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大學路小學(杭州市大學路小學爆炸案)
前沿拓展:
杭州市大學路小學
簡介:杭州市大學路小學是杭州市的一所小學。
注冊資本:627萬**幣
錢江晚報·小時**記者 陳素萍
清晨6點多,孫麗女照常起床洗漱,然后驅車駛入之江路,往學校趕。
前17年,用時約20分鐘,她將準時出現在杭師附小的門口。
今年8月底開始,孫麗女的上班路線變了,還得繼續往東再開近20分鐘,大學路新村七轉八彎的小巷深處才是她的目的地。
日前,繼杭州高中校長迎來一輪調整之后,新學期杭州市中小學校校長也有不少變化。其中,原杭師附小**孫麗女,出任杭州市大學路小學校長。
“當時,收到任命其實挺突然的。到今天為止,我來杭州市大學路小學已經十幾天了,我是這所小學的新校長,對于我來說,這里的一切,19個班級,52位教師,650位學生,也是全新的。”9月1號,馬不停蹄忙了一上午,終于能坐在辦公室歇一歇的孫麗女對記者說道。
深入一線,做好 “凝聚人心”這件事
當天早上,孫麗女到校后,先去校門口站了半個多小時,迎接同學們的到校。隨后,忙著她這十幾天的固定動作,就是抽出一段時間與老師們交流。
成立于1958年的杭州市大學路小學,已經有了63年辦學歷史。走進杭州大學路新村54號,在老舊居民區的包圍下,爬滿綠植的圍墻、連廊相連的兩幢校舍……校園肉眼可見的具有年代感。
兩幢校舍,一幢是教學樓,還有一幢是綜合行政樓,校長辦公室在行政樓二樓的樓梯口不遠處。但平時,一般在辦公室很難見到孫麗女。
“沉下心來,深入一線,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老師,服務于學生。”孫麗女到任后,與**支部**劉成仁搭檔開展工作,“大學路小學擁有一支矜矜業業、勤勉踏實的教師隊伍,學校里年輕老師不少,其中團員老師就有14個,老教師也很多。我想傾聽老師們的心聲,期待我們首先在‘價值觀’上達成一致。”
教學樓里,孫麗女的身影出現在一個個教師辦公室里。面對這位愛笑的女校長,她說的一句句貼心話,總讓老師們驚喜不已:
“我的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歡迎你們來找我。”
“我對自己的人設,就是想當一位老師們心目中值得信賴的,讓他們感到溫暖的人。”
“我是一位有很多優點,也有很多缺點的校長。算是一名‘老干部,新校長’,初來乍到,你們可以把我當一名小學生看,很多事情都要向在此工作多年的前輩們學習。”
聊天時,一位老教師提出加微信,說私下有趣事可以相互分享,孫麗女不禁開心地笑著說:“你愿意私下還找我聊,那太好了,謝謝你把我當成了新朋友。”
聊天中,還一位老師拉住了孫麗女,表示對她在任職時說過的“一個學校可以沒有校長,但是不能沒有班主任”這句話印象深刻。
孫麗女告訴記者,前期溝通中,她收獲頗豐。比如,個別老師對于學校綜合評價體系有些微詞,這讓她有了一個想法,“在我心中,師生第一,老師群體中則是最辛苦的班主任第一,新學期我們計劃進一步完善日新師生綜合評價體系,讓更多師生參與進來,人人都有知曉權、參與權、表決權,評價才能更民主全面一些,讓評價成為提升師生發展的助推器。”
杭州市優秀德育工作者、杭州市最美思政教師、杭州市教改之星、上城區首批“未來名校長”培養人選……這些榮譽稱號,是孫麗女多年以來辛勤工作的一個縮影。
1993年,黃巖師范畢業的孫麗女只身來到杭城從教,從語數包班教師,到專職語文教師、班主任,隨著逐漸嶄露頭角走向管理崗位,在江干區的木場巷小學一干就是整整十年。2014年8月,掛職歸來的孫麗女來到杭師附小,從副校長到學校**支部**,一干又是十七年。
近三十年從教,使孫麗女在摸爬滾打中少了一些焦躁和浮夸,多了幾分成熟和堅持,即便經歷過患癌夢靨,但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她始終樂觀向上,真摯待人。
出任大學路小學校長后,為什么首先找每一位老師聊天?孫麗女有自己的考慮,她認為,學校的管理者如果能夠讓人文關懷到達教師內心深處,教師就會將這種關懷傳遞給學生,即“以愛生愛”。“作為一名新校長,我目前首先要做的工作就四個字:凝聚人心。”
落實“雙減”,讓教育更加美好
新學期,新校長,家長對孩子也有了新期待。402班陳思晴媽媽說:“這個學年,是不一樣的。孩子們在‘雙減’的政策下,將有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希望能有更多成長,希望孩子有個新的開始。”
在大學路小學門口,刻著一行字,是大學路小學的辦學理念,來自于《大學》里的一句話:“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孫麗女說,新學期,新征程,大學路人要走好“日新”趕考之路,她近期初步謀劃了下一步的四個重點工作,即深化“五項”管理,走課程強校之路;落實“雙減”政策,走“民呼我為”之路;倡導“第一”理念,走發展評價之路;重組“雙校”資源,走美好校園之路。
近期備受關注的“雙減”,是每個校長都要作答的新課題。
孫麗女表示,落實“雙減”,辦好托管,對學校和老師們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這為我們打開了辦學思路,對育人觀念更新、課堂效益提升、減輕課后負擔等也是積極推動的,緊跟時代步伐,‘催促’老師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方式,首先在思想上謹防掉隊。”
前期,針對“托管服務參不參加,怎么管好,怎么管精”這個問題,孫麗女已經陸續與老師溝通,獲得了大部分老師們的理解和支持。
采訪當天下午,她還匆匆趕去城西,與一家市級擊劍機構詳談合作細節。她說:“外聘人員必須規范、專業,前期做好溝通交流,后期開展動態合作,以此保質保量。”
啥叫動態合作?就是每一學期結束,通過開展滿意率調查,再對托管課程和授課教師進行微調整,只有盡可能設置內容豐富、自主選擇的托管項目,學生才能像點菜單一樣對感興趣的課程點單。
孫麗女說:“書面作業不回家,我們還要爭取書包不回家。5點半以后,建議家長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充分享受美好溫馨的家庭時光。”
至于托管的具體課程內容,孫麗女表示,包括學校的擊劍、少年海事課程等,在之前的基礎上,將梳理完善這些“日新課程”,以精品課程帶動課程體系的建設,真正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五部分構成一個有機體。
孫麗女舉例說,大學路小學的擊劍運動名聲在外,《來,擊劍吧!》校本課程目前放在體育課,未來可以將日新擊劍俱樂部項目納入托管,“再比如,我熟悉的思政教育,也很想嘗試與新時代背景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實踐做法。”
新學期,學校還將迎來辦學場地上的提升。
位于杭州大學路新村54號的杭州市大學路小學,原來囿于這一方小天地,硬件的局限一直困擾著老師們,比如室內運動場館只能容納一個班,日常全靠“秒殺”,下雨天更是不夠用。
接下來,這個困局有望破解。新學年開始,除了大學路新村54號,大學路69號回歸到大學路小學,那里成為了大學路小學華藏校區,兩校區之間步行只需兩三分鐘。
“目前華藏校區沒有班級在上課,如何重組‘雙校’資源,開辦專用場所,將是學校今后的重點工作之一。團結更強教育力量,建設更多專業場館,引進更多校外資源,真正實現‘名校就在家門口,名師就在我身邊’,讓我們的教育更加美好。”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原文
拓展知識:
杭州市大學路小學
杭州市大學路小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于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杭州市大學路小學更多信息和資訊。
杭州市大學路小學
簡介:杭州市大學路小學是杭州市的一所小學。
注冊資本:627萬**幣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2448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