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半影月食天象(半影月食將現天宇 全國各地可見)
前沿拓展:
直播:半影月食天象
地球的影子分為“本影”和“半影”。月亮在圍繞地球運行中,如果進入地球的本影,這個影子會遮住投射到月面上的全部陽光,月亮會顯得很昏暗,幾乎看不見。但如果只穿過半影,這個半影只能遮住投射到月面的一部分陽光,這時我們就會看到月亮比原來灰暗一些,亮度有所減弱,而不至于全部看不見,這就是半影月食。 當月球走進半影區域時就發生了半影月食。由于半影遠沒有本影暗而無法遮住月光,所以一般用肉眼是無法看到半影月食的。天文迷們要想看到半影月食,則必須帶上普通天文望遠鏡。 元宵佳節夜觀半影月食。 2009年被喻為“全球天文年”,近期幾種美麗天象即將上演。北京天文館相關部門透露,2月的夜空將上演半影月食、金星合月等天象。其中2月9日元宵佳節這天,只要天公作美,成都市民即可用肉眼欣賞到半影月食,開始時間在20點36分,持續4個小時,最佳觀賞時間約在22時38分。據專家介紹,半影月食是月球進入地球半影的天文現象,即地球擋住了一部分太陽照向月球的光,月亮光彩將變得不均勻,“一邊變暗一邊變亮”。
月食是最受人們關注的天象之一。天文科普專家介紹,11月8日天宇將上演一次精彩的月全食。這次月全食有兩大特點:我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看到全食的“紅月亮”階段;全食階段月球會遮掩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的天王星。
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恰好或幾乎處于同一條直線上時,月球被地球陰影遮蔽的一種現象。月食分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其中,月全食最為好看。從地球上看去,整個月亮都呈現出古銅色,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紅月亮”。
黑龍江省天文愛好者劉成山2018年1月31日在大慶拍攝的月全食序列(本人供圖)
**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修立鵬介紹,每年可能發生的月全食最多只會有3次,最少則連1次都沒有。2022年全球共發生兩次月食,都是月全食。第一次發生在5月16日,我國正值白天遺憾錯過,而這一次我國的觀測條件絕佳。
2021年5月26日北京月全食微記錄(視頻內容由北京市天文愛好者王俊峰拍攝,后期制作:劉潤芝)
天文預報顯示,這次月全食始于北京時間11月8日16時00分,此時月球開始稍微陰暗(半影食始);17時09分,月面開始有缺(初虧);18時16分,月球完全進入地球本影(食既);18時59分,月球的中心與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食甚);19時42分,月球開始重現光芒(生光);20時49分,月球走出地球本影(復圓);21時57分,月食現象結束(半影食終)。全部過程歷時5小時57分,其中本影食(月球進入地球本影,被全部或部分遮掩的現象)歷時3小時40分。
月全食全過程示意圖(制作:胡彥竹)
“就我國而言,東北地區可見月食全過程,其他地區則可見‘帶食而出’。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北大部分地區看不到初虧,但可見初虧之后的月食過程;而新疆極西部、**極西部看不到全食階段(即生光前的過程),只能見偏食和最后的半影月食。”修立鵬說。
記者了解到,上一次我國可見全過程的月全食是在2018年7月28日,而下一次可見全過程的月全食則要等到2025年9月8日。
北京市天文愛好者馬勁2018年7月28日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拍攝的月全食(本人供圖)
這次月全食還“附贈”一個趣味天象——月掩天王星,通俗一點講就是月球會“吞掉”天王星,過一段時間后再“吐出”。
“平時雖然月球也偶爾會遮掩天王星,但天王星亮度太低,最亮時也才只有5.6等,會湮沒在月球的光輝中不容易分辨出來。但這次不一樣,剛好趕上全食階段,月球完全進入地球本影,亮度大幅減弱,天王星會更加明顯,這樣的景象恐怕很少有人見過。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這次月掩星,越往東、北條件越好。需要注意的是,想要看到天王星的話,觀測時一定要使用小型天文望遠鏡,僅憑肉眼是幾乎無法看到的。”修立鵬說。(記者周潤健)
來源: 新華網
拓展知識:
直播:半影月食天象
這種現象會從3:30開始,7:56結束,全部歷程大概4小時26分鐘,如果天氣晴好,我國各地可見帶食月初。
直播:半影月食天象
30日將發生半影月食天象,這種天象大概會維持在4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時間還是比較短暫的,但也是足夠人們可以欣賞的。
直播:半影月食天象
30日將發生半影月食天象,這種天象會持續4小時26分鐘,這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現象。
直播:半影月食天象
30日將發生半影月食天象,天文學家研究表明,這種天象會持續4小時30分鐘左右。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2491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