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臺風實時徑路(鸚鵡號臺風)
前沿拓展:
鸚鵡臺風實時徑路
1、6月14日白天臺風“鸚鵡”以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9級~10級)在珠海到湛江之間沿海地區登陸。2、預計6月13日至15日,廣東、廣西中部東部、海南東部將有中到大雨,其中廣東西部、廣西東部等地部分地區將有暴雨到大暴雨(80~160毫米),局地超過200毫米。受降雨影響,廣東西部沿海鑒江、九洲江,廣西南部南流江、北流河等河流將出現明顯漲水過程,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超警。
剛剛
今年第2號臺風“鸚鵡”生成!
極值強度可能達強熱帶風暴級或臺風級
根據**氣象臺消息
南海熱帶低壓已于今天(12日)晚上
加強為今年第2號臺風
(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Nuri;
中文名稱:鸚鵡;
名字來源:馬來西亞;
名稱意義:一種藍色冠羽的鸚鵡)
20時,其中心位于
廣東省**市東南方約760公里
北緯17.1度、東經117.2度
8級(18米/秒)
預計
“鸚鵡”將以每小時15-20公里的速度
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
預計14日中午前后
在廣東深圳到徐聞一帶沿海登陸
(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
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其發展
小知識Tips
初臺一般啥時候來?
初臺,一般是指當年首個登陸我國的臺風。根據1988年至2018年初臺的統計數據得出,平均初臺登陸日期為6月27日。2019年,初臺“木恩”是在當年7月3日登陸我國海南。據統計,近30年來,共有15個初臺在6月份登陸,其中又有7個在6月下旬登陸。此外,初臺在7月份的也不少,有12個。
2008年初臺“浣熊”于4月18日登陸,是近30年登陸最早的初臺。
1997年初臺“Victor”于8月2日登陸,是近30年登陸最晚的初臺。
為何初臺偏愛華南?
1988年至2018年,我國的初臺登陸地覆蓋廣東、海南、**、福建、廣西5省份。其中,最常登陸的是廣東、海南和**。其中廣東登陸年份最多,為12個。
6月份左右整個東亞的大氣系統屬于偏南,無論是副熱帶高壓,還是季風帶來的水汽也是偏南,因此臺風登陸地點往往偏南一些,易登陸廣東、海南。同時,廣東具有我國最長的海岸線,無論是西北太平洋生成的臺風向西偏北移動登陸我國,或者南海生成的土臺風,都非常容易被廣東廣闊的海岸線“擁入懷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拓展知識:
鸚鵡臺風實時徑路
除了地震和火山爆發,臺風天氣可以說是造成危害最大的極端天氣。為什么這么說?主要就是因為臺風地區對于沿海造成的危害很大,而我們的沿海地區往往又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臺風過境的時候,我們往往待在家里邊不能出去,這會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臺風過境的時候也會摧毀很多的倉庫和民用設施,在災后重建的時候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我們國家對于臺風的預防一直很是重視,這一次臺風鸚鵡登陸直接發布了67個預警。由此可見,我們對于臺風天氣的預警不僅準確而且重視。
不過如果看了**的人就會發現臺風鸚鵡只是一個8級的臺風,為什么值得我們發布了67個預警呢?首先我們要明白,臺風這個東西,它的等級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次的鸚鵡臺風在最開始的時候只是熱帶低氣壓,6月12號的時候進入我們的南海區域。本來很小的一個低氣壓逐漸形成了臺風級別,不過當時他的分數不高,按理來說也造不成什么危害。但是隨著各種因素的影響,它的速度開始加快,從15米每秒變成了25米每秒。
最開始的時候,我們的**認為鸚鵡臺風根本成不了什么大氣候,但是慢慢的我們發現因為溫差不足,導致了他的快速移動。臺風登陸的時間直接提早了6~7個小時,所以這給當地準備的時間就已經縮短了。而且最為奇特的就是鸚鵡臺風,這一次脾氣特別的怪,沒有準確的方向,一會兒向東邊,一會兒向西邊。
其實這個時候發布這么多預警也是沒有必要的,主要就是因為在它登陸之前,我們在之前南方地區經歷過多次的強降雨,導致了很多地區出現山體滑坡。這個時候臺風過境無疑是雪上加霜,會導致更嚴重的地質災難,所以才要加強預警。
鸚鵡臺風實時徑路
因為預警的種類很多,分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級別,不同的時間段。
鸚鵡臺風實時徑路
因為這個臺風移動速度極快,而且完全搞不清楚它的中心在哪里。
鸚鵡臺風實時徑路
因為這個臺風的影響范圍特別廣,而且極其不穩定,很有可能風力突然變強。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29484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