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拒診被約談(醫院拒診該怎么辦)
前沿拓展: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肺炎**防控工作**發布會上,市衛健委副主任李昂介紹,北京**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療救治和防院感組近日對全市**防控期間做好醫療服務工作進行了再部署,要求各醫療機構切實做到院感防控與醫療服務兩手抓、兩不誤,加強急危重癥患者救治,不得以**防控為理由,隨意停止手術、延誤治療、推諉拒收急危重癥患者。
建立急危重癥患者救治綠色通道
按照國務院相關部門發布的全國各地中高風險地區名單,各醫療機構要安排專人及時更新相關信息,嚴格掌握中高風險地區范圍,不隨意擴大范圍,不降低防控標準,不遺漏人員篩查。李昂介紹,各醫療機構建立急危重癥患者救治綠色通道,不得以**防控為理由,隨意停止手術、延誤治療、推諉拒收急危重癥患者。同時,設置應急隔離區或緩沖區,用于暫未取得核酸檢測結果等情況下急危重癥患者的應急救治。
李昂說,要建立急危重癥患者核酸檢測的綠色通道,加急出具檢測結果,加強設置急診的醫療機構急診**,實現急診與住院有效銜接。**中高風險地區較多的區,指定區域醫療中心作為本區危重癥患者救治定點醫院,并告知本轄區居民。各區采取封控措施的社區(村)及時派出醫療服務隊伍,采用巡診和進社區(村)服務的方式適應居民醫療需求。同時,做好急救保障,市急救中心對全市中高風險地區居民的急救呼叫服務,要及時響應并提供服務。
嚴格落實隔床收治或1室1患措施
對于住院**,李昂介紹,各**醫院設立住院患者綜合過渡、緩沖病房,由院領導負責,依據患者病情做好分級分類篩查,優先用于急危重癥入院患者過渡期安置,待排除****感染后,再轉至常規病房做下一步治療,降低潛在院內交叉感染風險。同時,嚴格落實隔床收治或1室1患等措施,床位使用率不超過75%。
建立急性腦出血、急性心肌梗**、嚴重創傷、消化道大出血、高危孕產婦等急危重癥患者手術的應急機制,完善應急預案,對急需手術治療、短時間不能排除感染風險的患者,可通過設置過渡緩沖病房、負壓手術室、提升醫護人員防護等級等措施,及時妥善開展應急手術等救治服務。
確保血液透析患者治療不延誤不中斷
按照應檢盡檢要求,開展透析患者核酸檢測,設立專門時段、專門區域為有指征但暫未排除**肺炎的患者或處于隔離期的中高風險地區患者進行血液透析。“醫療機構不得推諉,確保血液透析患者治療不延誤、不中斷。”李昂說,各區要對轄區內管理的處于隔離期的透析患者進行摸排,確定專人負責與進行血液透析的醫療機構對接。
李昂同時提醒患者,鑒于目前國內多個地區存在散發和聚集性**,為保障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減少人員流動,最大程度降低**擴散風險,倡導患者在當地就近就醫,同時鼓勵和支持北京市各**醫院通過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等線上方式,加強對外省市醫療機構的技術支持,為患者在當地就近診療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相關**個別醫療機構因拒診被約談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肺炎**防控工作**發布會上,針對“近期有媒體報道我市個別醫療機構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患者有拒診現象,是否屬實?”的提問,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昂介紹,有個別醫療機構存在這樣的現象。1月22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療救治和防院感組對媒體報道和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的拒診問題較集中的醫療機構,以及相關區衛生健康委負責人進行了約談,要求醫療機構對存在的問題立行立改,杜絕拒診現象再次發生。
下一步,衛生健康部門將加強與12345市民熱線對接,對市民反映的轄區內醫療機構醫療救治相關訴求,會及時協調、妥善處理。醫療救治和防院感組也將繼續加強監督檢查,對行動遲緩、效果不佳、群眾反映集中的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和醫療機構進行通報、約談,保障急危重癥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大興涉疫校區開通心理咨詢專線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肺炎**防控工作**發布會上,大興區副區長韓新星介紹,大興區對涉疫校區師生已經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并開通心理溝通專線。
大興區組建了溫馨關愛服務隊,進駐觀察點,務實高效落實**防控各項措施及溫馨行動。啟動“六個一”暖心活動,即制定一個工作方案、成立一個服務團隊、進行一次才藝展示、開展一次線上家訪、開啟一次交流溝通、送上一份暖心禮物。同步開設師生家長心理溝通專線,3名國家心理咨詢師提供線上交流服務,通過適宜的微課、視頻、講座等多種方式,排解學生、老師、家長的困惑與憂慮。利用電話、QQ、微信,引導師生提高科學防范意識,正確面對**。每日視頻連線開展體育鍛煉、學習小組暢聊等活動,調節身心、疏導情緒、緩解壓力。
市民應積極配合社區防控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肺炎**防控工作**發布會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提醒,近14天去過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要及時向單位和社區報告。
龐星火說,要嚴格落實入境進京人員“14+7+7”措施,查找入境人員和貨物潛在風險點,筑牢防控屏障。要做好重點小區封控,確保隔離觀察人員足不出戶,避免人員交叉流動,做好垃圾清運、環境消殺和衛生清潔等工作。
龐星火介紹,市民應積極配合支持所在區域采取的隔離、核酸檢測、社區管控等防控措施,近14天去過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要及時向單位和社區報告,在社區組織的核酸檢測中要按照社區通知的時間前往,檢測時要做好個人防護,有序排隊,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在檢測結果未出之前,自覺做到不扎堆、不聚集、不串門、不出京。年老體弱人員要提高個人防控意識,做好自身防護,避免去人多擁擠的場所,外出時建議佩戴口罩,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電梯及去醫院等人多且相對密閉場所時一定要戴好口罩,堅持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用公筷等良好衛生習慣。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楊緒軍 傅洋 徐慧瑤
流程編輯 吳越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1748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