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防疫最新消息(哈爾濱防疫最新消息猴頭菇沙棘瘦肉湯功效)
前沿拓展:
央視網消息(記者 李文學):10月17日,哈爾濱市應對新型冠狀**感染肺炎**工作指揮部發布第71號公告。公告稱,經全市**共同努力,本輪**防控取得積極成效,但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嚴峻,經專家組綜合研判,決定自10月17日零時起,對全市**管控措施作出調整。
堅持人員安全有序流動
倡導廣大市民群眾盡量減少跨地市出行,非必要不前往高中風險區所在城市,確需出行的要全程做好個人防護。
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或市長途客運汽車等交通工具的,需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從外地市返崗的建筑工地等人員密集型單位從業人員,需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各類商業門店、經營場所、宗教場所和機構,嚴格落實“掃碼、測溫、戴口罩”、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監測、通風消毒等各項防控措施,對其中人員密集、空間密閉場所嚴格執行限流錯峰要求,瞬時接納顧客人數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
南崗區、香坊區、平房區人員密集、空間密閉場所經預防性消毒后,有序恢復經營。
道里區、道外區、南崗區、香坊區、平房區、松北區、呼蘭區、巴彥縣中小學校、托幼機構及各類教育培訓機構有序恢復線下教學活動。
福利機構、養老機構、精神衛生機構、**司法行政監所繼續實行封閉管理。
各類零售藥店對購買退熱、止咳、抗**、抗生素、感冒等藥物的人員,執行實名登記、購藥原因及現實情況核查制度。
入住賓館、酒店和進入旅游景區景點等**密集場所的,查驗“雙碼”(龍江健康碼+大數據行程卡)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減少不必要聚集性活動
堅持非必要不舉辦,能線上的不線下,近期原則上不安排大型會議、培訓、論壇、演出、展銷促銷等聚集性活動,確需舉辦的要從嚴審批,誰審批誰負責,誰舉辦誰負責,凡舉(承)辦50人(含)以上、200人(不含)以下線下聚集性活動的,需提前向屬地區縣(市)指揮部報批;舉(承)辦200人(含)以上線下聚集性活動的,需提前逐級向屬地區縣(市)指揮部、市指揮部報批。
倡導群眾從簡舉辦婚喪嫁娶,參加活動人員最多不得超過100人,并需提前向屬地社區(村)報備,嚴格實行“掃碼、測溫、戴口罩”、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從嚴落實外防輸入各項措施
對跨區域抵返哈人員,按照“自愿、免費、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動”原則,實行落地核酸檢測。
凡有高、中風險所在地市旅居史人員,建議暫緩來哈返哈,確需來哈返哈的要提前48小時向目的地所在社區(村)、賓館酒店和單位報備,抵哈后執行“手遞手”閉環落實隔離醫學觀察措施。
凡省外無**地市抵返哈人員,實行“3+4”健康監測。即第1-3天居家或在賓館酒店不外出,第4-7天做好自我健康監測,期間不聚餐、不聚會,不參加聚集性活動,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對有較高**溢出風險地區來哈返哈貨運車輛司乘和同行人員,執行“落地核酸檢測+抗原檢測”。具體防控措施按交通主管部門規定執行。
壓緊壓實“四方責任”
各級、各行業部門、各市場主體及廣大市民群眾要嚴格按照**防控要求,從嚴從緊壓實屬地防控責任、行業監管責任、單位主體責任和個人防護責任,凡失職失責、脫管漏管、不遵守防疫規定的,將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
廣大市民群眾要切實增強防范意識,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不聚集”,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干、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勿自行服藥,需佩戴口罩盡快到就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排查診治,就診過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主動告知旅居史、接觸史。
來源: 央視網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3048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