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醫院 預約掛號
前沿拓展:
西京醫院 預約掛號
1、先拿身份證和10元在一樓或者二樓辦卡處辦個實名卡。2、到掛號機上去掛號(看什么科就到幾樓去掛號,掛號一般是6元或者5元)。3、掛好號坐在外面等叫號,叫到你號時在進去(有的科室不叫號,可以直接去的)4、看完病拿著處方單到充值處交錢充值。5、拿著處方單和卡到取藥處取藥,取藥處從卡上下帳。我看錯了,我說的是到醫院掛號流程
為方便患者就診,減少排隊時間,省內多家醫院均已推出網絡預約掛號方式,全省也建立了統一的預約掛號平臺,經過幾年運行,網絡掛號究竟給市民就醫帶來了哪些變化?12月9日、10日,華商報記者選擇了西安部分熱點醫院進行了網絡掛號體驗。
>>記者體驗
知名專家號搶手 產科掛號數量多
9日上午11時多,記者登錄西京醫院預約掛號網,點擊了婦產科的名單。6位專家中,僅一位副教授還有15日下午門診“可約”,下午3時再次進入時,6位專家全部號段都已約滿。骨科一位副教授12日專家號已滿,15日的還可約;足踝專科主治醫師號段15日全天都可約。
體驗發現,一些知名專家教授的號非常搶手,想掛上很不容易,一些副教授、主治醫師的號段相對好掛,有的主治醫師一周五天上下午的號段都能掛上。記者從院方了解到,預約掛號應在教授出診當日的前7天開始預約,號源釋放時間為每天16時。
在省衛計委的預約掛號平臺上,9日下午點擊“省**醫院”,隨機查詢神經內一科、乳腺門診、眩暈門診、心血管內科等科室,發現14日至18日的號源均充足,不少專家雖然每周可掛10個甚至24個號,但截至9日下午5時仍顯示掛號量為0。各科室中,產科是掛號數量稍多的,有的專家10個號中6個號已被預約。
再點擊該平臺上的西安市第四醫院,在產科的15位專家中,4位專家14日至18日的號源已滿,多數專家還能順利預約;眼科50位專家中,13人14日至18日的已經掛滿,其余都有余號;但也有些科室比較冷,如兒科3位專家每人30個號,但預約均為0。
10日上午,點擊西安市兒童醫院,里面只有神經內科和骨科的號源,神經內科2位專家中一位專家已滿,另一位仍有號。骨科一位專家16日、18日3個時段都有號,有的號段預約仍為0。同樣,點擊西安市紅會醫院,40多個科室都有號源,記者點擊中醫骨科、足踝外科、創傷骨科,均號源充足,有的專家號有60個號源,但預約仍顯示為0。
除各醫院號源外,該預約掛號平臺還顯示最熱排行榜的醫院和專家,最近一周醫院前三名為:西安市第四醫院、西安市紅會醫院、省**醫院;最近一年排行榜前三為省**醫院、西安市紅會醫院、西安市第二醫院,熱門科室排名為眼科、產科、婦科。
體驗發現,在該平臺上,各醫院的號都很好掛,很多號源非常充足甚至長時間無人問津,但也有些醫院放號比較少,選擇空間小。
>>醫院數據
網掛比例低科室專家冷熱不均
“很多市民沒有網絡掛號就醫習慣,多數患者更習慣到門診大廳來排隊掛號。”省**醫院急診醫技管理處趙小路處長說,根據統計,該院今年門診量能達到140多萬人次,但網絡預約掛號的不到6萬人次,比例不足4%。
趙小路介紹說,雖然全院各科室都有網掛號,但冷熱明顯不均,有幾個專家一次放50個號,十幾分鐘就搶完了,而有的專家號卻“賣”不動,幾個月都無人問津。科室表現也不平衡,產科、眼科相對火爆,骨科、心血管科這類老年患者較多的科室,網掛就不受歡迎。
>>省衛計委
將推動預約掛號加支付服務
記者從省衛計委了解到,我省2009年9月1日開始在全省**醫院率先開展門診網上預約掛號服務,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91家醫院在省級統一的預約平臺實現預約掛號服務,其中**醫院45家,網絡預約掛號量在逐漸增長,每日放號量接近醫院門診量的10%。
統計顯示,2014年全年掛號量11萬人次,今年截至目前12萬人次。省級預約平臺不僅有網掛,還有微信平臺掛號、電話掛號等服務,今年以來微信預約發展迅速,占到總量的11%。今后,省衛計委將加強與醫院號源的對接,實現實時互動,并將推動掛號加支付全流程服務,在預約掛號的同時,實現患者通過銀聯卡、微信、支付寶等方式進行診間付費,減少排隊等候時間。
>>市民觀點
有些網站注冊繁瑣老人**作有困難
你是否看病時預約掛號?記者隨機采訪了10位市民,僅有2位市民曾經網上預約過,一位是產檢,一位是看眼病。
市民張女士說,自己生孩子頻繁的產檢、后來帶孩子或父母去看不太緊急的病,都是先查查有沒有網號,掛號之后到門診換個預約號就可以,省時省力。但她也表示,有時候網上注冊要求繁瑣,各種驗證碼、密碼要求,自己經常都犯糊涂,對于老年人來說,網絡注冊比較困難。而市民劉先生則表示,名醫院名專家網上也不好掛,而且有些病是急病,不適合網掛,網掛更適合不著急的慢性病、定期的檢查、復查等。
華商報記者 李琳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0848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