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白沙祠(陳白沙祠對聯)
前沿拓展:
陳白沙祠
公交線路:17路,全程約5.4公里
1、從五邑大學步行約270米,到達五邑大學站(出北門到馬路對面的站)
2、乘坐17路,經過10站, 到達白沙祠站
3、步行約90米,到達陳白沙紀念館
在上一期的文章《國慶假期古建筑觀光指南(上篇)》中,我們為您推薦了一些華北、華東、華中地區的古建筑,這一次我們到西南、華南、東北、西北去看看。
西 南
四川。古蜀國,蠶叢魚服開國何茫然;蜀道難,卻誕生了一代代風華英豪。四川的古建筑類型非常豐富,有寺廟、紀念祠、會館、漢闕、石刻等,四川的民居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成都**,紀念諸葛亮而建。舊時**多如繁星,而這一座,卻是劉禪下詔所建。瀝膽披肝,六經以來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下一人。
成都**
————————
西秦會館設計精巧、因地制宜,融合宮廷建筑與民間建筑風格為一體。
自貢西秦會館
————————
七曲山大廟
————————
四川古建筑推薦
**(清)
杜甫草堂(清)
西秦會館(清)
樊敏闕及石刻(東漢)
大廟飛來殿(宋至元)
云巖寺(宋至清)
夕佳山民居(明清)
楊升庵祠(清)
七曲山大廟(元-清)
龍腦橋(明)
平武報恩寺(明)
真武山古建筑群(明清)
重慶。巴蜀之”蜀”為四川,巴蜀之“巴”為重慶。這個與山結了不解之緣的城市,依山而建的古建筑、古石刻是一大看點。
忠縣石寶寨
————————
重慶的丁房闕、無銘闕、烏楊闕是三座漢闕。而漢闕,是漢代唯有的存世的地上建筑類型。雕刻、斗拱、屋檐、圖案、銘文都是重要的歷史文化材料。
忠縣三闕
————————
重慶古建筑推薦
張桓侯祠(明清)
石寶寨(明清)
大足石刻(唐、宋)
丁房闕-無銘闕(東漢)
云南,彩云之南。主要的古建筑以當地少數民族風情為主,漢文化建筑集中在昆明附近。張騫出使西域,在大夏(阿富汗)的市場上見到蜀布和筇竹杖。而杖與僧人又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此地便以筇竹作寺名。
筇竹寺坐西向東布局方式,中軸對稱,依山而建。背靠被稱為古代為“滇陽六景”之一“玉案晴嵐”的玉案山。
昆明筇竹寺
————————
崇圣寺三塔,一大兩小。密檐空心,四方磚塔。西望蒼山,東對洱海。
大理崇圣寺三塔
————————
云南古建筑推薦
崇圣寺三塔(唐、五代)
喜洲白族古建筑群(明清)
筇竹寺(清)
建水文廟(明清)
貴州,古稱黔。這里的青山綠水的薄紗之下正待人們一探究竟。貴州,這個至今神秘的秘境,它的各種特色與風情,等待你去探索。
凱里郎德上寨
————————
遵義海龍屯
————————
安順文廟
————————
貴州古建筑推薦
東 北
東北地區,在清代之前大多屬于游牧民族的地區。然而與唐同時代的渤海國,卻是吸納中華文化的璀璨明珠。遼、金、清等少數民族政權也在東北地區留下了文明的足跡。
渤海國靈光塔,是研究唐代與古渤海國關系的活化石。
長白靈光塔
————————
遼代的契丹人,一方面逐水草而居實行五都制,一方面充分汲取著中原的漢文化。遼代的遼寧,充滿中華文化滋養的建筑茁壯的成長起來了。
遼陽白塔
————————
遼陽白塔的發現充分說明在遼金時期,不僅接受了漢文化,而且篤信佛教。這個至今沒有確定修建年代和修建原因的塔,有待您的探索與發現。
游歷北鎮古廟,遙望醫巫閭山。北鎮廟是遼寧北鎮醫巫閭山的山廟,有元、明、清各代祭山、封山、重修廟宇、皇帝游山的詩文、大臣祭山詩文碑共56甬。
北鎮廟
————————
東北古建筑推薦
靈光塔(渤海)
崇興寺雙塔(遼)
遼陽白塔(遼)
天寧寺塔(遼)
北鎮廟(明清)
玄貞觀(明)
沈陽故宮(清)
清昭陵(清)
華 南
廣東。自明清以來,因靠近南海的優勢,廣東發展起來。寺廟、庵堂、公祠、學宮紛紛建立。又因為氣候炎熱和受到南洋文化的影響,廣東的古建筑呈現了獨特的特點。
梅州靈光寺
————————
江門陳白沙祠
————————
潮州從熙公祠
————————
廣州古建筑推薦
正相塔(老塔)
大顛祖師塔
慧光塔
龜峰塔(老塔)
南海神廟
北涌亭
靈光寺
梅庵
鎮山寶塔
鳳凰塔(又名涸溪塔)
崇禧塔
澌溪寺塔
北山石塔
蓬萊寺塔
南雄仙人塔
三元啟秀塔
陳白沙祠
高要學宮
國恩寺
韓文公祠
鎮海樓
萬壽寺
從熙公祠
廣西的名稱誕生于明朝,雖然總說“兩廣”,但廣西卻實在是個多民族的自治區。土司府、風雨橋,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
程陽永濟橋
————————
莫土司衙署
————————
廣西古建筑推薦
程陽永濟橋(又叫風雨橋)
合浦大土閣
莫土司衙署
靖江王府及王陵
岜團橋
臨賀故城
海南。自古瓊崖為名士謫居之地。因是謫居,難免地遠人疏,不為人知;因是名士,卻又文化昌隆,文風傳承。
澄邁美榔雙塔
————————
東坡書院
————————
海南古建筑推薦
美榔雙塔(元)
丘浚故居(明)
東坡書院(明清)
五公祠(宋至清)
崖城孔廟(清)
西 北
陜西,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長安,是**的心。關中大地,是孕育著自漢至唐中華文明的土地。
草堂寺原為南北朝十六國后秦高祖皇帝姚興的”逍遙園”故址、西域高僧鳩摩羅什譯經之地是佛教三大譯場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譯場。
西安草堂寺
————————
此寺始建于唐,元、明二代重建。是**建筑、**細節相結合的建筑群。是古代胡漢通商交往的見證。下圖牌匾為董其昌手書。
西安**寺
————————
陜西古建筑推薦
草堂寺
法門寺
大雁塔
小雁塔
西安化覺巷**寺
西安城墻
西安鐘樓、鼓樓
關中十八帝陵(昭陵 乾陵 橋陵 泰陵 建陵 景陵)
三原城隍廟
鳩摩羅什舍利塔
公輸堂、倉頡墓與廟
旬邑縣泰塔
香積寺善導塔
西安城隍廟
白云山廟
八云塔
涇陽崇文
彬縣開元寺塔
韓城普照寺、文廟、城隍廟
**家村古建筑群
耀縣文廟
澄城城隍廟神樓
甘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從陽關往西,越走越寂寥,可曾有人想過,從西域往東,行人旅者又是如何懷著激動的心風塵仆仆而來。
臨夏炳靈寺石窟
————————
甘肅古建筑推薦
敦煌莫高窟
萬里長城嘉峪關
懸泉置遺址
玉門關遺址
麥積山石窟
炳靈寺石窟
張掖大佛寺
伏羲廟
天水胡氏民居
凝壽寺塔
民樂縣圓通寺塔
圣容寺塔
東華池塔
武康王廟
走到寧夏,不由得不想到西夏。雖然除了**項人外,許多古代少數民族都在寧夏這個塞上江南留下了腳印,但西夏的印記,卻一直都在。
寧夏地方史志的記載,可以確定此處在西夏年間曾經建有佛寺,這兩座塔可以基本確定與佛寺同時期建造,并且同為西夏武烈皇帝李元昊的離宮建筑的組成部分。
銀川拜寺口雙塔
————————
海寶塔又稱赫寶塔、黑寶塔。因其與銀川市西的承天寺塔遙遙相對,又俗稱北塔。
銀川海寶塔
————————
寧夏古建筑推薦
海寶塔 (清)
拜寺口雙塔(西夏)
一百零八塔(元)
內蒙古幅員遼闊,地跨華北、西北、東北。在遼、金,也是**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和躬耕農居的交接之處。
呼和浩特白塔
————————
呼和浩特金剛舍利寶塔
————————
美岱召是喇嘛教傳入蒙古的重要**中心。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寺院。
包頭美岱召
————————
內蒙古古建筑推薦
萬部華嚴經塔 (遼)
金剛座舍利寶塔(清)
美岱召(明)
匯宗寺(清)
福會寺(清)
喀喇沁親王府及家廟(清)
和碩恪靖公主府(清)
開魯縣佛塔(元)
青海。越是往西,佛教的風情越是濃郁。有人說,去一趟青海,就是一次心靈的修行。在青海,你也許不需要刻意的尋找古建筑。一個寺院、一座藏塔,心靜下來就能聽到風聲,讀到佛語。
海東翟曇寺
————————
青海古建筑推薦
瞿曇寺(明)
貴德文廟及玉皇閣(明清)
藏娘佛塔及桑周寺(北宋至清)
新疆與**
我國的新疆與**,地域建筑風格獨特,有著獨樹一幟的建筑類型和特征。故單獨列出來。
白居寺
————————
新疆古建筑推薦
臺 灣
現在交通越來越發達,兩岸交流也更密切了,漂洋過海來寶島**,看看當地的傳統建筑,已經可以說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了。**著名的古建筑有臺南赤嵌樓、澎湖觀音亭、南鯤鯓代天府、北投普濟寺等,都值得一看。
拓展知識:
陳白沙祠
姓名: 陳白沙
字號: 字公甫,號石齋
時代: 明代
簡介:
陳獻章(1428–1500) 字公甫,號石齋,廣東新會人,后遷江門的白沙村,故世人多稱之為陳白沙。 初受學于…著作后被匯編為《白沙子全集》。 陳獻章是嶺南最負盛名的理學家和詩人。
w.gg-art.com/artist/artist.php?id=2314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06489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