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標準(農村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
前沿拓展:
新農村養老保險本身就是一種國家福利性保險,不求大家繳費有多高,但是會給老人一份基本的養老金。
新農村養老保險于2014年和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統一合并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是國家統一城鄉待遇的一項重要舉措。
國家設立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檔次是從每年100元到2000元不等,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自行選擇繳費檔次。
為了凸顯個人繳費的區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是這樣確定的:基本養老金待遇,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基礎養老金待遇,只是**對于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人全額發放的待遇,主要由各級**補貼而成。最初國家確定的最低標準是55元每月,經過幾次增長已經上調為93元每月,或許2021年還有可能調整。
地方**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設定國外的補貼。
比如說山東省目前是142元每月,安徽省只有123元每月,而江蘇省是173元每月。山東青島在山東省的基礎上額外增加了50元,現在是192元每月。北京市去年開始是820元每月,上海市今年上調為1200元每月。
一般來說,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相應的標準越高,其實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的人反而越少。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領取養老金待遇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139。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繳納的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形成個人賬戶余額。另外國家為了鼓勵人們繳費,提高積極性,對于個人繳費的還會額外進行補貼。比如說河南省按200元檔次繳費,**補貼30元;按照5000元檔次繳費,**補貼340元。上海市按200元檔次繳費,**補貼200元;按5300元檔次繳費,**補貼675元。
進入個人賬戶的錢數,每年還會計算利息,不過像黑龍江等地只有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并不是很高。也有的地區能夠提升到3%~4%以上。
如果說個人按照200元檔次繳費繳費,**補貼30元。繳費15年,個人賬戶的余額頂多四千到五千元。按照5000元計算,除139,每月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是36元。
按照各地規定,如果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以上還會有額外的基礎養老金傾斜,比如說上海市每多繳費一年額外領取基本養老金20元,也有的地方只有1%~2%的提升。如果是老人年滿65歲以上,每月領取的基礎養老金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不過一般也就是5~10元。
有人說2014年才實行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到達60歲不足15年怎么辦?在全國的多數地方都是到達60歲時可以允許補繳,但是實際繳費+補繳年限不能超過15年。廣東省是要求,如果2014年以后中斷的,需要延長繳費,65歲時才可以一次性補齊5年。
總體來說,如果當地的基礎養老金水平是120元左右,個人按照200元檔次繳費15年,到60歲每月也就領取156元左右的養老金。不過,也不要嫌少,畢竟我們一年交200元養老保險費,領取待遇時一年可以領取近1900元養老金呢。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449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