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國水魚城(芙蓉國水魚城員工)
前沿拓展:
芙蓉國水魚城
1. 關于柚子的詩句
關于柚子的詩句 1. 有關柚子的詩句,典故
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先秦-詩經【大東】
斥逐鴻鵠兮,近習鴟梟,斬伐橘柚兮,列樹苦桃。
———–楚辭-七諫【初放】
雜橘柚以為囿兮,列新夷與椒楨。
———–楚辭-七諫【自悲】
橘柚垂華實,乃在深山側。
聞君好我甘,竊獨自雕飾。
委身玉盤中,歷年冀見食。
芳菲不相投,青黃忽改色。
人倘欲我知,因君為羽翼。
———–漢無名氏
禹廟空山里,秋風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畫龍蛇。
云氣噓青壁,江聲走白沙。
早知乘四載,疏鑿控三巴。]
————唐杜甫【禹廟】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蓼岸風多橘柚香。
江邊一望楚天長。
片帆煙際閃孤光。
目送征鴻飛杳杳,
思隨流水去茫茫。
蘭紅波碧憶瀟湘。
———–唐五代-孫光憲【浣溪沙】
醉別江樓橘柚香,
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
愁聽清猿夢里長。
————唐-王昌齡【送魏二】
湘上陰云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鄉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誰肯重王孫。
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
———–唐五代-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秋日湘**中
山對面藍堆翠岫,
草齊腰綠染沙洲。
傲霜橘柚青,
濯雨蒹葭秀,
隔滄波隱隱江樓。
點破瀟湘萬頃秋,
是幾葉兒傳黃敗柳。
————元-趙善慶【沉醉東風】
2. 有關柚子的詩句有什么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李白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荒。
頂高元氣合,標出海云長。萬象分空界,三天接畫梁。
水搖金剎影,日動火珠光。鳥拂瓊簾度,霞連繡栱張。
目隨征路斷,心逐去帆揚。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黃。
玉毫如可見,于此照迷方。《秋登宣城謝脁北樓》李白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送夔州班使君》皇甫冉晚日照樓邊,三軍拜峽前。
白云隨浪散,青壁與山連。萬嶺岷峨雪,千家橘柚川。
還如赴河內,天上去經年。《湖西逸人》齊己老隱洞庭西,漁樵共一溪。
琴前孤鶴影,石上遠僧題。橘柚園林熟,蒹葭徑路迷。
君能許鄰并,分藥劚春畦。《瀟湘二十韻》齊己二水遠難論,從離向坎奔。
冷穿千嶂脈,清過幾州門。闊去都凝白,傍來盡帶渾。
經游聞舜禹,表里見乾坤。浦靜魚閑釣,灣涼雁自屯。
月來分夜底,云度見秋痕。暮氣藏鄰寺,寒濤聒近村。
離**傳永恨,鼓瑟奏遺魂。霧擁魚龍窟,槎欹島嶼根。
秋風帆上下,落日樹沈昏。柳少沙洲缺,苔多古岸存。
禽巢依橘柚,獺徑入蘭蓀。色自江南絕,名聞海內尊。
吳頭雄莫遏,漢口壯堪吞。寥泬晴方映,馮夷信忽翻。
渡遙峰翠疊,汀小荻花繁。勢接湖煙漲,聲和瘴雨噴。
急搖吟客舫,狂濺野人樽。疏鑿誰窮本,澄鮮自有源。
對茲傷九曲,含濁出昆侖。《秋夕寄諸侄》齊己每到秋殘夜,燈前憶故鄉。
園林紅橘柚,窗戶碧瀟湘。離別身垂老,艱難路去長。
弟兄應健在,兵火里耕桑。《懷體休上人》齊己仲宣樓上望重湖,君到瀟湘得健無。
病遇何人分藥餌,詩逢誰子論功夫。杉蘿寺里尋秋早,橘柚洲邊度日晡。
許送自身歸華岳,待來朝暮拂瓶盂。《酬樂天早夏見懷》元稹庭柚有垂實,燕巢無宿雛。
我亦辭社燕,茫茫焉所如。君詩夏方早,我嘆秋已徂。
食物風土異,衾裯時節殊。荒草滿田地,近移江上居。
八日復切九,月明侵半除。《江邊四十韻》元稹官借江邊宅,天生地勢坳。
欹危饒壞構,迢遞接長郊。怪鵩頻棲息,跳蛙頗混淆。
總無籬繳繞,尤怕虎咆哮。停潦魚招獺,空倉鼠敵貓。
土虛煩穴蟻,柱朽畏藏蛟。蛇虺吞檐雀,豺狼逐野麃。
犬驚狂浩浩,雞亂響嘐嘐。濩落貧甘守,荒涼穢盡包。
斷簾飛熠耀,當戶網蟏蛸。曲突翻成沼,行廊卻代庖。
橋橫老顛枿,馬病裛芻茭。一一床頭點,連連砌下泡。
辱泥疑在絳,避雨想經崤。相顧憂為鱉,誰能復系匏。
誓心來利往,卜食過安爻。何計逃昏墊,移文報舊交。
棟梁存伐木,苫蓋愧分茅。金琯排黃荻,瑯玕裊翠梢。
花磚水面斗,鴛瓦玉聲敲。方礎荊山采,修掾郢匠铇。
隱錐雷震蟄,破竹箭鳴骹。正寢初停午,頻眠欲轉胞。
囷圓收薄祿,廚敝備嘉肴。各各人寧宇,雙雙燕賀巢。
高門受車轍,華廄稱蒲捎。尺寸皆隨用,毫厘敢浪拋。
篾馀籠白鶴,枝剩架青。制榻容筐篚,施關拒斗筲。
欄干防汲井,密室待持膠。庭草傭工薙,園蔬稚子掊。
本圖閑種植,那要擇肥磽。綠柚勤勤數,紅榴個個抄。
池清漉螃蟹,瓜蠹拾螌蟊。曬篆看沙鳥,磨刀綻海鮫。
羅灰修藥灶,筑垛閱弓弰。散誕都由習,童蒙剩**。
最便陶靜飲,還作解愁嘲。近浦聞歸楫,遙城罷曉鐃。
王孫如有問,須為并揮鞘。《景申秋八首》元稹年年秋意緒,多向雨中生。
漸欲煙火近,稍憐衣服輕。詠詩閑處立,憶事夜深行。
濩落尋常慣,凄涼別為情。蚊幌雨來卷,燭蛾燈上稀。
啼兒冷秋簟,思婦問寒衣。簾斷螢火入,窗明蝙蝠飛。
良辰日夜去,漸與壯心違。嗢嗢檐溜凝,丁丁窗雨繁。
枕傾筒簟滑,幔飐案燈翻。喚魘兒難覺,吟詩婢苦煩。
強眠終不著,閑臥暗消魂。瓶瀉高檐雨,窗來激箭風。
病憎燈火暗,寒覺薄幃空。婢報樵蘇竭,妻愁院落通。
老夫慵計數,教想蔡城東。風頭難著枕,病眼厭看書。
無酒銷長夜,回燈照小馀。三元推廢王,九曜入乘除。
廊廟應多算,參差斡太虛。經雨籬落壞,入秋田地荒。
竹垂哀折節,蓮敗惜空房。小片慈菇白,低叢柚子黃。
眼前撩亂輩,無不是同鄉。雨柳枝枝弱,風光片片斜。
蜻蜓憐曉露,蛺蝶戀秋花。饑啅空籬雀,寒棲滿樹鴉。
荒涼池館內,不似有人家。病苦十年后,連陰十日馀。
人方教作鼠,天豈遣為魚。鮫綻酆城劍,蟲凋鬼火書。
出聞泥濘盡,何地不摧車。《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柳宗元臨蒸且莫嘆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
林邑東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湯。蒹葭淅瀝含秋霧,橘柚玲瓏透夕陽。
非是白蘋洲畔客,還將遠意問瀟湘。
3. 贊美柚子的句子
贊美柚子可用詞語有:清香、粗糙、金黃、鮮美、圓圓的、晶瑩剔透、又酸又甜、潔白無暇。
贊美柚子的話語:1、別看柚子的外皮丑陋,用途可大了呢!它的皮泡成茶可以清火;還可以做成一盞小燈,在漆黑的夜晚走路當水電筒用;如果不想化錢買裝飾物,你還可以把它做成小房子,當裝飾品用,看起來不僅美觀,還能讓滿屋充滿清香。2、媽媽把柚子洗干凈后,拿起水果刀,在柚子的身上攔腰一刀,然后,媽媽又豎劃了幾刀。
這時,我還根本看不到柚子的果肉。當媽媽用力剝果皮時,我聞到了一陣陣清新的香味。
3、天上的云,仿佛一部分出逃的我,把這一天壓得很低,離6月16日端午節還有四天。四個不同的我,在這一天同時呈現,六月已結果又開花的柚子樹,在同一個鄉村,同一片地的十一棵柚子樹中。
呈現唯一的不同,這種柚子樹的不同,與我的不同并不重疊。下午一會兒的陽光算是一種打擾和感嘆。
4、每當到了柚子成熟的季節,柚子樹上就掛滿了圓圓的果實,有的略顯棱角。柚子的外表并不好看,它沒有蘋果那副紅潤而光滑的外表,令人一望而生愛慕之心,也沒有菠蘿那股誘人的香味,讓人一聞口水就忍不住地往下流。
它只有一層粗糙的、硬硬的、黃黃的果皮。5、你喜歡那柚子嗎?嗯,我喜歡。
因為那圓滾的樣子,十分惹人喜愛你不愛它還不行,這就是柚子的誘惑力,那樣迷人,可以使一個人輕而易舉的喜歡上它,不管你愛不愛它,只要你見到它,便會不由自主的喜歡,使你一見了它,便難以忘懷它的樣子,有煙草一樣的吸引力。6、這個柚子跟皮球一樣大小,皮的顏色有點黃中帶綠,皮的上面有許多墨綠色的小斑點。
我拿起柚子,掂了掂,還挺沉的,大概有兩斤多重。我迫不及待的剝開柚子皮,聞了聞,有點淡淡的清香味,柚子皮有點厚,大概有一厘米。
剝開柚子皮,柚子外面那白白的,軟軟的,像一條白色的絨布。
4. .關于柚的詩句.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李白
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荒。
頂高元氣合,標出海云長。
萬象分空界,三天接畫梁。
水搖金剎影,日動火珠光。
鳥拂瓊簾度,霞連繡栱張。
目隨征路斷,心逐去帆揚。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黃。
玉毫如可見,于此照迷方。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柚子熟了》 作者:明蓮
心不再彷徨,
腳步已停下。
高高的院墻,
柚子露橙黃。
心不再迷茫,
腳步已停下,
四溢的芬芳,
愛有了方向.
心不再流浪,
腳步已停下。
柚子熟透了,
路人總喜歡
心不再孤單,
腳步已停下。
殷勤的鳥兒,
捎去了希望。
5. 關于柚子的句子有哪些
1. 柚子形狀像一個放大的橘子,顏色為土**,黃里隱隱約約透出點點綠色。我摸了摸它,皮厚厚的,軟軟的,有點粗糙。
2. 那個柚子如用葫蘆一樣
3. 橘柚垂華實,乃在深山側。聞君好我甘,竊獨自雕飾。委身玉盤中,歷年冀見食。
芳菲不相投,青黃忽改色。人倘欲我知,因君為羽翼。
4. 柚子營養價值很高,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鎂、鈉等人體必需的元素,這是其他水果所難以比擬的。每100克柚子含有0.7克蛋白質、0.6克脂肪、57kcarl熱量。
5. 斥逐鴻鵠兮,近習鴟梟,斬伐橘柚兮,列樹苦桃。
6. 雜橘柚以為囿兮,列新夷與椒楨。
6. 描寫柚子的古詩詞有哪些
1. 小東大東,杼柚其空。——-詩經【大東】
譯文: 東方遠近諸小國,織機布帛空蕩蕩。
2. 雜橘柚以為囿兮,列新夷與椒楨。——楚辭-七諫【自悲】
譯文: 我在園圃中種上橘和柚,辛夷、花椒、女貞子也栽種成行。
3. 斬伐橘柚兮,列樹苦桃。——楚辭-七諫【初放】
譯文: 橘柚佳樹被砍伐,卻一排排栽植苦桃惡木。
4. 荒庭垂桔柚,古屋畫龍蛇。——杜甫【禹廟】
譯文:荒涼的廟院垂著累累橘柚,古屋的壁上畫著龍蛇虎豹。
5.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譯文: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煙之中;秋色蒼茫,梧桐也已經顯得衰老。
6. 鄉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誰肯重王孫。——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譯文:鄉思難耐,看見橘柚更令人悲嘆。羈旅他鄉,如被棄的山野之人無人看重。
7. 跟柚子相關的詩句
(轉帖)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先秦-詩經【大東】 斥逐鴻鵠兮,近習鴟梟,斬伐橘柚兮,列樹苦桃。———–楚辭-七諫【初放】雜橘柚以為囿兮,列新夷與椒楨。
———–楚辭-七諫【自悲】橘柚垂華實,乃在深山側。聞君好我甘,竊獨自雕飾。
委身玉盤中,歷年冀見食。芳菲不相投,青黃忽改色。
人倘欲我知,因君為羽翼。———–漢無名氏禹廟空山里,秋風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畫龍蛇。云氣噓青壁,江聲走白沙。
早知乘四載,疏鑿控三巴。]————唐杜甫【禹廟】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唐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蓼岸風多橘柚香。
江邊一望楚天長。片帆煙際閃孤光。
目送征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茫。蘭紅波碧憶瀟湘。
———–唐五代-孫光憲【浣溪沙】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唐-王昌齡【送魏二】 湘上陰云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鄉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誰肯重王孫。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
———–唐五代-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秋日湘**中山對面藍堆翠岫,草齊腰綠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滄波隱隱江樓。
點破瀟湘萬頃秋,是幾葉兒傳黃敗柳。————元-趙善慶【沉醉東風】。
8. .關于柚的詩句.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李白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荒。
頂高元氣合,標出海云長。萬象分空界,三天接畫梁。
水搖金剎影,日動火珠光。鳥拂瓊簾度,霞連繡栱張。
目隨征路斷,心逐去帆揚。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黃。
玉毫如可見,于此照迷方。《秋登宣城謝脁北樓》李白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柚子熟了》 作者:明蓮心不再彷徨,腳步已停下。
高高的院墻,柚子露橙黃。心不再迷茫,腳步已停下,四溢的芬芳,愛有了方向.心不再流浪,腳步已停下。
柚子熟透了,路人總喜歡心不再孤單,腳步已停下。殷勤的鳥兒,捎去了希望。
文|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歷史學教授 王賽時
蘇州是江南著名的古城。周朝時,太王之子太伯、仲雍立國東南,建都于吳,即今蘇州市。此后,吳國一直以此為都會。楚漢之間,蘇州稱為吳郡,治所稱吳縣,南朝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改為吳州,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以后稱為蘇州。此外,蘇州又有吳門、姑蘇的別稱。千年以來,蘇州始終是江南地區的一個酒業中心,并長期代表著江蘇酒業的發展水平。
早在春秋時期,吳國的釀酒業已初具規模,吳人飲酒已成風氣。《說苑·正諫篇》就有“吳王欲從民飲酒”的記載。吳王夫差還在蘇州建造了一座酒城,集國內名酒匠工于此,治麹釀酒,名聲傳于天下。這座酒城,又被后人稱為苦酒城,其遺址到明朝時仍然存在。
宋人范成大《吳郡志》記載:“苦酒城,在魚城之西南,有故城。長老云:‘筑以釀酒’。今俗人呼為苦酒城。”明人高啟在此訪遺,留有《古酒城》一詩,其詩云:“酒城應與酒池通,長夜君王在醉中。兵入館娃猶未醒,越人宜賞釀夫功。”酒城遺址在今蘇州越來溪西南。盡管這座小小的釀酒城堡早已隨著吳國的滅亡而荒廢,但當地人卻一直把它視為酒業標志。
蘇州酒業再度繁榮于盛唐時期,并留下了“大酒巷”的釀酒遺跡。《吳郡圖經續記》卷下記載:“大酒巷舊名黃土曲,唐時有富人修第其間,植花濬池,建水檻風亭,醞美酒以延賓旅,其酒價頗高,故號大酒巷。”除此勝跡之外,唐時蘇州城市內外早已酒肆遍布,青簾高掛,酒香四溢,呈現出一派酒業興旺的景象。
杜牧《送沈處士赴蘇州李中丞招以詩贈行》詩云:“溪橋向吳路,酒旗夸酒美。”白居易《楊柳枝詞》亦云:“紅板江橋青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時。”這些都是對蘇州酒業的描繪。唐代蘇州出產的酒深得人們喜愛,而其釀酒原料和釀酒工藝也為酒界人士所稱頌。劉禹錫《酬樂天衫酒見寄》詩云:“酒法眾傳吳米好,舞衣偏尚越羅輕。”稱贊的就是蘇州酒業的釀造技術。
唐時蘇州酒業釀造出許多名酒,其中“竹葉春”酒享譽天下。按竹葉春,又稱竹葉清酒或五酘酒。《唐音癸簽》記載:“唐人酒名……竹葉春”。白居易《憶江南》詞云:“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又《日高臥》詩云:“嫩綠醅浮竹葉新”。按:唐時的竹葉春乃以酒色淡綠清亮而得名,不同于現代的竹葉青露酒。這種酒屬于傳統米酒,在釀造時采用了向酒液中連續投料的方法,使酒力不斷增厚,故又稱“五酘酒”。白居易有詩題云:“李蘇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其詩云:“傾如竹葉盈樽綠,飲作桃花上面紅。”通過唐人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竹葉春”酒的取名特色。
唐敬宗寶歷元年(公元825年),白居易出任蘇州刺史,在任期間,他充分吸取當時先進的釀酒技術,對官府的公廚酒進行改良,使蘇州官酒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也促進了蘇州酒業的發展。
他寫有《府酒五絕》詩,其一云:“自慚到府來周歲,惠愛威棱一事無。惟是改張官酒法,漸從濁水作醍醐。”其二云:“甘露太甜非正味,醴泉雖潔不芳馨。杯中此物何人別,柔旨之中有典刑。”白居易不但是唐朝的著名詩人,同時也是有名的品酒行家,他對釀酒技術也頗有造詣,因而在蘇州酒業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宋朝時,蘇州酒業進一步擴張,產業規模有了新的增長,蘇州名醞得以聲名遠播。張能臣《酒名記》記載蘇州出產木蘭堂酒和白云泉酒,周密《武林舊事》卷六記載蘇州出產齊云清露酒和雙瑞酒。按木蘭堂酒為官方酒業(當時稱為公廚,或稱兵廚)釀制,帶有官酒的性質。梅堯臣《九月五日得姑蘇謝學士寄木蘭堂官醞》詩云:“公田五十畝,種秫秋未成。杯中無濁酒,案上唯丹經。忽有洞庭客,美傳烏與程。言盛木蘭露,釀作甕間清。木蘭香未歇,玉盎貯華英。正值菊初拆,便來花下傾。一飲為君醉,誰能解吾酲。”
此外,蘇州還出產一種用特殊藥麹釀造的小瓶酒,屬于當時的高端產品,這種品牌一直保持了幾代之久。田錫《麹本草》記載:“蘇州小瓶酒,曲有蔥及川烏、紅豆之類”,便指元代的配方。小瓶酒亦見載于后代顧清《傍秋亭雜記》和李時珍《本草綱目》,深為釀酒者所矚目。
蘇州境內的太湖洞庭山出產黃柑,北宋時開始用來造酒。《邵氏聞見后錄》記載:“安定郡王以黃柑釀酒,曰‘洞庭春色’。”《吳郡志》也記載:“真柑,出洞庭東、西山,柑雖桔類,而其品特高,芳香超勝,為天下第一。……安定郡王以釀酒,名洞庭春色。”安定郡王,指趙德麟之父,宋室親系。趙德麟與蘇軾交往甚密,曾將其父釀造的黃柑酒送與蘇軾品嘗,蘇軾飲后贊賞不絕,并揮筆寫下了著名的《洞庭春色賦》。
此后,趙德麟不斷給蘇軾送去柑酒,蘇軾也多有詩篇回贈。《東坡后集》載有《次韻趙德麟雪中惜梅且餉柑酒》詩云:“偶逢白墮爭春手,遣入王孫玉斝飛。”又《洞庭春色》詩云:“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瓶開香浮座,盞凸光照牖。”
《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詩云:“辛盤得青韭,臘酒是黃柑。”此后,名為“洞庭春色”的柑酒隨著東坡詩名而響徹大江南北。然而此酒系宋室親王所釀,一般人無所問及,非名人顯貴,則難得窺視芳澤。著名學士張簡繼蘇軾之后得品柑酒,亦寫下“月里仙人不我嗔,特令下飲洞庭春”的詩章,表達內心的喜悅。
宋朝時,蘇州酒工仍然采用唐代沿續下來的五投法釀酒,保持了酒業的傳統特色。范成大《吳郡志》記載:“今里人釀酒,麹米與漿水已入甕,翌日,又以米投之,有至一再投者,謂之酘,其酒則清冽異常。今謂之五酘。”這種釀酒技術在蘇州地區延續了很長時期。
宋代蘇州酒業也出產低檔酒,其中產量較大者為“杜茅柴”和“甕頭清”。韓子倉《茅柴酒》詩云:“三年逐客臥江皋,自與田工釀小糟。飲慣茅柴諳苦硬,不知如蜜有香醪。”彭大翼《山堂肆考》釋“茅柴”云:“蓋謂苦硬之酒如茅柴火易過也。”茅柴酒多出產于小作坊,其中以蘇州杜氏所釀為最佳品牌,故而人稱“杜茅柴”。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有云:“老盆初熟杜茅柴,攜向田頭祭社來。巫媼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很顯然,杜茅柴酒是民間用土法醞釀的一種米酒,與當地官府所公釀的成品酒還有所不同。宋代江浙地區的官酒都依法釀制,常常在發酵醪液壓榨的前一天加入適量的石灰水,借以降低醪液的酸度,防止壓酒后出現酸敗后果,同時能夠加速酒液的澄清。蘇州的官酒一概采取了這種方法,故而范詩對其有“多灰”之稱。
看來,宋代蘇州人對使用石灰處理米酒酸敗現象,特別是對醪量與石灰用量之間的比例方面,已經很有把握,并有自己的品嘗和鑒識方法。“甕頭清”也是類似的民間米酒。前引《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又云:“煮酒春前臘后蒸,一年長饗甕頭清。廛居何似山居樂,秫米新來禁入城。”按宋時酒禁甚嚴,城內醞釀受到官方控制,而蘇州鄰近鄉村則私釀不絕,成為蘇州外圍釀酒的主要基地。
作者簡介:王賽時,男,1955年生,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專題史、**酒史、**飲食史的研究。研究范圍涉及**各個時代與各個地區,以學識廣博而著稱。
5000年釀酒溯源、350幅珍稀歷史圖片,歷史學家王賽時奉獻全新彩印插圖版《**酒史》,如有酒業人士需要,請加微信1693204970,與王賽時的助理李虓聯系購書。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549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