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跳傘塔(濟南跳傘塔老照片)
前沿拓展:
來源:【濟南日報-愛濟南】
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地標,而每個時代,城市的地標又不盡相同,它們各自承載著一代人的回憶,也見證著一座城市的發展。在濟南除了高樓大廈類的建筑地標,還有很多文體類、旅游類、商業類的地標,見證了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
在文體類地標中,以奧體中心、省博物館和跳傘塔健身公園最具特色。2006年5月28日,為承辦第十一屆全運會,濟南奧體中心開工建設,81公頃的范圍內建設了6萬坐席的體育場、1萬坐席的體育館、4000坐席的網球館、4000坐席的游泳館以及6萬平方米的中心區平臺廣場。
在經十路省體育中心東側,有一處高61.3米的跳傘塔,曾為濟南最高的建筑物之一。2007年,跳傘塔所在的體校整體搬遷,全民健身中心入駐,跳傘塔也歸到健身中心名下,周邊建起了體育活動場地。如今的跳傘塔成為文物保護單位,也成為一處景觀標志。
2006年,山東省提出了建設文化強省的戰略目標,山東博物館新館于2007年12月29日奠基,2010年6月竣工。山東博物館新館主體建筑面積8.29萬平方米、高74米,建成后在館舍面積、展陳環境、自動化管理、文物保護等硬件設施方面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在旅游類地標中,以天下第一泉景區擴建和泉城公園改造最有特色。2007年時大明湖的擴建工程正式開始,擴建后大明湖的總面積從86公頃增至103.4公頃,新增水域面積11.7公頃、陸地面積17.7公頃。大明湖由之前的“園中湖”,變為開敞通透的“城中湖”。通過開辟西護城河通航線路,大明湖公園與南護城河、趵突泉公園、五龍潭公園連接形成天下第一泉景區,2013年升級成為5A級國家級風景區。
2004年,為迎接在濟南舉辦的亞洲杯,泉城公園及其周邊環境開始進行綜合改造,新建生態棧橋和生態廣場,并對園區的水系、道路、廣場、綠化等進行提升。在綜合改造提升后,泉城公園的功能發生了改變,由原來以科研科普與游覽為重點的植物園轉向市民游玩、休憩、鍛煉身體的公共開放綠地。
在商業類地標中,以解放閣舜井片區和泉城路商業綜合體最具特色。2015年9月28日,解放閣舜井片區的寬厚里正式開街,大型仿古街區由原來的寬厚所街改造而成,青磚路、木欞門窗、古香古色的建筑,整個街區透著濃濃的歷史滄桑感。
位于泉城路中段的衛巷,是一條長210米、寬3米的街巷,是濟南人心中本地小吃的“鼻祖”,街巷兩側曾經有數十家經營美食的小餐館。2006年,衛巷開始進行**,建起了大型商業綜合體,也是濟南首個真正意義上的shopping mall(大型購物中心),網羅了國內外300多家品牌店鋪,其中超半數為國際時尚品牌,且40%以上為初次進入濟南。
本文來自【濟南日報-愛濟南】,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2248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