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施行日期(民法總則開始實施時間)
前沿拓展:
民法總則施行日期
民法總則10月起施行 開啟“民法典時代”3月15日,《中華****民法總則》獲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民事法律制度從此開啟“民法典時代”。民法總則就民法基本原則、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民事責任和訴訟時效等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作出規定,構建了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為編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礎。民法總則通過后,現行民法通則規定的合同、所有權及其他財產權、民事責任等具體內容還需要在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時作進一步統籌,系統整合。民法總則通過后暫不廢止民法通則,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的規定不一致的,根據新法優于舊法的原則,適用民法總則的規定。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記者羅沙、楊**)“通過!”2020年5月28日15時08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民法典》,宣告**“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
《中華****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編纂民法典是**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務,是以**同志為核心的****作出的重**治建設部署。編纂民法典,是對我國現行的、制定于不同時期的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和人格權方面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全面系統的編訂纂修,形成一部具有**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意愿的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啟動民法典編纂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民法總則。2019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由民法總則與經過常委會審議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決定將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
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對民法典草案展開認真審議和熱烈討論。根據各方面意見,又作了100余處修改,其中實質性修改40余處。
其中,民法典明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應當定期公布。禁止物業服務人采取停止供電、供水、供熱、供燃氣等方式催交物業費。
同時,民法典再次完善了防止性**擾有關規定,將“文字、圖像”納入性**擾的認定范圍。繼續完善關于高空拋物墜物的規定,規定發生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此外,民法典回應地面塌陷傷人問題,規定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并對因他人原因導致倒塌、塌陷的侵權責任作出了規定。
民法典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02486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