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二胎是哪一年(計劃生育放開二胎是哪一年)
前沿拓展:
放開二胎是哪一年
全面放開二胎,全國都是從2016年開始的,不光是廣東。如果剛好是2016你出生的,到2022年年滿6周歲,就可以上小學了。
剛剛成立的新**處在百廢待興的基礎階段,**因為來之不易的和平才有機會正常地結婚生子,當時的人口增長模式就是典型的傳統模式,高水平的出生率和高水平的自然增長率結合。
而且在新**的建設時間內,龐大人口基數和高人口增長率給我們國家也帶來了巨大的人口福利。
但是不受控制的生育又給這個十幾億人口的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這也是后來在1982年定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原因。
計劃生育控制了人口,但是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又逐步開始實施全面二孩到一對夫妻可生三個子女。
人口政策都是隨著經濟政治的發展程度階段性改變的。
計劃生育是一項基本國策
計劃生育這個理念的雛形一開始是被馬寅初老先生提出來的。
那時還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新**剛剛成立的時候,我們剛剛經歷了解放戰爭和**戰爭的苦難,正是人口福利積極膨脹的時期。
但是馬寅初先生看到了發展背后的未來難題。
他提出要定期舉行人口普查工作,要控制人口,還要把人口控制工作納入第二個五年計劃和第三個五年計劃。
這位**著名的人口學家用一種超前的戰略眼光看到了人口增長的副作用和計劃生育的必要性。
可惜,當時的**社會并不能夠接受對于生育的控制和對人口福利的放棄。
但是新**人口的爆發式增長逐漸給社會敲響了警鐘。
截止到1982年,**全國人口總數已經達到十億,幾乎是建國時的兩倍,如果放任這十億人口生育,那**將來的人口數量將會極其龐大到恐怖的地步。
其實國家早在1962年就提出了提倡晚婚提倡計劃生育的批示,但是接下來的二十年,人口增長并沒有什么明顯的減弱。
這導致七八十年代的**,人口負擔成為了社會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從城市到農村,從農民工到留守兒童,從勞動關系到社會治安,到處都是因為人口過度膨脹導致的矛盾。
**得不到幸福,國家就得不到真正的發展。
從1982年開始,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成為了全**的倡導,大街小巷都在宣傳計劃生育的優點,從**到基層的干部都致力于計劃生育的開展。
要改變**傳統多子多福兒孫滿堂的觀念是很難的,但是在國家強有力的推進和時間的磨礪中,三十年間,**少生了四億人。
這不但是為了**社會的發展,也是為了世界的減負。
**的人口增長模式逐漸發展為現代型,計劃生育的優點也逐漸體現出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的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
從雙獨二孩到允許三胎
計劃生育不單單指節制生育,應該是按人口政策有計劃地生育。
我們的人口政策也是隨著社會人口發展狀況、經濟發展狀況等來發展的。
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的政策有利于快速膨脹的**人口冷靜下來,但是隨著現代型低低低人口增長模式的發展,**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逐年降低,即將要接近零。
實行了半個世紀的計劃生育效果十分明顯,在經濟與發達國家一樣飛馳的同時,**的人口老齡化也越來越嚴重。
超過社會總人數百分之七的老年人口加重著現有勞動人口的負擔,也讓勞動人口不足,勞動力壓力過大,對經濟發展起著很大的副作用。
于是**開始對過去實行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做出了調整。
從2011年的雙獨二孩一直到2015年放開二胎政策。
二胎政策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但是**的老齡化問題仍舊沒有得到解決,甚至**預測到2026年,**人口即將進入負增長。
于是在2021年,**又出臺了關于生育三胎的政策。
放開三胎是國家為了**人口增長,遏制人口老齡化做出的重大決策,但是三胎的落地實施面臨著諸多困難。
在放開二孩政策出臺后,當時社會生育率增長卻并不明顯,面對這樣的情況,教授郎咸平說過:“如今大家都不生二胎,50年后**還剩多少人口?”
這位**著名的經濟學家認為:大家如果不愿意生,新生兒數量就會逐漸低于人口**亡數量,在等到現在的老年人去世后,在五十年后,**的人口將要減少一半。
現在的勞動力也大量老去,適齡勞動力不足,老年人的數量將占社會的大部分,到時候就是一個沒有活力,沒有希望的國家,該怎么發展?
這也是國家推出三胎政策的原因。
任重道遠
人口增長率之所以一直低迷,不愿意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今年三胎政策剛剛出臺時,互聯網上的回饋是一片噓聲,或許是有調侃或許是不理解,但是大多數都表現出了抵觸情緒。
似乎生孩子逐漸變成了一件百害而無一利的事。
但是事實也的確如此,現代社會要生育一個孩子的確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首先就是育兒成本極高,房價、車價、學費、補課費等等,從呱呱墜地到大學畢業,一個孩子,一個優秀的健康的孩子,往往會消耗父母一輩子一大半的精力。
還有就是不公平的社會潛規則,職場女性往往會受到歧視,媽媽或者準媽媽有時候要迫不得已地丟掉自己的工作來育兒,喪偶式教育幾乎成為了潮流。
隨著女權意識的覺醒,許多婦女也不愿意再為了所謂的家庭犧牲自己,這是**素質提高的表現。
**的素質提高是很明顯的,大家的教育水平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也相應提高,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是越來越繁重的工作,越來越強的壓力,而工資對于房價來講卻是杯水車薪。
子女承歡自然是有他的幸福所在,可是養育成為了一件痛苦的事后,我們為何不選擇先過好自己的生活呢?除了生育,生活中其他的麻煩事已經著實令人頭疼了。
所以要解決人口問題,就要先解決我們的就業、居住、婚姻等問題。
不管是馬寅初還是郎咸平,都是在相應的社會階段提出相應的人口解決方案,社會是發展的,只有政策也一直跟著發展,才能起到推動作用。
拓展知識:
放開二胎是哪一年
2016年放開二孩政策。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1490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