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網(租房網站排行榜)
前沿拓展:
房源照片是假的,價格也是假的。
這一切只是為了把租客騙去看房。
虛假房源問題困擾租房市場多年,且屢禁不止。
平臺和房產中介之間究竟有怎樣的利益聯系呢?
央視網快看截圖
數據顯示,截止今年一季度,我國在線租房用戶規模為8711.6萬,較去年同期增加1044.1萬,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租客反映,不少租房平臺充斥著大量虛假房源,租房者深受其害。
多個房源平臺掛假房源,給錢就發
據央視報道,記者發現虛假房源的情況并非安居客獨有,在58同城上,記者和中介約看杭州拱墅區的一間3500元的兩居室。當記者實地看房時,價格變成了5500元。
中介告訴記者,他們與平臺屬于合作關系,他們會在平臺上通過虛假房源把客戶吸引過來,平臺則向中介收取高額的平臺費。
記者:“你們在58上發房源,要給58平臺錢嗎?”
杭州拱墅區某平臺中介:“要的,收一個平臺費的。一個月1000元。”
記者:“你(中介)給嗎?”
杭州拱墅區某平臺中介:“肯定我給啊!我開的平臺肯定我給啊!”
記者:“不是(中介)公司給平臺嗎?”
杭州拱墅區某平臺中介:“自己出的,從工資里面扣的。”
中介公司強制員工發布信息,發一條租房廣告,點一下就5塊錢。
事實上,中介所在的公司往往會強制要求旗下員工在平臺發布房源信息,打廣告。除了平臺費以外,中介想讓自己的房源出現在首頁,還需要另外繳費參與競價排名。
記者:“你們通過安居客(發布),要給安居客錢嗎?”
杭州市濱江區某房產中介:“對,一個月1500元。”
記者:“一個人給?”
杭州市濱江區某房產中介:“對。”
記者:“給的挺貴。”
杭州市濱江區某房產中介:“像這種廣告,我們發一條租房廣告,你點一下,5塊錢就沒有了。很貴的。有時候一個廣告點兩三次就沒有了。打廣告一般都是公司強制收錢。”
平臺在審核環節放水 虛假房源流向網絡
面對中介發布的虛假房源,平臺并非不知情。而是選擇在審核環節放水。
記者:“我在網上看到的也沒多少真的。”
上海黃浦區某房產中介:“對,網上都是廣告引流的。”
記者:“這個不是特別真實也沒關系嗎?平臺也不會管你們嗎?”
上海黃浦區某房產中介:“平臺上都是廣告引流的,他們這邊就是收廣告費。”
虛假房源往往看似物美價廉,能吸引到客戶看房,因此,在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下,中介也更傾向于發布虛假房源信息。
消費者:“太坑人了,早就該整頓了”
微博評論截圖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紛紛發起討論。
有網友表示:“平臺上的假房源太多了。”
還有網友呼吁:“早就該整頓了。”
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真實經歷:“去看房子所有中介都是這么說的,只是吸引大家過來,實際房價不是那樣,我差點以為是行業規定了。包括買房子去看房也是這么說的,實際價格比網上掛的價格貴了30萬左右。”
律師分析:主要責任在經紀機構,平臺承擔連帶責任
此前,曾有媒體對租房虛假信息一聲進行報道,照片是假的,房源還不存在,某平臺租房假信息頻發。對此,泰和泰律師事務所程穎律師曾分析認為,從發布主體來看,房地產經紀人發布的信息是虛假的,就會違反多個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一、涉嫌違反消保法的相關規定,涉及到欺詐。根據規定,對發布商品服務或者因人誤解的信息,相關的責任人及單位將會分別受到罰款和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
第二、涉嫌違反廣告法,涉及虛假宣傳。根據規定,商品或者服務不存在的廣告為虛假廣告。發布虛假廣告的,處廣告費的3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如果廣告費偏低或者無法計算,則給予20萬以上100萬罰款;嚴重者吊銷營業執照。
第三、涉嫌違反《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據介紹,房地產經紀機構和人員不得有隱瞞、欺詐等不正當手段招攬業務。“如果存在上述行為,機構和從業人員均有處罰。”其中,房地產經紀人員處以1萬元罰款,機構將取消網簽資格和3萬元罰款。
另外,四川華敏律師事務所鄭逢生律師還認為,平臺涉嫌違反《電子商務法》的相關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全面、真實、準確、及時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鄭律師稱。
不過,到底是由經紀人還是機構承擔責任?程穎認為應由經紀機構來承擔。“這是一種典型的職務行為,應由經紀機構而不是經紀人員工來承擔,畢竟經紀人不能以個人身份從業。”不過,程穎稱,經紀人本身也不是完全無責。
另外,程穎指出,平臺本身的職責是發布信息,但平臺上有虛假信息,平臺會承擔一定的監管責任。“如果平臺發布的信息比較海量,同時平臺采取了一定合理的監管措施,并收到投訴后對相關的信息進行了及時處理,那么,平臺就不會承擔相關的責任。但如果收到投訴后沒有及時處理,造成擴大損失,就會受到相應的連帶責任。”程穎說。
那么,如果消費者面臨這種情況又該怎么辦呢?對此,程穎建議:第一、可以找相關的行政職能部門解決;第二、可以通過消協進行調解;第三、可以通過**等司法程序**。鄭逢生也提醒,消費者租房時一定要實地查看;提高辨別能力、時刻保持警惕,切勿因“價格便宜、照片漂亮”等外在因素而上當受騙。
來源:未來網
拓展知識:
租房網
你們都用過哪些租房APP呢?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3492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