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s跑鞋(asics跑鞋各個系列介紹有圖)
前沿拓展:
asics跑鞋
重只是相對于其它品牌跑鞋來說,因為在頂級跑鞋鞋身輕量化大肆橫行的時候亞瑟士頂級鞋款再弄還是比其它品牌跑鞋重,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GEL緩震膠,也就是亞瑟士看家的緩震技術(shù),GEL緩震膠減震性能優(yōu)異但缺點就是對比以EVA或E-TPU等材料來說重量大即使是很少的量也高于常規(guī)緩震材料。所以亞瑟士的頂級鞋款重量都不算輕。
5000+字、45+張圖/GIF,深度測評亞瑟士第一雙碳板競速跑鞋,ASICS METARACER——
亞瑟士的第一雙碳板競速跑鞋Metaracer到手已經(jīng)半個月,第一批sample版據(jù)說國內(nèi)只有18雙,6月26日正式發(fā)售后鋪貨量也不會太大——相比平級品牌的碳板競速鞋動輒奔著2000元去,METARACER國內(nèi)1490元的定價要親民一些。
42.5碼/US9單只重量190g,相當輕盈。建議比慢跑鞋買大半碼
盡管外觀上依然很亞瑟士,穿著腳感卻會與傳統(tǒng)亞瑟士競速跑鞋,比如虎走們大相徑庭
總結(jié)放最前面——
METARACER是目前所有亞瑟士競速跑鞋里,彈性最出色的,沒有之一;METARACER的最主打技術(shù),未必是碳板,而是中底的Guidesole動能弧設(shè)計。它有強烈的前傾感,并讓你自然而然的中前掌落地奔跑。就算初次嘗試,這種前傾也沒有過于強烈的突兀感;碳板在中底的位置并非「三明治」,而是非常貼近地面,可以理解為碳板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強化動能弧的理念,再提供助力;中底依然是使用多年的Flytefoam材質(zhì),不過這可能是Flytefoam**的最彈的一次。中底的緩沖-回彈-穩(wěn)定性-重量-耐久性都達到比較好的平衡點。沒有傳統(tǒng)馬拉松跑鞋的生硬感,配速稍慢的訓(xùn)練也可以駕馭;延續(xù)了亞瑟士跑鞋的舒適感,腳感上無需太多適應(yīng)時間。中底厚度也與一般跑鞋接近(前15mm/后24mm),非厚底跑鞋;可能是如今所有碳板鞋中,對亞洲足型最友好的一款。高腳背也能駕馭,但盡量還是買大半碼;外底不再使用過往競速鞋常見的顆粒橡膠,不再有那種鮮明的抓地感。不過實測雨水路面防滑性不錯;Metaracer非常輕盈,鞋面包裹性不差,穿著慢跑也不會有不安感。但它的**依然是沖擊馬拉松最快成績的競速鞋,無論中底還是碳板性能,都需要一定配速才能發(fā)揮出它的功力;性能上,Metaracer值得給個高分。對于無感厚底競速鞋的精英跑者,它接近傳統(tǒng)競速鞋穿著感的設(shè)計會很討喜。過往傳統(tǒng)跑鞋仰仗在鞋子上采用各種設(shè)計來保護雙腳,現(xiàn)在和未來的鞋子越來越轉(zhuǎn)向讓你去學(xué)習和嘗試更經(jīng)濟高效的跑姿,從而跑得更好也避免受傷。Metaracer也是這樣一雙跑鞋。
幾位測試者全馬成績分別在250-400間,嘗試了330-630各種配速測評。也在小雨中進行了雨戰(zhàn)測試
多圖長文,從外觀、碳板、上腳實戰(zhàn)、購買建議全面解讀,即將上市的ASICS METARACER——
當下10個品牌、13雙碳板競速跑鞋主要參數(shù)對照
開箱及外觀
這雙「日出紅色」的版本全名METARACER Tokyo,本是為東京奧運會推出的。鞋身紅色非常亮,顏值是加分項。
有意思的是,整雙鞋從里到外,沒有任何地方標注鞋款名。除了鞋舌的asics logo、前掌外側(cè)的Flytefoam(中底材質(zhì))、后跟外側(cè)TOKYO(東京)字樣,再無其它文字。
——亞瑟士不少跑鞋設(shè)計都非常花哨復(fù)雜,Metaracer算得上「極簡」了。
工程網(wǎng)眼鞋面,沒有彈性。鞋面網(wǎng)眼密集,鞋頭、內(nèi)側(cè)鞋身和后跟處分別有壓膠,提供支撐性。
留意鞋頭處,額外還開了一個Type-C接頭大小的透氣孔,意為更好的散熱。
當然我們實際測評下來認為,這也許是因為更多的中前掌著地,每次前掌推蹬中底,熱氣也會從這個孔中排出(而非進氣的作用)。
嘗試了兩次雨戰(zhàn),也不避諱直接從積水路面跑過去——在整雙鞋濕透、鞋內(nèi)開始有積水時,興許這個排氣孔也會有一丁點兒排水的效果——當然也有可能,這個孔只會額外讓進水更容易。
這只是種猜測。
無彈性的工程網(wǎng)眼鞋面并沒有什么吸水性,因而一次1小時的雨中跑步下來,整雙鞋實測為201g,雨水重量增加并不明顯
鞋面對偏高的足弓依然比較友好,無壓迫感。唯一要注意的,如果前掌較寬最好還是買大半碼/一碼,外側(cè)小拇趾可能會有擠壓感。
后跟支撐上,METARACER用料不多,支撐性尚可。與虎走那種異常“堅挺”難以按壓的后跟沒法比。
在實際奔跑中,因為更向前傾,整雙鞋包裹最明顯的是鞋身+腳踝處那一圈黑色的海綿部位,后跟支撐的存在感沒有虎走那么強烈。
——同樣與虎走相比,Metaracer要柔軟“親膚”得多。
同等力度下,METARACER與虎走的后跟支撐對比
中底形狀是Metaracer很顯眼的部位。與此前ride家族(metaride、glideride、evoride)一樣,Guidesole動能弧設(shè)計讓中前掌上揚非常明顯。
以及,與其它跑鞋前掌/后跟觸地、鞋頭/足弓/鞋尾離地不同,動能弧設(shè)計的中底,則是中足偏后位置觸地,整個前掌都是懸空狀態(tài)。
中底動能弧的設(shè)計,讓Metaracer與地面的接觸是中足偏后的位置,整個前掌都是懸空狀態(tài)
穿著站立后,弧度沒那么明顯,抬腳離地,弧度會恢復(fù)
對比那三雙ride系列完全靠中底形狀實現(xiàn)的弧度,使用了碳板的Metaracer顯然在維持這種弧度上更“韌”、反饋也更“迅速”的多。
穿上的瞬間就能感覺到這種很直接的前傾傾向,碳板的存在,讓這種前傾不會因體重作用在前掌上,弧度就明顯“減弱”
Metaracer外底橡膠使用了兩種材質(zhì),鞋頭/后跟的GRIP和前掌部位的WETGRIP——前者更耐磨,更硬,后者彈性更好,在濕滑路面的抓地性也更好。
后跟處有較大一部分中底直接外露。Metaracer顯然不適合傳統(tǒng)后跟著地的跑法,上揚的后跟實際在奔跑中也不太會接觸路面。
內(nèi)置碳板的存在,也承擔了原本防過度扭轉(zhuǎn)TPU片的作用(亞瑟士慢跑鞋上常用的Trusstic防過度扭轉(zhuǎn)系統(tǒng)),整個外底看起來也是相當?shù)暮啙崱?/p>
Metaracer不再使用虎走那種顆粒橡膠——這種常在傳統(tǒng)馬拉松競速鞋上出現(xiàn)的顆粒,不管是虎走還是adidas的adios、美津濃的皇速等都有應(yīng)用,跑起來會有非常清脆的抓地感,算得上傳統(tǒng)薄底競速鞋極有特色的腳感。
對穿習慣了傳統(tǒng)薄底馬拉松鞋的高手,Metaracer外底橡膠的表現(xiàn)會是腳感上表現(xiàn)出明顯區(qū)別的一點。
關(guān)于碳板
碳板出現(xiàn)在運動鞋上的歷史很久,用到專業(yè)競速跑鞋上則只是最近幾年的事情。現(xiàn)在幾乎所有品牌都在研發(fā)和升級自家的碳板跑鞋,似乎沒碳板就跑不快了——結(jié)論沒大錯,中間邏輯有點問題。
碳板的用處,粗略分為兩類,一種類似【碳纖維穩(wěn)定板】,把碳纖維材料用在足弓下方部位,主要起到增加穩(wěn)定、保證支撐性的效果,和一些抗扭轉(zhuǎn)TPU材料作用類似。
只不過碳纖維重量更輕韌性更好,這樣的穩(wěn)定碳板形狀也更接近Y型、爪型,面積通常不大;
另一種【碳纖維推進板】,則通常全腳掌或中前掌使用,在增加穩(wěn)定支撐性的同時,配合中底材質(zhì)的回彈性能,(達到一定配速)產(chǎn)生較為明顯的有被推動的作用。
通常這種碳纖維推進板都會搭配彈性更好的中底材料和更大/厚的中底,中底在極短時間大幅度的壓縮-回彈,碳板也就起到“推”的效果。因而碳板跑鞋出爐差不多也都伴隨著新中底材質(zhì)的推出。
即便這些跑鞋多數(shù)碳板都有推進的效果,依然在形態(tài)和設(shè)計上區(qū)別很大
亞瑟士的這雙MetaRacer使用的全掌碳板,**上會更接近【碳纖維推進板】的概念。
在位置上,有的碳板夾在緩震材料中間(比如nike next%)、有靠近腳底,碳板放在緩震材料上方(比如adizero Pro)、也有碳板靠近地面,位于緩震材料下方(比如這雙Metaracer)。
Metaracer碳板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發(fā)揮出中底Guidesole動能弧的性能。
簡單理解成,假設(shè)Guidesole動能弧相當于一個蹺蹺板,如果這個蹺蹺板過于“軟”,沒有足夠的剛度,搖擺會很快停下來,且很大的做功是浪費掉了;另外假設(shè)作用于該蹺蹺板的力被韌性不足的材料稀釋,也無法維持原有理想的弧度,就談不上「滾動前傾向前」的狀態(tài)。
Metaracer最早設(shè)計原型鞋,內(nèi)側(cè)碳板部分外露,可以看到碳板幾乎完全貼著外底橡膠。先跑個幾百公里,我們也會考慮拆解這雙Metaracer,看看碳板的真面目
而碳板的加入,Metaracer也無需額外使用防扭轉(zhuǎn)+支撐的TPU片存在。提供支撐性、維持弧度、作用力的回饋、減少腳踝的發(fā)力(也就是亞瑟士宣傳中減少不必要能量輸出的效果),全由這片全掌碳板承擔了。
同等力度下,Metaracer與虎走、Nike ZoomX Vaporfly NEXT%、李寧飛電?的前掌曲折度對比:
盡管同為Flytefoam材質(zhì),Metaracer和虎走的中底彈性天壤之別。虎走硬實的中底提供了一定的抗折疊性。腳感柔軟得多的Metaracer靠著碳板也保證了很好的支撐/保護性。;Metaracer和next%的碳板,在前掌部位起到的韌性要好得多。能盡量保證中底觸地-推蹬-抬起過程,中底的壓縮回彈并無額外的分散,在施加力量后也會有更好的回饋感;李寧飛電的前掌碳板就柔和得多。可以看到,Vaporfly NEXT%<METARACER<虎走<飛電
另外這里也能看到,在前掌曲折時,Metaracer和next%對腳背處的空間是最大的。
實戰(zhàn)性能
實際穿著中的表現(xiàn)。幾組慢動作對比——
相比虎走,Metaracer前掌更厚,緩震和回彈性要好的多;Metaracer中底的彈更接近為「硬彈」,形變沒有Nike的ZoomX那么夸張,光從腳感上,要比NEXT%硬(后者中底也要厚很多),勝在穩(wěn)定性更好。如果不太習慣厚底跑鞋(本質(zhì)是通過大體積的中底壓縮實現(xiàn)回彈效果),Metaracer的這種硬彈感會更容易接受些;
同為較高上揚的鞋頭,對比它們的觸地點和中底厚度,實際穿起來腳感差別很大
相比虎走,Metaracer的中底用量要厚得多
刻意用后跟著地,還是能看到明顯的形變。相比Hoka oneone的carbon X那種硬,Metaracer又要軟很多。對比李寧?的出色緩沖性能,Metaracer的吸震沒那么明顯,但回彈要直接強烈得多;
動能弧實際感受——Metaracer的啟動和加速,幾乎是所有競速鞋里最出色的。Metaracer前后掌落差9mm,外加動能弧的設(shè)計,上腳后會有很明顯的向前傾沖動。不過上揚的鞋頭多少還是讓高落差不會有很突兀的感覺。所以啟動這個環(huán)節(jié),包括提速(更多前掌的直接觸地),Metaracer會讓你覺得很自然而然就“沖”出去了。
對比虎走,Metaracer更少用到腳踝發(fā)力,啟動用到的“能耗”更少一些
不同配速下的實戰(zhàn)體驗結(jié)論——
6分開外的慢跑,Metaracer能穿,前傾同樣會感覺很明顯,也會不自覺的讓你用中前掌著地跑步,配速也會不自覺地就加快。但這種配速下,碳板未必會發(fā)揮多大的性能。能感覺到中底的緩沖性,不管大小體重,這種緩沖-回彈都是比較明顯的。所以,穿它慢跑有些暴殄天物,但也不是不行……5分左右的跑步,Metaracer會有很清晰的腳感(更類似傳統(tǒng)馬拉松競速鞋的感覺)。有個比較明顯的改變,相對而言Metaracer會讓你的步幅變得更大,這種變大基于在同樣的步頻下,前腳會更習慣用前掌落地、而后腳會很習慣性更快的離開地面/提拉小腿,這樣步幅就會有一定的改變。4分內(nèi)-3分30左右的配速,Metaracer的碳板依然不是那種很強烈「推」著跑的感覺(與NEXT%不同),但如果你維持該配速比較勉強,核心或腿部肌肉處于一種緊張、跑姿比較亂的狀態(tài),對比其它鞋款,Metaracer此時會更讓你覺得每一步的觸地-離地稍微有輕松一些的感覺,更自然的邁步。這個配速下中底的緩沖-回彈也正好是很適中的狀態(tài),不會卸力,又不至于硬到硌腳。
雨天跑步,Metaracer的防滑沒有問題——不管是踩過積水路面還是跑在斑馬線白漆上,都沒有什么問題——哪怕它的外底看起來過于簡單了。
有一瞬間也許你會懷念虎走那種清脆的橡膠顆粒與路面的接觸感,但Metaracer前傾的外底也會傳達另一個聲音:別回頭了,向前看吧……
Metaracer與地面接觸部分不大,但實際觸地面積并不小。濕滑的平整路面它并沒有表現(xiàn)出讓人很擔心的地方
最適合的跑者
平心而論,傳統(tǒng)薄底競速跑鞋的路,亞瑟士的虎走(TartherZeal)、SortieMagic差不多走到了極致;最為經(jīng)典的Kayano和Nimbus這兩款慢跑鞋,每年迭代升級幅度有限——當三年前Nike攜破2推出碳板+ZoomX中底、從4%到next%再到即將上市的Alphafly,這種革命性產(chǎn)品對亞瑟士這樣的傳統(tǒng)跑鞋,沖擊是很大的。
很多人因而也會質(zhì)疑(或者期待),亞瑟士能做出什么真正與之抗衡的產(chǎn)品?這雙姍姍來遲的Metaracer,交出的是可以打很高分數(shù)的漂亮答卷。
高分在于,
即便沒用新的中底材質(zhì),F(xiàn)lytefoam基本也被**出最好的狀態(tài)。緩沖、回彈和支撐性都表現(xiàn)的非常均衡;我們接觸過的不同品牌碳板競速鞋,初代產(chǎn)品多少都存在一些不完美,普遍都存在還應(yīng)反復(fù)再調(diào)校、下代產(chǎn)品理應(yīng)更好的情況。而Metaracer的完成度,在它們中是很高的;這種高完成度放在所有目前碳板競速跑鞋中,它都會是值得好好考慮的產(chǎn)品——當然,已有無數(shù)精英選手親身示范了nike NEXT%的出色,Metaracer起碼能表明一點,在稍顯不同的腳感下,它一樣輕盈且快速,也能在「跑得更快」這件事上幫助你;1490的發(fā)售價對比直接競爭的Nike、索康尼、adidas、Newbalance…等等的碳板鞋,存在價格優(yōu)勢(我們原本猜測售價會與Metarun的¥1890看齊)。不過聽說鋪貨量并不大——真有意體驗亞瑟士第一雙碳板競速鞋的話,購買還是要趁早。
總結(jié)下最適合Metaracer的跑者:
碳板跑鞋的擁躉,如果已有幾雙碳板跑鞋,Metaracer依然值得入手。對比目前市面上的鞋款,它在你鞋柜中的排名(性能方面)依然會是前列的;對厚底跑鞋無感的精英級選手,Metaracer有著更接近傳統(tǒng)跑鞋的穿著感(主要指中底的性能、鞋面的包裹性等)。而動力弧的設(shè)計,對亞瑟士而言興許已經(jīng)確定是未來多年的設(shè)計方向了;馬拉松配速能達到5分(全馬330)左右或以內(nèi)的選手,Metaracer應(yīng)該可以成為你進一步突破的幫手;日常6分配速慢跑者,想發(fā)揮Metaracer的全部功力會比較難,但可以穿著它偶爾跑跑速度,尤其是跑姿的改正——過往傳統(tǒng)跑鞋仰仗在鞋子上采用各種設(shè)計來保護雙腳,現(xiàn)在和未來的鞋子越來越轉(zhuǎn)向讓你去學(xué)習和嘗試更經(jīng)濟高效的跑姿,從而跑得更好也避免受傷。Metaracer也是這樣一雙跑鞋。
關(guān)于Metaracer的任何建議,歡迎評論回復(fù)交流。
后續(xù)有時間的話,再出篇更為詳盡的、Metaracer和當今所有碳板競速鞋的橫向測評。
拓展知識: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九賢互聯(lián)網(wǎng)實用分享網(wǎng)編輯,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3148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