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繳費標準-月工資8000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
1、月工資8000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答案:8000工資繳納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是3%,每月需繳納個稅90元。8000元工資的個稅繳納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8000-5000)×3%-0=90元根據最新的個稅規定,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為5000元,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1、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000元的,全月應納稅額所得額不超過3000元的,稅率3%,速算扣除數為0。2、超過36
月工資8000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
**:8000工資繳納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是3%,每月需繳納個稅90元。
8000元工資的個稅繳納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8000-5000)×3%-0=90元
根據最新的個稅規定,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為5000元,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
1、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000元的,全月應納稅額所得額不超過3000元的,稅率3%,速算扣除數為0。
2、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210元。
3、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1410元。
4、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6605元。
5、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4410元。
6、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160元。
7、超過960000元的部分,超過80000元的部分,45%,15160元。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有幾檔?
個人所得稅的扣除標準上并沒有檔次上的劃分。
個人所得稅共分為7個檔次,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是:
1、應繳納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費用減除額;
2、應納稅額=應納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不超過1500元的 ,稅率為3%;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超過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的詳細規定
1、在子女教育方面,納稅人子女從年滿3歲開始一直到整個全日制學歷教育階段的支出,按照每孩每月1000元標準扣除。
2、在繼續教育方面,納稅人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按每月400元的標準扣除,接受技能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在取得證書的當年按3600元的標準扣除。
3、在大病醫療方面,納稅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醫保目錄范圍內自付的醫藥費用超過1.5萬元部分,在每年8萬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4、在住房貸款利息方面,納稅人或其配偶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按每月1000元的標準扣除。
5、在住房租金方面,按所在城市不同,分別按每月800元、1100元、1500元的標準扣除。
6、在贍養老人方面,獨生子女按每月2000元的標準扣除,非獨生子女與其兄弟姐妹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分攤扣除,但每個人的分攤額度不能超過1000元。
每個月工資多少才要交稅?
2022年個稅繳納標準是什么?
個人所得稅最新標準如下: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個人所得稅一直都是大家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2022個稅最新標準:個人所得稅的免征額從3500元提升到了5000元,這意味著月工資在5000元及以下的人都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了。
2022個稅繳納標準如下: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4、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6、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7、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
8、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Q5:2022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多少?
月收入超過5000元以上的人,都要注意了:弄清楚個稅的征收規則,就可以合理合法的幫你節省一大筆的費用。
2020年的個稅起征點和以前沒有變,還是5000塊錢的起征點。
具體的征收如下:
5000元以內,不需要納稅。
5000-8000之間的部分,需要納稅3%的金額。
8000-17000之間的部分,需要納稅10%的金額。
17000-30000之間的部分,需要納稅20%的金額。
30000-40000之間的部分,需要納稅25%的金額。
40000-60000之間的部分,需要納稅30%的金額。
60000-85000之間的部分,需要納稅35%的金額。
超過85000的部分,需要納稅45%的金額。
可是我們在生活中,就會發現。同樣的收入,為什么自己要納稅這么多錢,別人就只需要納稅一點點呢?
是他在偷稅漏稅嗎?
專項附加扣除
國家為了考慮到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有六個專項附加扣除,分別是:還房貸,租房,贍養老人,孩子讀書,繼續教育,大病醫療。
什么意思?
普通的個稅起征點是5000塊錢,但是如果你符合上面的專項扣除,有一種就把個稅起征點加1000塊錢。
像我要還房貸,我的個稅起征點就是6000塊錢。再等一年,孩子要讀幼兒園,那起征點就可以增加到7000塊錢。
如果上面的六種情況,你都符合,那你的個稅起征點就是5000+6000=11000塊錢。
你的工資收入,每個月11000塊錢以內的部分,是不需要納稅的。超過11000的部分,按照個稅起征規則納稅。
這六種專項附加扣除,需要下載個稅APP,自己在上面申請填資料。而且每年一次,可以修改。
所以,同樣的1.1萬收入,可能你每個月要納稅390塊錢,而別人一分錢也不需要納稅。
非工資類收入扣稅標準
另外,的工資類的收入,扣稅一律都是按照20%的標準。
像中**一等獎500萬,到手的金額就只有400萬。需要納稅20%,就是100萬的金額。
像很多人在頭條上創作,一個月都有大幾千、甚至好幾萬的收入。
這部分的收入,在扣除800塊錢的免稅金額后,剩余的部分都要按照20%的標準扣稅。
綜合所得年度匯算
每年的三月份開始,進行稅務的綜合所得年終匯算。
就是把你的工資收入,你的非工資類收入,像稿費,版權費,寫**的酬金等,放在一起進行匯總。
因為這些項目,扣稅的標準不一樣。需要按照個稅起征標準,每年進行結算匯總一次。
你納稅多了,稅務機關就會把多納稅的錢退給你。你納稅少了,就需要把欠的稅補上。
什么樣的錢才是合法收入?納過稅的。
很多人會問,啥樣的錢才算是合法的錢?合法的收入?
很簡單。
納過稅的錢,就是合法的錢。納過稅的收入,就是合法的收入。
為啥很多明星藝人,偷稅漏稅一查一個準?
因為你今年的開銷,今年掙得錢,和你納稅的標準,嚴重不符合。
你只納稅100萬,可是你一年的收入高達1個億。不用考慮,你肯定在偷稅漏稅。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稅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Q6: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標準是多少
工資額,不同的金額會有不同的稅率
你好!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征稅對象所征收的一種稅。
普遍一種征稅對象便是工資、薪金所得。現在個稅稅率從11年9月起,扣除限額為3500元(大陸)【外籍人士4800】
超過3500元的部分就要扣個人所得稅。
個稅計算公式,應交個稅=(當月薪資收入-<由個人承擔的三險一金>-350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附:新的個稅稅率表 (從2011年9月1日起實行)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 稅率為3% 0
2、超過1500元至4500元 稅率為10% 105
3、超過4500元至9000元 稅率為20% 555
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稅率為25% 1005
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稅率為30% 2755
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稅率為35% 5555
7、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元 稅率為45% 13505
Q7: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起點是多少?
月收入超過5000的人,都需要特別注意了。了解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規則,就能合理合法的幫你省下一大筆的錢。
所以每個人都不要大意,一定要在平時的時候,多學習一點有用的知識。
我國個稅起征規則
我國個稅的起征點,從3500元提到5000元后,就一直沒有變。
具體征收規則如下:
5000元以內,征收的稅率為0%
5000-8000之間的部分,征收稅率為3%
8000-17000元之間的部分,征收的稅率為10%
17000-30000元之間的部分,征收的稅率為20%
30000-40000元之間的部分,征收的稅率為25%
40000-60000元之間的部分,征收的稅率為30%
60000-85000元之間的部分,征收的稅率為35%
85000元以上的部分,征收的稅率為45%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五險一金是不扣稅的。比如說,你的稅前工資是1萬,但是五險一金要扣2000塊錢。
那你的工資收入征稅,就是按照8000塊錢計算。
5000以內的部分,不收稅。5000-8000之間的部分,征收3%。也就是說,你需要納稅:
3000×3%=90塊錢。
但是實力工作生活中,你可能會發現,你和有些同事,同樣的收入,扣除五險一金以后的部分,也相同。
可是你每個月需要納稅好幾百塊錢,他卻不需要納稅一分錢,這是為什么呢?
六大附加專項扣除
很多人都覺得,工資收入5000就開始征稅,起點太低了。
因此,國家也充分考慮每個人的實際情況,而出臺了六大附加專項扣除。
具體的如下:
1 . 子女教育
扣除范圍:3歲-博士(學前教育-全日制學歷教育)
扣除標準:一個孩子每個月1000元
如果是一個大人承擔,那就是一個孩子1000塊錢。如果是兩個大人承擔,那就是每人扣除50%。
2 . 繼續教育支出
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取的相關證書的,每年扣除3600元。
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取得相關證書的,每年也是扣除3600元。
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每年扣除4800元。
3 . 租房支出
直轄市,以及省會城市,每月可扣除1500元。
其它的城市,市轄區戶籍人口在100萬以上的,每月扣除1000元。戶籍人口在100萬以下的,每月扣除800塊錢。
4 . 住房貸款
只要你名下有房貸款要還,只要是首套房,不管是商貸,還是公積金貸款,你都可以申請。
標準是每個月扣除1000元,一年1.2萬。
5 . 贍養老人
家里有年滿60周歲的父母,也包括繼父母。或者是,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每個月扣除2000塊錢。
如果家里孩子比較多,那也可以和兄弟姐妹們一起分擔。
6 . 大病醫療
扣除范圍:醫保目錄范圍內的醫療費支出,并且在醫保報銷后,個人支付的部分。
標準:個人自費在15000以內的,不能申報扣除。超過1.5萬的部分,可以報銷最高8萬塊錢。
比如說,你在一年內生病住院,甲類和乙類藥物,醫保報銷后,還剩下5萬個人自費。
那扣除15000,剩下的3.5萬,就可以申報。
如果剩下15萬,扣除1.5萬后,也最多只能申報8萬的額度。
7 . 具體的機制
像我自己,目前要還商貸,可以申報“住房貸款”這項。
本來個稅起征點是5000,但是我多了1000的額度,我的每個月工資起征點,就是6000塊錢。
再過兩年,孩子讀幼兒園,我可以申報“子女教育”,起征點再加1000塊錢。
再等幾年的時間,還可以申報“贍養老人”,個稅起征點,再加2000塊錢。
那普通人,月收入5000以上的部分要納稅。但是我申報“住房貸款”、“子女教育”、“贍養老人”這三項,我月收入9000以上的部分,才開始征稅。
每年3月1號,上一年度匯總結算
像很多人的收入,不止是有工資,還有各種額外的收入。
像稿費,版權費等,這些非工資類的酬金,一律都是按照20%扣稅的。
如果是收入金額比較小,扣稅20%,明顯就是扣稅多了。如果是收入比較大,扣稅20%,又會扣稅少了。
所以每年的3月1號開始,就會進行上一年度的匯總結算。
把你一年里所有的收入,按照個稅征收規則,再進行結算。如果納稅多了,就可以申請退稅。
如果納稅少了,就必須要補稅,否則就是偷稅漏稅了。
如何**作?
很簡單,就只需要下載一個“個稅APP”,直接可以在上面**作。包括前面說的,六大附加專項扣除,都可以直接在上面申請。
稅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每年大家都要記得,準時在個稅APP軟件上,進行年度匯總結算。
要做一個守法納稅的好公民!
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起點是多少?
月收入超過5000的人,都需要特別注意了。了解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規則,就能合理合法的幫你省下一大筆的錢。
所以每個人都不要大意,一定要在平時的時候,多學習一點有用的知識。
我國個稅起征規則
我國個稅的起征點,從3500元提到5000元后,就一直沒有變。
具體征收規則如下:
5000元以內,征收的稅率為0%
5000-8000之間的部分,征收稅率為3%
8000-17000元之間的部分,征收的稅率為10%
17000-30000元之間的部分,征收的稅率為20%
30000-40000元之間的部分,征收的稅率為25%
40000-60000元之間的部分,征收的稅率為30%
60000-85000元之間的部分,征收的稅率為35%
85000元以上的部分,征收的稅率為45%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五險一金是不扣稅的。比如說,你的稅前工資是1萬,但是五險一金要扣2000塊錢。
那你的工資收入征稅,就是按照8000塊錢計算。
5000以內的部分,不收稅。5000-8000之間的部分,征收3%。也就是說,你需要納稅:
3000×3%=90塊錢。
但是實力工作生活中,你可能會發現,你和有些同事,同樣的收入,扣除五險一金以后的部分,也相同。
可是你每個月需要納稅好幾百塊錢,他卻不需要納稅一分錢,這是為什么呢?
六大附加專項扣除
很多人都覺得,工資收入5000就開始征稅,起點太低了。
因此,國家也充分考慮每個人的實際情況,而出臺了六大附加專項扣除。
具體的如下:
1 . 子女教育
扣除范圍:3歲-博士(學前教育-全日制學歷教育)
扣除標準:一個孩子每個月1000元
如果是一個大人承擔,那就是一個孩子1000塊錢。如果是兩個大人承擔,那就是每人扣除50%。
2 . 繼續教育支出
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取的相關證書的,每年扣除3600元。
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取得相關證書的,每年也是扣除3600元。
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每年扣除4800元。
3 . 租房支出
直轄市,以及省會城市,每月可扣除1500元。
其它的城市,市轄區戶籍人口在100萬以上的,每月扣除1000元。戶籍人口在100萬以下的,每月扣除800塊錢。
4 . 住房貸款
只要你名下有房貸款要還,只要是首套房,不管是商貸,還是公積金貸款,你都可以申請。
標準是每個月扣除1000元,一年1.2萬。
5 . 贍養老人
家里有年滿60周歲的父母,也包括繼父母。或者是,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每個月扣除2000塊錢。
如果家里孩子比較多,那也可以和兄弟姐妹們一起分擔。
6 . 大病醫療
扣除范圍:醫保目錄范圍內的醫療費支出,并且在醫保報銷后,個人支付的部分。
標準:個人自費在15000以內的,不能申報扣除。超過1.5萬的部分,可以報銷最高8萬塊錢。
比如說,你在一年內生病住院,甲類和乙類藥物,醫保報銷后,還剩下5萬個人自費。
那扣除15000,剩下的3.5萬,就可以申報。
如果剩下15萬,扣除1.5萬后,也最多只能申報8萬的額度。
7 . 具體的機制
像我自己,目前要還商貸,可以申報“住房貸款”這項。
本來個稅起征點是5000,但是我多了1000的額度,我的每個月工資起征點,就是6000塊錢。
再過兩年,孩子讀幼兒園,我可以申報“子女教育”,起征點再加1000塊錢。
再等幾年的時間,還可以申報“贍養老人”,個稅起征點,再加2000塊錢。
那普通人,月收入5000以上的部分要納稅。但是我申報“住房貸款”、“子女教育”、“贍養老人”這三項,我月收入9000以上的部分,才開始征稅。
每年3月1號,上一年度匯總結算
像很多人的收入,不止是有工資,還有各種額外的收入。
像稿費,版權費等,這些非工資類的酬金,一律都是按照20%扣稅的。
如果是收入金額比較小,扣稅20%,明顯就是扣稅多了。如果是收入比較大,扣稅20%,又會扣稅少了。
所以每年的3月1號開始,就會進行上一年度的匯總結算。
把你一年里所有的收入,按照個稅征收規則,再進行結算。如果納稅多了,就可以申請退稅。
如果納稅少了,就必須要補稅,否則就是偷稅漏稅了。
如何**作?
很簡單,就只需要下載一個“個稅APP”,直接可以在上面**作。包括前面說的,六大附加專項扣除,都可以直接在上面申請。
稅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每年大家都要記得,準時在個稅APP軟件上,進行年度匯總結算。
要做一個守法納稅的好公民!
個稅起征點怎么算?
這種現象叫做“稅率跳檔”,是由累計預扣法計算方法導致的,由此造成繳納個稅突然上升的現象。這種現象是正常的,站在全年的角度上說,你繳納的個稅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這個大家不用擔心。
1.你上個月工資10196.21元,個稅155.89元。由此推測,你上月僅扣除了5000元的減除費用,沒有三險一金,沒有專項附加扣除。
2.你本月工資為8361.53元減少了,但是個稅卻增加了,變為了336.15元。初步判斷原因為:
截至本月本年累計工資-5000*本年實際工作月份數>36000元,造成適用稅率由3%→10%,由此造成個稅的上升。
3.假設上月為6月,前六月累計工資均為A元,個稅為(A-30000)*3%元。本月工資8361.53。
本月應納稅額=(A+8361.53-5000*7)*10%-2520-(A-30000)*3%=336.15
通過計算,可以得出A=66000元。
如果本月為7月,則前6個月你累計工資為66000元,截至本月應納稅所得稅=66000+8361.53-5000*7=39361.53>36000元,由此造成你全年適用稅率變為了10%,由此造成了工資減少,但是個數增加的現象。這個現象是正常的,這是由于2018年個稅改革后,個人工資薪金適用累計預扣法。
累計預扣法簡介
累計預扣法,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預扣預繳稅款時,以納稅人在本單位截至當前月份工資、薪金所得累計收入減除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計算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再減除累計減免稅額和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其余額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余額為負值時,暫不退稅。納稅年度終了后余額仍為負值時,由納稅人通過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上述公式中,計算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按《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執行,如下:
設計累計預扣法的目的是盡可能使居民個人日常被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的稅款與其年度應納稅款接近,避免納稅人進行匯算清繳。
上述問題所述個稅突然變多其實并不代表稅負增加,而是新個法開始對工資、薪金采用的累計預扣法造成的。如果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稅額超過36000元,或者超過144000元,都會造成預扣率(稅率)由3%→10%,或者10%→20%。這種現象叫做“稅率跳檔”,由此造成繳納個稅突然上升的現象(即使每月公司不發生變化也有可能發生)。這種現象是正常的,站在全年的角度上說,你繳納的個稅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這個大家不用擔心。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249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