極大期只持續幾個小時,因此1月4日的凌晨至日出前是最佳觀賞時間。
據王科超介紹,與象限儀座流星雨相比,同被列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的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在今年則表現欠佳,二者皆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月光的影響。其中,英仙座流星雨將在8月11至12日上演,屆時滿月當空,對流星雨觀測將造成較大影響;雙子座流星雨將于12月13至14日上演,屆時月相為虧凸月,同樣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月光影響。所以可以說,象限儀座流星雨是明年“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中最值得期待的一場。
11月,年度最值得期待的月全食將登場
據王科超介紹,2022年,全球將有兩次日食、兩次月食上演。5月1日的日偏食,只有在太平洋東南部、南美洲南部,南極洲極小部可以看到,**不可見;5月16日的月全食,在大洋洲東部、太平洋東部、北美洲(除北部),南美洲、大西洋、非洲、歐洲西南部及南極洲可以看到,**同樣不可見;10月25日的日偏食,在非洲東北部、歐洲、亞洲西部可以看到,我國新疆、**、甘肅及青海極西部可見帶食日落。
對于我國來說,最值得期待的是將在11月8日上演的月全食。這次月食,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看到,并且持續時間較長。當晚17點08分進入初虧,20點49分復圓,從初虧到復圓長達3個小時41分。屆時,我們可以看到一輪美麗的“紅月亮”高懸夜空。
“這次月全食持續時間比較長,觀測條件較好,應該說是2022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王科超說。
“四星連珠”“金木相依”閃耀天幕
據王科超介紹,2022年,我們還會欣賞到很多行星相合的浪漫天象。
軟件模擬的“四星連珠”景象
2022年3月下旬,金星、土星、火星三者相距較近,在大約5度之內,解釋將呈現“三星相聚”的美麗景象;4月中旬開始,木星也將加入這個“組合”,屆時我們可以看到木星、金星、火星、土星“四星連珠”的景象。4月下旬,例如4月24日,月亮也會加入這個“閃亮組合”。
5月1日早晨,金星合木星,二者相距15角分,同框出現。屆時,雙星幾乎“合體”,相依相偎,閃耀天宇。作為太陽系最亮的兩顆行星,“金木相依”,像是夜空中一顆巨大閃亮的明星,十分具有觀賞價值。
除此之外,明年我們還可以看到月掩金星,月掩火星,水星東大距、西大距等天象。6月14日、7月14日,年度“超級月亮”也將亮相天際。
“總的來說,明年是一個相對來說擁有較多美妙天象的年份,天文愛好者可以好好地期待一下!”王科超說。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7496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