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蘇養老金上調最新消息(江蘇省2021年養老金上調)
前沿拓展:
2022年江蘇養老金上調最新消
2016年養老金調整,1700余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同步上調。
此次調整是2014年10月1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第一次按照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調整待遇,也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第一次同步調整待遇。
人社部表示,邁出了統籌各類退休人員待遇調整的第一步,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并軌、增強公平性的直接體現。人社部要求各地區將按照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原則,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兼顧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特點,合理確定調整辦法和具體標準。
據介紹,此次養老金水平的調整將惠及包括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85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在內的全國1億多退休人員。
目前正等待各省市制定和公布調整方案,預計在6月底之前完成調整。
馬上到2023年了,廣大退休人員開始關心養老金是否繼續上漲了。從目前的信號看,2023年實現“19年連漲”的預期還是比較穩的。
理由是:一是物價在上漲,二是生活成本在上升,要保障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不下降。三是社保基金去年掙錢了,收益率為4.88%,掙了631億元。四是國家專項撥付了1240億元,馳援養老金困難的地區。四是劃轉1.68萬億元的國有資本注入全國社保基金。也就說,2023年繼續上調養老金是有底氣的。
01
廣大退休人員常年熱議的是:如何優化分配結構,逐步提高低收入群體的養老金水平。比如有些退休老人說,如果統一漲5%,養老金3000元的只漲150元,養老金6000元的漲300元,增幅多了一倍,收入差距不是越來越大嗎?
直觀上看,以上的邏輯是這樣的。其實,很多人不了解社保部門的良苦用心。上調養老金,也不是簡單的齊步走、統一上調5%。2022年上調養老金機制是采用了“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結合”的辦法。
02
我們以某省為例:
1.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發55元。3000元的相當于漲了1.83%,6000元的相當于漲了0.91%,從漲幅來看,低收入的漲幅大于高收入的,體現了向“弱者”傾斜。
2.掛鉤調整方面:一是按繳費年限掛鉤調整,二是按基本養老金基數進行掛鉤調整。
按繳費年限掛鉤調整:繳費年限15年以內的每年增加1元;16年至30年的每年增加2元;30年以上的從第31年起每年增加4元。體現了長繳多得的原則,也向年齡大的人群傾斜。
按基本養老金基數進行掛鉤調整:基本養老金按比例進行調整,人與人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基數都是不一樣的。
3.傾斜機制: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傾斜。70歲至74歲的每人每月增發20元;75歲至79歲的增發40元;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增發60元。對艱苦邊遠地區傾斜,二類地區每人每月增發10元;三、四類地區增發20元;五、六類地區增發40元。
手上有一張江蘇2020年上調養老金的圖表,可以參閱一下:
從以上機制可以看出,各種情況之下,并不是一刀切、齊步走的,總體上來說,向養老金水平低的、年齡大的、偏遠艱苦地區的人員傾斜了。只是從絕對值上看,養老金高的上漲比例低但增加額大一些,養老金低的上漲比例高一點但實得少于前者。這是經濟規律,符合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
03
提出“限高補低”的建議,他們的理由是:讓養老金低的人快點提高水平,就要加大傾斜力度,讓3000元以下的多漲,讓6000元以上的少漲甚至不漲,早一點實現“共同富裕”。
很多網友提出了反駁意見:這不是“共同富裕”的本意,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更不是劫富濟貧。養老金的高低與繳費年限、繳費多少、地區平均工資等因素有關,并不能單純地以絕對值劃線。
人家在職的時候,多繳費、長繳費,就像銀行儲蓄一樣,等退休了就應該拿得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還是鼓勵人們好好學習、升職加薪、多繳社保、長繳社保,等到退休之后也能享受更好的待遇,這是良性的發展規律。
PS:以上的意見都是不同群體站在各自立場上的觀點。您認為呢?歡迎留言交流。
#360行閃光時刻#
拓展知識:
2022年江蘇養老金上調最新消
首先是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27元,然后是根據年限調整,15年以下每月增加1.4元,連續16~25年每月增加2.2元,年限在25年以上每月增加3.8元,。
2022年江蘇養老金上調最新消
它主要是根據自己的繳費年限掛鉤,然后進行計算的,每年的養老金都不同。
2022年江蘇養老金上調最新消
這就涉及到了按照繳費年限調整,也涉及到的定額調整。也涉及到了養老金整體水平的調整。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649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