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灃渭新區規劃圖(西安灃東新區規劃圖)
前沿拓展:
西安灃渭新區規劃圖
目前灃渭新區整建制托管未央區六村堡街道、三橋街道以及長安區王寺街道、高橋街道、斗門街道等5個街道,包括133個行政村和18個社區;長安區馬王街道和戶縣灃渭鄉、大王鎮目前暫不托管,由灃渭新區統一規劃和開發建設。
另外,灃渭新區規劃范圍還包括咸陽的70平方公里區域,包括秦都區的陳楊寨街道、灃東街道和釣臺街道等三個街道。
眾所周知的是,為了打造天山北坡經濟帶的城市群,重點尤其是烏昌一體化;而烏昌一體化已經推進了十幾年,效果好像并不是預期的那樣明顯。
按照當時烏昌一體化的初衷,就是打破烏昌兩地的行政區劃界限,實現規劃與政策的統一,有力地促進兩地優勢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兩地發展空間的拓展、延伸,使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能夠在兩個行政區之間更好地流通和配置。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個概念上的問題;而目前的烏昌地區,再加上兵團十二師的幾個團場,顯然還是分為各自為塊的,并沒有達到一體的明顯效果。
頭屯河景觀建設規劃
而當時提出的烏昌一體化,與陜西的西安咸陽一體化大體相近,而且當時烏昌進展速度還比西咸要快。當時的烏昌一體化除實現電訊同網、公交車對開、取消城際道路通行費、部分地區自來水統供、烏昌人才市場合一;烏昌兩地在組織領導、發展規劃、財政管理、區域建設等四個關鍵方面也逐步統一。但是目前,好像卻是西咸已經走到了前面。
規劃中的烏昌磁懸浮交通
一、西咸模式
西咸一體化當初是和烏昌一樣,提出二城一體發展;據說西安與咸陽是當時我國距離最短的兩大城市統一規劃、協調發展的模式。其實,遠在新疆的烏昌也是同出一轍。但西咸動作其實還早于烏昌,2002年就已推進西安和咸陽融合,提出了建設大西安的戰略。而實質上西咸一體化破題是在2006年;此時,西咸之間多年的電話才是走完“長途”,兩城電話并網開始實現一體化。
另外,西咸和烏昌相似的還有就是,機場和高新區均是夾在兩城之間;而且烏昌的距離也是與西咸的距離相差無幾。但是西咸現在的一體化卻是已經做成了西咸新區;尤其是在產業布局方面,西咸新區已經重點打造了多個國家級、省級產業園區,整合了西咸主城區之間現有的產業園和產業集中區,形成分工合理、聯系緊密的布局結構。形成了灃渭新區、涇渭工業園、空港產業園、渭河西咸段生態景觀帶作為促進一體化發展的重點建設區域。
而且西咸的主副格局明顯;打造的“一核五區十個衛星城”已成規模。西咸的“一核”就是西安的主城區,咸陽主城區和灃渭新區(指渭河以南,灃河以東,東接西安市三環,南鄰阿房宮遺址保護區和規劃中的西寶高速新線的城市發展區)。“五區”指涇渭工業園、空港產業園、閻良航空產業基地、民用航天產業基地、楊凌示范區。“十個衛星城”指戶縣、藍田、高陵、三原、涇陽、興平、武功、禮泉、乾縣、周至等衛星城鎮。
緊密相扣的西咸新區與大西安
二、烏昌該何從
其實按照當時的烏昌規劃,大規模建設的米東新區和“昌河新區”,也是與西咸的模式相同,那就是推進實現區域建設統一。而且在當時就提出和開始實施了“三步走”的一體化建設戰略;即第一步是將城市相互接壤、而且行政中心相距不過兩三站地的昌吉州米泉市與**市東山區合并成一個“米東新區”共同建設。后來在此基礎上合并成立了現在的米東區。第二步就是**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經濟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入駐昌吉州昌吉市、米泉市和阜康市共同開發工業園。第三就是加快昌吉州昌吉市和**市頭屯河區融合,建設一個“昌河新區”,最終使米東新區和“昌河新區”成為**城市發展的兩個副中心,承載起加快烏昌地區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戰略使命。可以說當時的規劃不比西咸差到哪里,而且很多的步驟還似乎趕在了西咸的前頭;但目前,西咸卻是成為了國家級新區。
烏昌地區遠景
其實從目前來看,烏昌地區的各項建設也是如火如荼;無論是**的城北發展,還是兵團的新區建設,以及昌吉的沿河發展,都是一派生機。但是相比西咸的整體發展,烏昌感覺還是不夠聚力。
兵團開發的小鎮建設
即便目前拋開從前的米東新區區塊,單從烏昌、烏奎方向,就已經形成了一條集住宅、物流、快速交通、城郊游覽、商品加工的區塊鏈。那么,如果稍作整合,打破各個行政上的壁壘,再造一個烏昌新區或是昌河新區也是一蹴即成的。
烏昌都市圈的相關區域
所以說,一體化的思路不是相互吞并,而是兼容性的進行有機統一的大發展。因而,打造**都市圈也好,構建天山北坡經濟帶也好;但盡快達成一個整體的一體化區塊更是發展的長遠之路。
[■頭題消息,新消息,新鮮消息;喜歡點擊關注,消息每天都在更新]
?本文僅為個人觀點;如需轉載,請注明來處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26483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