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醫院(上海市醫院院長什么級別)
前沿拓展:
在最新發布的2020年度復旦大學醫院綜合聲譽排行上,中山醫院排名上海第一、全國第四;在最新發布的2020年度**醫院科技量值綜合排名中,中山醫院排名上海第一、全國第三。
兩張榜單并非“絕對權威”,卻可從不同緯度看見一家大型醫院的內涵實力與潛力。兩個“上海第一”的中山醫院如何煉成?
近日,復旦大學“建設‘第一個復旦’”開幕動員論壇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中科院院士樊嘉說,中山醫院已構建了全新的科技創新體系,把握高質量發展內涵,打造國際頂級醫學中心,“中山醫院作為國內大型公立醫院的排頭兵、領頭羊,更要在建設‘第一個復旦’的征程中走在前列!”
創新為魂
“四個注重”構建全新科技創新體系
從中山醫院的發展歷史來看,中山醫院史本身就是一部醫學科技創新的歷史。樊嘉稱,作為**人自己創建和管理的第一家大型綜合性醫院,**醫學史上的許多“第一”在中山醫院誕生。例如,國內首例肺功能檢查、真絲人造血管、心臟直視手術、人工心肺機、人工腎透析機等。
中山醫院歷史悠久,創建于1937年,是最早由**人自己創建和管理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之一。“中山醫院的創始初衷就是要在**的土地上,建立一家**人自己的醫院,為**民眾服務。建院以來,共有11名一級教授曾在中山醫院工作過。一代代中山人傳承著他們敢為人先,砥礪奮進的先進精神,埋頭苦干,傾心鉆研,培養出了一大批醫學家,其中有兩院院士5名。”樊嘉說,創新是醫學高質量發展的靈魂,進入新時代,中山醫院已構建起全新的科技創新的體系。
“21世紀以來在醫療新技術、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領域取得了多項創新突破,正是通過持續不斷的臨床技術精進和醫學科學創新,中山醫院的綜合聲譽排名全國第四、上海第一?!狈畏Q,進入新時代以后,醫院更是進一步把握高質量發展內涵,為此,中山醫院提出了新的醫院愿景,即建設“世界一流的創新型、智慧型現代化醫院”,打造國際頂級醫學中心。
中山醫院的全新科技創新體系主要落在“四個注重”:注重整合科技資源配置、注重臨床需求問題導向、注重創新人才教育培養、注重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中山醫院的科研平臺“豐厚”,包括8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中山醫院又相繼成立多學科臨床診療中心、腫瘤防治中心、精準醫學中心等,進一步將各類科技資源進行重新整合配置。
科研是要解決臨床問題的,中山醫院的科技創新體系堅持以臨床需求為導向,成立專門的醫院層面臨床研究管理部門,設臨床研究專項基金,這兩年共資助2000多萬**幣。2014年以來,“中山醫院臨床新技術應用推廣獎”的設立更是專用于獎勵在國際、國內領先的臨床診療技術。
創新發展,人才為先。在創新人才教育培養方面,中山醫院目標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的創新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梯隊。“這個梯隊中,我們抓‘關鍵人才’培養,以始終保持醫院科技創新的生機和活力?!狈畏Q。
創新還得“落地”,從頂層設計上,中山醫院制定和完善醫學專利管理制度。“作為公立醫院,提高醫療服務能力、疾病診治水平、保障生命健康是第一要務。醫院科研創新要把鼓勵技術創新、促進轉化、開展臨床研究作為重中之重?!狈谓榻B,2020年,中山醫院專利轉化26項,簽約總金額1315.2萬元**幣,四項措施有力推動了醫院的科研發展,科研創新更帶動了醫療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中山醫院每年門急診人次近500萬、住院人數近19萬、手術人數近14萬,連續兩年獲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A++,CMI值達到1.49,出院患者四級手術占比等重要指標均為滿分。
數字賦能“躍升”
打造全場景覆蓋新服務生態圈
進入新時代以來,**對醫療的需求發生改變,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指引加快醫療服務和醫療管理數字化轉型。樊嘉稱,中山醫院以5G、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為切入點,打造全場景覆蓋醫療應用的服務新生態圈,推動醫療智慧化到醫院智慧化,再到醫學智慧化的層級躍升。
醫療智慧化中山模式提出“1234”戰略,即:建設1站式中山智慧醫療生態圈;樹立“以患者為中心,以疾病為中心”的2個理念;明確人性化、功能化、智能化3個**;構建患者孿生、醫生孿生、院區孿生、管理孿生4重孿生。
這其中,融合5G的醫聯體數據協同創新平臺將實現中山醫院不同院區同質化管理,更有效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效率;數字孿生智慧醫療生態圈可以從全局角度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為醫護、患者、管理三方提供全場景的智慧服務;通過對醫院數據的融合和集成處理,將進一步開發出影像質控、輔助診斷等多種醫療應用,實現醫療的智能化。
例如在肝癌的診療上,中山醫院已建立人工智能輔助問診——肝癌AI應用市集系統,建設有早期肝癌篩查、肝病知識圖譜、影像智能算法、診療方案推薦、預后分析等多個模塊。
在醫院智慧化方面,中山醫院打造了院內院外無感知、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智慧醫院模式,包括智慧門診、智慧病房、新型醫療技術、遠程醫療及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引入大量新技術、新方法、新模式,智慧服務已覆蓋了中山醫院院前、院中和院后服務全流程。
對接長三角,醫院智慧化進一步助推區域醫療同質化進程,中山醫院牽頭建設并運行了“長三角智慧互聯網醫院”。
中山醫院還在進一步推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落地落實,將“產、學、研”深度融合。例如借助AI技術賦能臨床診斷,有效提高醫師讀片的效率和質量;VR/AR為外科醫生提供虛擬現實的模擬訓練方式,顯著提升手術的質量和保障醫療安全……海量的醫療數據經AI篩選分析,將為臨床診療和科研創新提供高價值的信息支持。
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全力攻關關鍵醫學問題
響應“加強國家醫學中心建設,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號召,中山醫院將建設國際頂級醫學中心列為當前重要的奮斗目標。
“面對當前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參與全球創新競爭、在生命健康領域取得重大科技突破,是頭部醫院應該承擔的使命?!狈畏Q,中山醫院積極創建國家醫學中心,按照“邊建設、邊產出”的工作思路,把院企合作、攻關突破醫學“卡脖子”“臨門一腳”問題作為內涵,把上海國際醫學科創中心和青浦新城院區建設作為硬件,起草了建設方案,獲得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的好評。
今年9月,中山醫院獲批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批國家醫學中心(輔導類)建設單位;10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代項目建議書)》已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
樊嘉稱,中山醫院的國家醫學中心建設將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醫藥衛生領域重大科學問題,努力破解影響**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難題,以滿足重大和疑難復雜疾病臨床需求為重點,瞄準尖端醫療技術、國際前沿技術,重視平臺學科、交叉學科建設,率先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打破常規,形成一批在醫療技術、醫療質量、臨床研究等方面領跑國際的優勢學科,從而建成國際頂級的醫學中心。
作者:唐聞佳
編輯:唐聞佳
圖源:中山醫院
拓展知識:
上海市醫院
1、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作為復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療機構,醫院創建于1937年,也是國立上海醫學院旗下的醫療機構,目前也成為了一所三甲醫療機構,在行業內擁有著較高的知名度以及影響力。
醫院不僅擁有著強勁的醫療綜合實力,除了擁有1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一個國家重點學科發展項目等,而且還開設了22個上海市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目前配備了先進的醫療設備,包括直線加速器、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儀等,可以很好地滿足患者的就診需求。
2、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在上百年的歷史積淀之中,醫院成為了一所三甲綜合性醫療機構,目前還成為了上海地區規模較大的住院醫師規培基地之一,每年培訓的住院醫師以及??漆t師接近500人,不僅如此,所開設的外科培訓基地還成為了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等多所醫學院校的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充分的展示出了醫院強大的醫療技術實力。
3、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醫院創建于1907年,至今已有悠久的發展歷史,不僅成為了全國文明單位,同時也是擁有著較強國際化特征的醫療教學以及科研中心。作為國內第一家通過JCI認證的公立醫療機構,在國內外擁有著較高的影響力以及良好的聲譽。
在發展的過程中,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尤其是西院區完成建設之后,不僅便于周圍居民就診,而且還吸引了來自于全國各地的患者慕名而來,在保持公益性方向不變的基礎之上,致力于將醫院打造成為亞洲一流的醫療機構,展現出強大的醫療國家隊的作用。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3048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