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崗香雪公園(蘿崗香雪公園開放時間)
前沿拓展:
蘿崗香雪公園
公交線路:地鐵2號線 → 地鐵6號線 → 571a路,全程約40.0公里
1、從北站步行約780米,到達三元里站
2、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5站, 到達海珠廣場站
3、步行約170米,換乘地鐵6號線
4、乘坐地鐵6號線,經過21站, 到達香雪站
5、步行約560米,到達蘿崗村委站
6、乘坐571a路,經過6站, 到達啟學路(玉巖路路口)站
7、步行約440米,到達蘿崗香雪公園
昨日,南都記者探訪位于黃埔區蘿崗市民廣場的“香雪緣”,梅林“白雪皚皚”,蔚為壯觀,鳥語花香,如入仙境。今年的蘿崗香雪花期稍晚,據當地年長者的說法,蘿崗的梅花遵循農歷節令,須在一次又一次的冷雨洗禮后才會綻放。
除了市民廣場,黃埔的廣州義務植樹公園、玉樹公園及香雪公園均有梅可賞。香雪公園園長黃自立表示,香雪公園規模比別處更大,有4916株梅花,多是青梅,也有紅梅。自上月下旬梅花花期開始,香雪公園已累計接待游客三四十萬人,本周梅花進入盛放期,來賞梅的市民絡繹不絕,近期每日接待五六萬游人。
“花期的長短由溫度和濕度決定,元旦期間比較冷,近幾日寒潮有所緩解,所以梅花都開了,本周是最佳觀賞期?!睋榻B,梅花綻放的適宜溫度在15攝氏度以上,若遇低溫花期延長。此外,適宜的濕度也更有利于梅花的開放。
本周正值蘿崗賞梅的佳期。
“蘿崗香雪”美景因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濕暖的氣候,常常梅開二度,花有紅有白,農歷歲末,冬至前后,梅花盛開,繁花如雪。上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蘿崗香雪進入鼎盛時期,蜚聲海內外。1963年“蘿崗香雪”被評為羊城八景之一,廣州人形成了冬至去蘿崗賞“雪”的習俗。
據記載,當初蘿崗人種梅是為了謀生。梅既可鮮食,又可用于助膳,可以廣泛加工成各類梅制品,如話梅、陳皮梅、梅醬、釀酒和醫用等。蘿崗青梅以其果大、核細、肉厚而久負盛名。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蘿崗“十里梅林”受氣候變暖影響,連續幾年蟲害頻發,導致青梅產量、品質和效益急劇下降。同一時間,蘿崗橙價格飆升,于是當地農民紛紛伐梅種橙。
2005年,廣州市決定重建蘿崗香雪公園,并列入蘿崗新城“十公里地帶”的總體規劃之中,以恢復“蘿崗香雪”歷史景觀。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如今蘿崗不僅重現“聞道梅花坼曉風”的盛景,更是“大夫風范尚流芳”,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近日來蘿崗賞梅的市民絡繹不絕。
(資料來源網絡以及“黃埔發布”公眾號)
采寫:南都記者 張伊欣 攝影:南都記者 馬強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2448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