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123_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_日韩美女免费线视频_成人av三级

余姚市教育局(余姚市教育局招生辦)

前沿拓展:

余姚市教育局

電話:0574-62825602 62825603 62831999 62825606余姚教育局的電話


余姚市教育局(余姚市教育局招生辦)

一、今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繼續實施“公民同招”政策嗎?

答:繼續嚴格實施“公民同招”政策。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以下簡稱“公辦學校”)按就近入學原則,在學區范圍招生;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以下簡稱“民辦學校”)招生政策與2020 年已實施的招生政策保持一致;如國家出臺新的招生政策規定,按新的政策規定執行。

二、“公民同招”政策對民辦學校招生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答:主要要求有三:一是落實民辦學校在審批地范圍內招生(即審批地招生);二是實行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即公民同招);三是對入學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入學報名對象全部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即電腦隨機錄取)。

三、2021年要求入小學一年級的兒童年齡標準如何?

答:根據《浙江省義務教育條例》第九條規定,2021年新生入學年滿6周歲(2014年9月1日—2015年8月31日出生)。不足齡的不得入讀。超齡的要驗證去年辦理的延緩入學材料,如果沒有,不予辦理。流動人口隨遷子女(以下簡稱“隨遷子女”)不適用延緩入學。

四、今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報名對象和招生范圍如何?

答:和去年一樣。

1.公辦學校招生對象和范圍

公辦小學、初中招生對象。余姚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本人有居住地在本市的浙江省居住證或父母雙方有居住地在本市的浙江省居住證);各類優撫對象子女,包括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高層次人才子女及其他符合條件的優待對象,港澳同胞、**同胞、華僑華人子女;外籍人員子女;其他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

公辦小學和公辦初中的招生范圍:市教育局和鄉鎮(街道)**(辦事處)規定的學區。城區公辦學校學區和去年一樣,沒有變化。

2.民辦學校(不包括流動人口子女學校,下同)招生對象和范圍

符合本市公辦學校招生報名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均可參加民辦學校招生。民辦學校在本市范圍內招生,第二批次志愿錄取的可以擴大到寧波市范圍。

五、公辦民辦學校招生計劃如何確定?

答:根據核準的辦學規模和學校辦學條件、標準班額等,市教育局下達公辦學校年度招生計劃,核定民辦學校提出的年度招生計劃。經市教育局審定,民辦學校可按住宿、走讀、收費、優撫對象等不同情況分類設置招生計劃,各類別間的招生計劃互不相通。計劃(包括招生名額、班級數、班額等)一經核定公布后不得隨意更改。在實施招生前,市教育局將在省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中,為轄區內所有學校設定招生計劃數量,招生結束后逐一核實學校班級數和班額等情況。

六、招生的時間是怎么安排的?

答:招生的大致時間安排在余教32號文件中明確如下,具體的時間安排另見“小學招生工作流程”和“初中招生工作流程。”

5月14—18日(每天7:30—22:30):小學入學報名。家長從浙江政務網(網址:http://nb.zjzwfw.gov.cn),通過授權登錄招生管理系統進行報名。

5月21—25日(每天7:30—22:30):初中入學報名。家長從浙江政務網(網址:http://nb.zjzwfw.gov.cn),通過授權登錄招生管理系統進行報名。

6月15日前:市教育局完成報名資料信息核驗,核驗結果通知家長,并完成招生管理系統相關報名數據修正。

6月19日前:完成現場補報名,并完成招生管理系統相關報名數據錄入。

6月22—23日:民辦學校第一批次志愿錄取,并將錄取名單錄入招生管理系統。

6月28—29日:民辦學校第二批次志愿錄取,并將錄取名單錄入招生管理系統。

6月22—29日:公辦學校第一階段錄取。

6月30日—8月:公辦學校第二階段錄取;隨遷子女量化積分入學。

8月31日前:市教育局將所有錄取名單錄入招生管理系統。

七、新生報名需準備哪些材料?

答:根據招生文件,符合入學條件的,需準備以下相關資料的原件和復印件:

(一)公辦學校第一階段入學類別學生

1.兒童少年戶籍與父母(或法定監護人,以下簡稱監護人)戶籍、家庭住房(父母或監護人房產證)一致,均在學區內的,需提供戶口簿、父母或本人房產證(僅限住宅房、商住房,房產證單獨所有或夫妻及入學未成年人共有,截止今年4月底,下同)等相關材料。

兒童少年的戶籍在學區內,父母雙方無住房且且全家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戶籍和住房均在學區內的,需提供戶口簿、出生證、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房產證,父母城區或鄉鎮(街道)內無房證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出具)等相關材料。

兒童少年家庭是**戶,**戶安置的新住房和戶籍均在學區內的,需提供戶口簿、父母的**安置協議。

2.適齡兒童、少年出生后初次申報的戶籍掛靠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戶籍和住房在兒童少年出生申報戶籍后一直在學區內的,需提供戶口簿、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房產證。

3.在學區有戶籍(含集體戶口),而在城區或本鄉鎮(街道)內無住房的,需提供戶口簿,租(借)房合同、父母城區或本鄉鎮(街道)內無房證明等。

(二)公辦學校第二階段入學類別學生

1.城區或鄉鎮(街道)**戶在城區或本鄉鎮(街道)有安置新住房,但住房與戶籍分離的;**后未購置住房而在城區或本鄉鎮(街道)租房的,需提供戶口簿、房產證或**安置協議、租房協議。

2.有本市戶籍,但父母雙方均為喪失監護能力的殘疾人,跟委托監護人生活在一起,要求在委托監護人所在的學區學校(戶籍和住房均須在該校學區內)就讀的,需提供戶口簿、父母殘疾證、委托監護人證明材料、委托監護人戶口簿、房產證等相關材料。

3.有城區或鄉鎮(街道)戶籍,父母離婚的適齡兒童少年(主要根據離婚判決書或協議書上的關于小孩及住房的判決來確定其就讀學校)若住房判給一方,小孩隨另一方寄居在城區或本鄉鎮(街道)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處,要求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所在的學區學校就讀的,需提供離婚證、離婚判決書或離婚協議、戶口簿、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戶口簿和房產證,撫養方城區或鄉鎮(街道)內無房證明。

4.兒童少年父母在學區內有住房(且須一年以上)而在城區或本鄉鎮(街道)無戶籍的,需提供戶口簿和父母房產證。

5.有本市戶籍,父母在我國駐外機構工作或因公派往并長期在國外工作,或父母雙方均在野外地質勘察部門工作或在國外留學,戶籍所在地確實無人照顧,需寄養在在姚親屬家庭,要求在親屬所在學區學校就讀的,需提供父母工作單位證明和申請書等相關證明,親屬戶口簿和房產證。

6.本市山區適齡兒童少年,其父母均在城區或鄉鎮(街道)工作、居住一年以上,且父母一方在工作地繳納社保一年以上的(截止報名時仍在繳納),需提供戶口簿,父母雙方的勞動合同或者營業證照、居住證明、企業用房證明、父母一方的社保繳納證明等材料。

7.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子女需提供材料:戶口簿、兒童少年本人的《浙江省居住證》(IC卡式)或父母雙方的《浙江省居住證》(IC卡式)、量化積分排隊時遇積分相同,還需提供社保證明(繳納地為余姚,延續到報名日仍然在繳,中斷前的不計)等。以上各類資料截止日為2021年4月30日。

8.其他特殊情況,根據具體情況準備相應的證明材料。

(三)各類優撫對象

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需提供戶口簿、烈士證、軍屬證等相關證件和**、消防部門和人武部證明;港澳同胞、**同胞、華僑華人子女需提供相關證件和**、臺**明;高層次人才子女及其他符合條件的優待對象需提供戶口簿、父母人才證明、市人才**明等材料。外籍人員子女須提供護照。

(四)民辦學校報名學生需根據上述相應類別準備相關證明材料。

房產證等各類材料截止日為:2021年4月30日。市教育局已經提前作了預告。

八、去哪里報名?上網**作有困難的家長怎么報名?

答:符合入學條件、要求在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的適齡兒童少年,均應由其父母或監護人在市教育局規定的時間登錄“寧波市幼兒園入園、義務教育入學報名招生系統”(網址:http://nb.zjzwfw.gov.cn)進行入學報名。監護人在浙江政務服務網注冊賬號后,通過授權登錄招生管理系統,完成學生基本信息填寫,對照報名條件選擇“余姚市”,進入報名通道,并按照身份類別,登記信息,選報志愿。

報名有困難的家長可以在規定的日期,根據自己所屬的區域,到市教育局指定的現場進行報名。報名地點和日期另行通告。

九、實行公民同招后,允許公辦民辦學校自行組織招生報名嗎?

答:實行公民同招后,不允許公辦民辦學校另行組織招生報名或自行通過網上預約、信息登記等形式提前進行預報名。

十、志愿如何填報?

答:本市適齡兒童少年可以在公辦或民辦學校中選報一類,不能兼報。隨遷子女可以在量化積分入學或民辦學校中選報一類,不能兼報。招生管理平臺中的民辦學校不包括以招收隨遷子女為主的學校。

民辦學校志愿分為第一批次志愿和第二批次志愿,每批次可填報2個志愿。第一批次志愿限填本市的民辦學校。第二批次志愿可以填寧波市范圍內的民辦學校。第二批次志愿僅用于第一批次志愿招錄不足的民辦學校的補招。第一批次的第一志愿必須填報。所有志愿一次性填報完成。

十一、有多套房產的家庭,入學時以哪套房產為依據?

答:由家長自己決定,但登記信息時,只能選擇填寫一處房產信息并以此作為公辦學校入學的依據之一。例如適齡兒童少年出生后初次申報的戶籍掛靠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希望就讀祖父母(外祖父母)所在學區學校的,填寫信息時需填祖父母房產信息,切勿填父母所屬房產。除此情況外,請盡量選擇和戶籍一致的房產。如果選擇和戶籍不一致的房產,將作為單房生安排入學。請慎重選擇填寫,一旦選擇,報名結束后,不得更改。

十二、網上報名志愿填好后可以更改嗎?

答:在報名期間,監護人可以在網上自行更改志愿。但報名結束后,不能再更改志愿。

十三、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直升本校初中部的學生要參加網上報名嗎?

答:要參加網上報名。不參加網上報名,可能會影響其初中就讀學校的安排。

十四、報名材料如何驗證?

市教育局負責對所有在本市報名通道報名的適齡兒童少年的戶籍、住房、居住證和社保等基本信息進行審核。首先要提請各位家長,在網上報名時填寫的各類信息一定要真實有效,不得作假。審核將通過線上和線下進行,屆時,將進行多次審核,并按照不同區域設立現場驗證點,家長需隨帶各類證明材料原件和復印件按規定時段到現場驗證點配合做好驗證工作。驗證地點和日期另行通告。

特別提醒:務請對自己提供的各類信息材料負責,如果偽造房產證、戶口簿、居住證的,涉嫌犯偽造國家證件罪。材料作假進入有關學校就讀,一旦發現,隨時清退。

十五、公辦民辦學校錄取的基本流程是怎樣的?

答:按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工作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錄取工作一般按以下基本流程進行:

第一階段:公辦民辦學校同步錄取。

1.民辦學校分兩類錄取

(1)按照志愿優先原則進行錄取。第一批次志愿優于第二批次志愿,每批次志愿中的第一志愿優于第二志愿。民辦學校入學報名人數超過核定招生計劃數的,符合條件的報名對象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核定的招生計劃數全部通過電腦隨機派位產生。電腦隨機派位錄取須有公證機構參加,全程接受社會監督,派位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民辦學校招生報名人數未超過核定招生計劃數的,一次性全部錄取。未招足的民辦學校補招時,如果報名人數超過補招人數的,也要實行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

(2)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直升對象升入本校初中部。

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小學部學生可以直升其初中部。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其初中部招生名額多于小學部直升名額的,多余的名額按民辦學校的招生錄取規則統一招錄。九年一貫制學校六年級學生也可以參加非本校公民辦初中招生。

2.公辦學校分兩類錄取

(1)按學區招生的學校:根據適齡兒童少年戶籍、父母戶籍、家庭住房情況,按照“住、戶一致優先”原則,按順序錄取以下第一批次三類學生:

——兒童少年戶籍與父母(或監護人)戶籍、家庭住房(須父母或監護人、本人住房)一致,均在學區內的;兒童少年的戶籍在學區內,父母雙方無住房且全家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戶籍和住房均在學區內的;兒童少年家庭是**戶,**戶安置的新住房和戶籍均在學區內的;

——兒童少年出生后初次申報的戶籍掛靠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戶籍和住房在兒童少年申報戶籍后一直在學區內的;

——在學區有戶籍(含集體戶口),而在城區或本鄉鎮(街道)內無住房的。

同一類情況報名人數超過該校招生計劃時,先比較戶籍遷入時間長短,長者優先錄取;若戶籍時間相同,再比較房產證取得時間長短,長者優先錄取。

(2)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本校小學部直升對象升入初中部。也可以選擇不直升,參加非本校初中招生。

第二階段:第一階段未被錄取者自動進入第二階段招生程序。公辦學校繼續按照“住、戶一致優先”原則,對所有進入本階段的招生對象進行分類排序,并依次錄取。

(1)按順序錄取未被民辦學校錄取,但屬于公辦學校第一批次錄取的三類學生;

(2)城區或鄉鎮(街道)**戶在城區或本鄉鎮(街道)有安置新住房,但住房與戶籍分離的;**后未購置住房而在城區或本鄉鎮(街道)租房的;

(3)有本市戶籍,但父母雙方均為喪失監護能力的殘疾人,跟委托監護人生活在一起,要求在委托監護人所在的學區學校(戶籍和住房均須在該校學區內,下同)就讀的;

(4)有城區或鄉鎮(街道)戶籍,父母離婚的適齡兒童少年(主要根據離婚判決書或協議書上的關于小孩及住房的判決來確定其就讀學校)若住房判給一方,小孩隨另一方寄居在城區或本鄉鎮(街道)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處,要求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所在的學區學校就讀的;

(5)兒童少年父母在學區內有住房(且須一年以上)而在城區或本鄉鎮(街道)無戶籍的;

(6)有本市戶籍,父母在我國駐外機構工作或因公派往并長期在國外工作,或父母雙方均在野外地質勘察部門工作或在國外留學,戶籍所在地確實無人照顧,需寄養在在姚親屬家庭,要求在親屬所在學區學校就讀的;

(7)本市山區適齡兒童少年,其父母均在城區或鄉鎮(街道)工作、居住一年以上,且父母一方在工作地繳納社保一年以上的(截止報名時仍在繳納);

(8)隨遷子女量化積分入學,入學辦法:公辦義務段學校分區域按量化積分確定隨遷子女錄取名單;區域劃分分別由市教育局和鄉鎮(街道)教輔室公布;以區域為單位,根據能提供的學位數,以適齡兒童少年父母(只計一方,靠高計)量化積分從高到低排隊錄取;錄取的新生,由市教育局或鄉鎮(街道)教輔室在相應招生區域內公辦學校統籌安排入學;

(9)有其他特殊情況,應該由市教育局或者鄉鎮(街道)教輔室統一安排入學的。

學區學校有空余學額,按照以上先后順序進行安排,同一類情況報名人數超過該校招生計劃時,按照公平公開原則進行安排,直至額滿。比如“只有住房而無戶籍”類,按照房產證取得的時間長短進行安排,直至額滿。學區學校安排不下的,安排到其他學額相對寬松的學校,或者回戶籍地學校入學。

已被公辦學校錄取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再作為民辦學校的補錄對象。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招收各類特長生。

十六、如何保障電腦隨機派位錄取工作公開透明、公正實施?

答:電腦隨機派位錄取將有公證機構全程參加,嚴格執行,確保整個招生錄取工作公開透明、公正權威、萬無一失。派位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歡迎廣大群眾、社會各界和媒體參與招生工作的全方位監督。

十七、今年學區內有房無戶的情況如何分配?

答:繼續維持去年政策,把父母在學區內有房產(房產證獲得時間須一年以上,截止4月底)而無戶籍的兒童少年作為統配生列入第二階段招生程序。

此類學生統配是有規則的,招生文件規定:只有房產而無戶籍的,按照房產證取得的時間長短進行安排,直至額滿。

學區學校若有空余學額則予以安排,如果沒有空余學額,將統配到附近學額相對空余的學校,或者回戶籍地學校就讀。

十八、隨遷子女申請入公辦義務段學校如何報名、錄取?

答:過去,公辦學校招收隨遷子女入學單獨發文,單獨報名。今年沒有單獨發文,招生對象要求、報名條件、錄取方式等內容分散在義務段學校招生文件的相關部分,這里再明確一下。

不同區域的報名條件實際是不同的,這個在報名平臺中是無法體現的。家長在報名時還是要根據公布的區域及相應的報名條件,先確認是否符合區域報名條件,如果不符合,就不需要報,報了,也不會錄取。城區四街道區域的劃分,由教育局另行公布;其它鄉鎮(街道)區域的劃分,由相關教輔室公布。

在同一個區域里,錄取方法和去年是相同的,先分類別,同一類,先按量化積分排隊,量化積分相同的,再按社保月份數排隊,依次類推。這里需要指出,在同一類別里,沒有辦理量化積分的是排在最后的。

在城區四街道,不具備網上報名條件的隨遷子女,不會再有被城區學校錄取的機會。但是在部分鄉鎮(街道),后面有可能會放寬條件,具體可以看有關鄉鎮****(街道辦事處)或教輔室的通知或公告。

十九、今年父母一方有居住證能否就讀小學?

答:招生政策明確規定入讀條件:學生本人持有居住證或其父母雙方同時持有居住證。去年部分小學還有少量學位接受父母一方有證的學生,經過一年的居住證發放,今年本人有證或父母雙方有證的學生將會大量增加,無法保證仍有空余學位招收父母一方有證的學生。

二十、流動人口量化積分如何辦理?

答:目前流動人口辦理量化積分有三種途徑。2021年7月1日起流動人口將通過“浙里辦”和“浙江政務服務網”辦理量化積分。

(一)手機端受理

微信掃描二維碼 或添加“余姚新市民”公眾號→“在線辦理”→“量化積分申請”菜單→注冊。

2.微信掃描二維碼 直接進入“余姚市流動人口量化積分平臺”→注冊。

(二)電腦端受理

1.登陸余姚市****網站(www.yy.gov.cn )→服務導航→余姚市流動人口量化積分平臺→注冊。

2.搜索“余姚市流動人口量化積分平臺”→注冊。

(三)窗口受理

1.梨洲、河姆渡、黃家埠、陸埠、小曹娥、朗霞、馬渚、臨山、三七市、丈亭、大隱、四明山、大嵐等鄉鎮(街道)設置在派出所居住證辦理窗口。

2.陽明、鳳山、蘭江、低塘、泗門、牟山、梁弄、鹿亭等鄉鎮(街道)設置在便民服務中心。

二十一、流動人口子女學校報名條件如何?

答:流動人口子女學校可以適當放寬報名條件,如果有空余學額,由各校自定條件。一般來說,父母一方有居住證或有居住登記憑證也可以報名,報名對象按照報名時間依次錄取,錄完為止。招生范圍僅限在市教育局規定的鄉鎮(街道)區域內招生。

二十二、山區學生申請就讀城區或其它鄉鎮(街道)公辦學校如何報名?

答:山區,是指四明山、大嵐、梁弄、鹿亭四個鄉鎮及陸埠鎮洪山片。

報名平臺中有專門的四鄉鎮一片“務工或經商”的類別,從中確定一類,可以進行報名。

這類學生報名,需要提供(上傳)在城區或其它鄉鎮(街道)當前在保、連續一年以上的社保證明,社保繳納單位地址必須在城區或有關鄉鎮(街道)范圍內。另外,還需要提供(上傳)經村或社區(居委)蓋章證明的居住證明。

二十三、優撫優待對象子女如何入學?

答:對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高層次人才子女和其他符合條件者子女,按國家、省、市及當地有關教育優待政策,妥善安排入學。上述入學優待政策適用于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但民辦學校需單列計劃、公開錄取結果。

對港澳同胞、**同胞、華僑華人子女等,按有關政策予以安排。

二十四、公辦學校可以中途轉學嗎?在什么情況下允許民辦學校學生中途轉學?

答:在學校學位有空余的情況下,符合有關轉學條件的對象可以申請轉學。由家長向轉入學校申請,轉入學校在不突破原先核定的招生計劃和班額的情況下,接受家長申請,報市教育局審核同意。轉學后,及時辦好電子學籍的轉接工作。自愿放棄學區學校入學資格就讀于其他學校的學生,以后又想轉回原學區學校,不再視為本服務區學生,由市教育局統一安排學校就讀。

民辦學校在市教育局核定公布的招生計劃內出現空余學位的,可以接納符合入學條件或轉學條件的對象轉學。

二十五、招生政策有哪些預告?

答:今年的招生文件中,對有關義務段學校招生政策提前預告以下三點:

兒童少年戶籍與父母(或監護人)戶籍、家庭住房一致,但報名時同一套住房(房產證在2021年5月8日后取得)內已有其他家庭的孩子在學區學校就讀,從2022年起不再視作學區學生,由市教育局或鄉鎮(街道)教輔室統一安排入學。

在本學區有住房(房產證在2021年5月8日后取得),但戶籍不在本住房所在地的適齡兒童少年,該住房已有其他家庭的孩子在學區學校就讀,從2022年起不再視作統配學生,須回戶籍地學校入學。

在本學區有住房(且須一年以上)、戶籍不在本住房所在地,但該住房內無其他家庭孩子在學區學校就讀的適齡兒童少年,當學區學校有空余學額時,可安排入學,當申請人數超過學校空余學位數時,按照房產證取得時間長短順序安排入學,額滿為止,超出部分回戶籍所在地學校入學。

出臺這些政策預告,符合《義務教育法》的相關規定,參考了周邊市(區)的招生政策(他們早在2016年就實施相關政策),可以有效緩解部分學校的招生壓力。這些預告政策均從2022年開始實施,通過購房來計劃孩子讀書的請謹慎。

二十六、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宣傳和時間要求是什么?

答:各學校要根據**防控工作要求,合理制定招生宣傳方案。各學校在宣傳時,不得作升學承諾,不得自行解讀招生政策,以免誤導家長,造成不良后果。招生政策解讀均以市教育局解讀為準,家長如有不明事項,請致電市教育局招生咨詢電話62772166。同時,各學校要嚴格按照《2021年余姚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時間安排表》開展招生工作。

來源:余姚市教育局、余姚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小七

余姚市教育局(余姚市教育局招生辦)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25483165.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安县| 嵩明县| 阳泉市| 安吉县| 包头市| 镇康县| 卢龙县| 清远市| 沾益县| 保德县| 巴东县| 宁晋县| 平果县| 泗阳县| 高安市| 桐乡市| 连南| 临泽县| 汉源县| 新竹市| 湘阴县| 百色市| 恩施市| 奉化市| 延安市| 枞阳县| 和平县| 苍山县| 巨野县| 阳城县| 出国| 博湖县| 平泉县| 遂平县| 灌云县| 榕江县| 建始县| 金溪县| 治县。| 新余市| 盘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