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幾月幾日2018
前沿拓展:
4月25日,在山東省鄒平市南部山區,葡萄花序掛滿雨露。 5月5日是立夏。此時節,風暖晝長,綠遍山原,蜂飛蝶舞,萬物并秀。 新華社發(高發芳攝)
新華社南京5月5日電(記者邱冰清、王玨玢)“忽驚夏向明朝立,便恐春從此地更。”5月5日迎來立夏節氣。立夏意味著夏天的開始嗎?這一時節,天氣、農作物各有什么變化?氣象、農業專家為您“立夏說夏”。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主任張旸介紹,立夏是天文學意義上夏季的開始。“從天文學角度來說,春、夏、秋、冬可以根據節氣來劃分,每6個節氣變換一個季節。在**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里,立春是春季的開始,相應的,立夏即為夏季的開始。”
不過,立夏節氣到來并不代表著氣象學上真正入夏。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副教授江曉東說,氣象學中夏季開始的標準,是該年第一次出現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都在22攝氏度以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立夏節氣來臨時,我國只有南嶺以南的海南、廣東、廣西、云南和福建南部才處于夏季。
此外,立夏時節,我國長江以南地區高溫多雨天氣多發,而秦嶺、淮河以北的黃淮、華北、西北地區的降雨仍然較少,氣候干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是說萬物在立夏時節已經長大。這一時期,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長陳龍正說,立夏時,大麥、小麥等春天開花的作物進入生長后期,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的年景基本確定,南方的早稻也開始插秧。也因此,**古代很重視立夏節氣。
4月28日,在云南省騰沖市郊一果園里,成熟的櫻桃格外誘人。 5月5日是立夏。此時節,風暖晝長,綠遍山原,蜂飛蝶舞,萬物并秀。 新華社發(龔祖金攝)
立夏時節,人們常通過品嘗時鮮慶祝初夏的豐收。古語有“立夏嘗鮮”的說法,有的地方品嘗莧菜、蠶豆、豌豆米等“地三鮮”,有的地方品嘗櫻桃、杏子、枇杷等“樹三鮮”。
拓展知識:
立夏是幾月幾日2018
綠陰鋪野換新光,薰風初晝長。小荷貼水點橫塘,蝶衣曬粉忙。當太陽黃經達到45度,人們就迎來了 立夏 。作為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表示著夏天的開始,此后天氣越來越熱,雷雨逐漸增多,農作物生長進入一個重要時期。那么就讓 為你介紹,2018年立夏幾點幾分。
問:2018年立夏幾點幾分?
答:2018年立夏是2018年5月5日21時25分18秒。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農歷的立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而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日。對今人來說,立夏不過是一個節氣,表明春天結束,夏日由此開始而已。可是,我們的先人卻把立夏當作一個重要的日子來對待。舊俗立夏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儀式。到明代民間始有嘗新風俗,清代更有祭神、嘗新、饋節、秤人、烹新茶等習俗。
立夏之后,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149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