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區教育局(天心區教育局電話)
前沿拓展:
2013年至2020年,天心區連續實施兩個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投入40億元完成41個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本版圖片均為天心區教育局提供
天心區每年設立100萬元專項經費獎補學校信息化應用特色項目,每年投入1000萬元打造10所“數字校園”、100間“智慧教室”。
天心區所有中小學校都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教育格局,真正實現了百花齊放。
2020年,湖南省****在全省重點工作綜合大督查中發現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經驗做法,其中,長沙天心區“真抓實干辦**滿意教育”獲省**通報表揚!
這已經是天心教育連續兩年獲得全省“真抓實干獎”!
自2013年成功創建全省第一批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區以來,天心區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把教育作為最重大的民生工程、最持久的發展后勁、最響亮的區域品牌來抓,用決策優先研究、資源優先統籌、資金優先保障、問題優先解決的“四個優先”來加速教育均衡、全面優先布局;始終緊扣“辦**滿意的教育”這一目標,持續強化**政統籌帶動、重點項目帶動、人才隊伍帶動、品牌戰略帶動“四個帶動”,從全局性、基礎性、先導性的高度統籌教育事業發展,加速教育資源全面均衡配置;緊盯短板弱項,緊扣群眾所盼,以“真情懷、真投入、真落實、真成效”的“四個真”為抓手,著力提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程度,讓每個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真心為民真情懷
“四個優先” 讓每個孩子享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
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進入到嶄新的發展階段, 一所農村學校的“蝶變”,最快需要多少天?天心區許橋小學的回答是:15天。
許橋小學地處暮云鎮許興村,是一所相對偏遠的農村學校。2015年底,許橋小學劃入天心區后,區委、區**和區教育局一直致力于改善許橋小學辦學條件,學校一步步發生改變。特別是在2020年12月,許橋小學被天心區教育局納入青園教育集團進行重點管理。今年1月,天心區教育局率青園教育集團各校組成的“智囊團”再次來助力學校升級改造。生動實用的改造方案,**澎湃的加班加點,這次的改造,改出了“天心加速度”,只用了15天,許橋小學就煥然一新。與此同時,孩子們換上了青園教育集團的新校服,老師們到其他名校交流教研成為常態……“我感到,全區教育的優質資源全面向我們開放,農村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有了靠山,有了向前發展的智慧動能。”許橋小學校長肖志雄說,他明顯感受天心區委、區**在進行戰略決策時,有著清晰的頂層設計,快速的落地辦法。
自2015年暮云片區劃到天心區,如何讓這里的孩子享受到和城區同樣的公平優質教育,就成了天心區最大的牽掛之一!為緩解鄉村學校師資缺編和結構性矛盾,天心區不僅每年定向為暮云、南托、大托片區等邊遠學校招聘教師,還同步推進暮云片區學校建設“新三年行動計劃”,完成暮云片區10所學校和1所幼兒園提質改造項目;解決暮云片區學位緊張的問題,努力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讓全體學生公平享有優質教育……短短幾年,南部新城片區教育資源得到進一步優化,教育條件得到徹底改善,實現了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
暮云小學、新港小學、黃鶴小學、梨塘小學、三興小學……一所所農村小學正日新月異,和許橋小學一樣紛紛實現“蝶變”。
此外,天心區以教育扶貧為抓手,嚴格落實全類別、全學段、全覆蓋的學生資助政策,確保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困而輟學。大力開展“手拉手”“一幫一”等結對幫扶活動,實現20000余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享受城市孩子一樣的教育。通過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等方式,破解200余名殘疾少兒入學難題,適齡殘疾兒童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4.5%。
“教育的決策優先研究、資源優先統籌、資金優先保障、問題優先解決!”天心區委**劉匯介紹,天心區確?!八膫€優先”,加強**政統籌,頂層設計,強化督導管理,加大教育投入,優化教育結構,建立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工作機制,制定了《天心區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工作實施方案》《關于加快推進天心教育現代化的實施方案(2020-2022年)》,科學編制《天心區中心城區中小學校布局規劃(2003-2020年)》《天心區暮云片區中小學校布局規劃(2017-2020年)》。到目前為止,該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差距明顯縮小,已經基本實現了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好上學”“上好學”的愿望,這為“十四五”期間天心區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打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抓住關鍵真投入
“四個帶動” 兩個“三年行動計劃”教育投資40億元
新建長郡天心實驗學校,2018年9月正式開學;新建長郡外國語實驗中學,2018年9月正式開學;青雅麗發學校、天心區實驗小學、青園教育集團友誼校區等學校先后建成投用……2013年至2020年,天心區連續實施兩個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投入40億元完成41個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其中已經新建9所學校、7所幼兒園,改擴建8所學校,新增學位49090個,“大班額”現象全面消除。短短幾年內,天心優質教育版圖不斷擴大,基本實現了從“入學難”到“上好學”、從“有書讀”到“讀好書”、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的全學段發展。
在天心區委副**、區長黃滔看來,全面貫徹**的教育方針,加速天心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變道超車”,必須用“**政統籌、重點項目、人才隊伍和品牌戰略”為“四個帶動”作為強勁動力和關鍵要素。
據黃滔介紹,天心堅持**政統籌規劃,將學校建設納入民生實事重點項目,同時逐年加大投入,優化資源配置。一是率先完成標準化學校建設。自2013年成功創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區以來,全區累計投入30多億元,已經完成兩個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學校建設項目72個,新建學校14所,改擴建學校14所,新增學校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改建、新增功能室109間。2018年在全省率先完成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二是全面化解“大班額”問題。出臺了《關于開展消除大班額專項行動的通知》,明確了具體任務,制定了年度規劃和時間表?!笆濉币詠恚ㄟ^盤活、新建、改擴建、提質改造等方式,全區共新增學位37540個,有力保障了學位需求,“大班額”現象全面消除。三是著力推進“智慧學區”建設。2017年,天心區率先部署建立首個“智慧教學支撐與監測”云應用平臺,建立了“數字校園”創新驅動機制,每年設立100萬元專項經費獎補學校信息化應用特色項目,每年投入1000萬元打造10所“數字校園”、100間“智慧教室”,實現智慧校園全覆蓋,“班班通”現代化教學工程全覆蓋。建設市未來學校示范校1所,區智慧校園試點項目20所,天心區被評定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示范區”、**電教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區域研修”試點區,2020年被**確立為全國“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
在品牌戰略方面,天心區先后成立了仰天湖教育集團、青園教育集團、幼幼幼教集團、白沙幼教集團,名校名園與新建學校(幼兒園)等構成優質教育一體化辦學的“學校聯盟”,除了自有品牌的崛起,天心區還整合省、市、區優質教育資源,引進名校名師,充分挖掘各學校特色,每年安排校長特色辦學經費400多萬元,建設特色項目165個。
以雅禮書院中學為例。該校前身為始建于1921年的大麓中學,歷經從輝煌到沉寂的跌宕歲月。百年名校,“?!笨达L云!從2017年起,天心區**果斷投資約4億元在原址重建學校;一年后,天心區**和雅禮中學簽訂聯合辦學協議,天心一中(高中)與雅禮中學深度融合,學校更名為雅禮書院中學。選聘良才擔大任,激活品牌促發展,這所曾以“創新教育”聞名的學校,在新時代更是有了新的作為,不僅學生在國內國際屢屢捧回各項發明大獎,還在名校云集的全國中學生信息奧林匹克競賽中一舉捧回兩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一切似乎正在說明,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積淀碰上“品牌”造血,其教育生命被點燃,正在迎來新的騰飛。
在人才隊伍方面, 天心區每年都會招聘免費師范生類教師、名優特教師等,進一步優化師資結構、促進師資均衡;2020年區財政安排教師工資人均年收入預算資金達到18.7萬元,實現教師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務員工資收入水平;在全省率先對230名同工同酬類編外合同制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參照本區全額撥款事業編制教師標準發放;按人均8萬元/年的標準保障臨聘教師待遇,并將擇優考核的30名編外合同制教師薪酬提標為同工同酬;進一步加大獎勵力度,2020年教師節全區625名優秀教育工作者受到表彰……
目前,天心區擁有長沙市首席名校長1名、市名校長1名、市卓越教師30名,市名師工作室2個;區級首席名校長1名、名校長(園長)4名、區級卓越教師80名、后備干部50名、“學科骨干教師梯隊培養對象”100名,名師工作室25個;省市區骨干教師304名、正高級教師2人,更多的校長、青年教師還可以通過“未來教育家”等多個平臺得到成長成才機會。
近年來,天心區教育投入穩步增長。據初步統計,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天心區財政性教育經費實際投入總量48.4億元。2019年,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13.22億元,比2016年增加1.89億元,增幅超16%;年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達到幼兒園800元、小學800元、中學1000元,為市級最高標準,比2016年分別增加200元,增幅達25%。
實力日增真落實
增園增位 新園全部公辦,不搞“民改公”“公有民助”
位于先鋒街道的幼幼英才幼兒園,2020年11月正式建成投用。
“我2020年初搬到這邊時,附近沒有幼兒園,想到孩子下半年就要進幼兒園,我心里真的很著急。”中建·芙蓉和苑居民劉先生說,不過,他很快就看到離小區不遠處在新建一家幼兒園?!案屓烁吲d的是,這還是一家公辦幼兒園。相比私立幼兒園,一年可少花一萬多元,對于還貸壓力大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庇變簣@開園后,劉先生的孩子順利入園,接送方便。幼幼英才幼兒園的落成,極大改善了周邊幾個小區幼兒園資源緊缺的現狀,解決了附近孩子就近入園的切實需要。
凱旋城幼兒園原本是一家樓盤配套幼兒園。2019年,天心區教育局對其進行回收后開辦公辦幼兒園,以解決周邊居民入讀公辦幼兒園的需求。2020年9月,凱旋城幼兒園順利開園,根據摸底情況開設了8個班,接收223名幼兒入讀。
針對“入園難、入園貴”等民生關切問題,天心區以“布局更優化、收費更優惠、管理更規范、保教更優質”為目標,多措并舉,增園增位,全力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2020年,該區新增公辦幼兒園8所,9所公辦幼兒園達到開園條件,全年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5081個,全區公辦幼兒園和普惠幼兒園占比達90%,超計劃完成省市民生實事項目目標任務。當年6月,天心區教育局在全省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工作推進會上作為區縣唯一代表進行典型經驗推介:“一是按照‘應收盡收’原則,2018以來共回收樓盤配套幼兒園46所,新園全部由區教育局舉辦為公辦幼兒園,全區沒有‘民改公’‘公有民助’等公辦幼兒園舉辦方式;二是充分利用中小學閑置資產舉辦公辦幼兒園7所;三是鼓勵村集體與**合作辦園、高校辦園、企業辦園、部隊辦園等11所,有效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p>
與此同時,為了加快隊伍建設、提升辦園質量,天心區連續三年引進公辦幼兒園在編教師60余人,2020年首次向全省招聘學前教育名優特教師3名、骨干教師27名,每年安排園長培訓經費60萬元。
2020年11月12日,由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編輯的《湖南教育快訊》,以“天心區多措并舉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為題,介紹了天心區在公辦幼兒園建設方面的經驗,受到副省長吳桂英的關注。吳桂英在批示中指出:“擴大公辦和普惠幼兒園的比例是****、國務院的要求,也是省委、省**重點民生實事工程。長沙市天心區高度重視,多措并舉,強化保障,取得了實效。希望繼續提升質量、辦出水平、打造品牌?!?/p>
“‘十四五’期間,天心區將繼續堅持公益、普惠原則,把學前教育納入**公共服務體系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加快發展公辦幼兒園,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碧煨膮^副區長黃會表示。
干出滿意真成效
面向未來 培養德才兼備的新時代好少年
2020年11月16日,省文明辦在中雅培粹學校舉行頒獎儀式,為湖南首位獲得全國“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的張榮景頒發紀念獎杯。張榮景小學畢業于天心區沙湖橋小學,是知名的“創新小超人”“小發明家”,他的作品“連動互換防護窗”更是在第118屆法國巴黎國際發明展上獲得金獎。
無獨有偶。長郡天心實驗學校初一學生羅灝艇也是一個“小發明家”,他發明的一款消防無人機模型,前不久受到“**消防”的點贊。羅灝艇每年都會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類比賽,曾經獲得過**WRO世界青少年機器人主題任務賽二等獎。
讓孩子們的奇思妙想“開花結果”!從2001年開始,天心區就以創造教育為特色,大力培養創造性、創新型人才。每年舉辦的天心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校園科技節、中小學生機器人大賽中小學生創客節等一系列活動,為“張榮景”們提供了嶄露頭角的平臺。近3年來,全區參加各類科技創新賽事的學生已突破5萬人次,斬獲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國際級金獎15項、國家級金獎11項、省級金獎133項、市級金獎207項。
面向未來辦教育。天心區重視教育評價體系的創新和科學化,重視區域創造教育品牌的深化、拓展與提升,著力推進教育創新研究與實踐,銅鋪街小學的環保教育、仰天湖桂花坪小學的剪紙藝術、天鴻小學的少年足球、黃土嶺小學的青少年法庭、西湖小學的快樂德育、青園教育集團井崗校區的詩詞誦讀、湘府英才小學的“童趣課程”、實驗小學的“奇妙課程”等,全區所有中小學校都有了自己的教育特色,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教育格局,真正實現了百花齊放。
與此同時,天心區在推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過程中,深抓“禮”教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中的第一??圩印?。該區著重解決“禮儀教育缺乏指導,實效不佳”的問題,從區域層面推進禮儀教育,注重從傳統“禮”文化深處尋找文明教育生機,通過深抓“禮”課題、深入“禮”課堂、深踐“禮”行為,多措并舉,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實起來。1月11日,省委改革辦公布“湖南基層改革探索100例”入選案例名單,其中,“‘禮’教育幫孩子扣好人生第一??圩印煨膮^創新推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成功入選,是全省社會體制改革領域入選的27個案例之一。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天心區實施學校建設第三個“三年行動計劃”的初始之年。對此,天心區教育局**委**、局長張偉信心滿滿地說:“在區委、區**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將繼續圍繞‘辦**滿意教育’的總體目標,秉承‘為天地立心,為未來育人’的核心理念,著力打造天心區‘未來教育’品牌,構建質量一流、**滿意的‘未來教育’體系,以‘智慧學區’建設助推‘智慧天心,融城核心’建設。”
“數”說天心教育
“十三五”期間
天心區新建9所學校、7所幼兒園,改擴建8所學校,新增學位49090個。
成立4個教育集團,培育集團校(園)31所。
成立市、區名師工作室27個,培養認定市、區級骨干教師958人和卓越教師130人,區級及以上骨干教師、卓越教師的比例達教師總數的45.9%。
擁有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153所,公民辦普惠率達89.54%。
全區學前三年幼兒毛入園率、小學、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均100%,三類殘少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92.6%,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8.9%,義務教育完成率100%。
全區中小學生獲市級以上科技創新獎1679項,現有國家級特色學校43所,省市級特色學校52個,外國語特色學校2所,市級以上藝體、科技類人才培訓和實踐基地39個。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20481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