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雍詩句
前沿拓展:
“讓這刑場作為我們新婚的禮堂,讓**派的槍聲作為我們新婚的禮炮吧!”電影《刑場上的婚禮》,男女主人公在生命最后時刻的結婚誓言感動了幾代**觀眾。電影中兩位意志堅如鋼鐵的烈士的原型就是共產**周文雍和陳鐵軍。1928年2月6日,兩人在廣州紅花崗刑場英勇就義。犧牲時,周文雍23歲,陳鐵軍24歲。
周文雍,1905年出生在廣東**一個貧窮塾師家庭,1925年加入**共產**。陳鐵軍,原名陳燮君,1904年生于廣東佛山,為表達鐵心跟著共產**走,改名鐵軍,1926年4月加入**共產**。
1927年,廣東國民****派發動“四一五”**大**,廣州籠罩在白色恐怖中,時任**廣州**組織部部長兼工委**的周文雍也被列入通緝名單。八七會議后,周文雍受**組織委派,與**廣東區委婦女運動委員會委員陳鐵軍假扮夫妻,為恢復廣州**和工會領導機關、籌備廣州**并肩戰斗,建立了真摯的情誼。
1927年12月11日,在張太雷、葉挺等的領導下,廣州**爆發,廣州蘇維埃**成立,周文雍被選為廣州蘇維埃****勞動委員兼**長。因敵我力量懸殊,寡不敵眾,廣州**最終慘遭失敗。在此背景下,周文雍率領部分**武裝,與10多倍于己的敵人短兵相接,為保衛新生的蘇維埃**而與敵殊**搏斗,直到彈盡援絕后才殺出一條血路,突圍撤離廣州,輾轉來到**,負責聯絡和安置撤到**的同志。
**失敗后,廣州的**組織受到嚴重摧殘和破壞,幾乎陷入癱瘓狀態。為了重建**的機關和組織,周文雍和陳鐵軍回到廣州堅持地下斗爭。他們有時扮作富商,有時扮作苦力工人,找尋失去聯系的**,重建秘密聯絡點。不幸的是,由于叛徒告密,1928年1月27日,周文雍和陳鐵軍同時被捕。
在獄中,敵人對周文雍和陳鐵軍進行嚴刑審訊,并對他們施以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竹簽釘指心等各種慘無人道的酷刑。然而,面對種種折磨,兩人始終堅貞不屈。最后,無計可施、惱羞成怒的敵人,決定判處兩人**刑。
刑場上,周文雍與陳鐵軍腳步堅定,神態自若。他們在共同的革命斗爭中產生了愛情,但為了革命事業,只能將這份感情深深埋藏在心底。在為**的事業獻身的最后時刻,他們決定在刑場上將這份真摯的感情公之于眾,讓刑場成為他們婚禮的殿堂。兩人犧牲后的第二天,他們在鐵窗下相依而立的照片便被刊登在報紙上,照片旁寫著:“我們倆過去在一塊工作,一直沒有結婚,現在我們宣布舉行婚禮。”
為了紀念周文雍和陳鐵軍,江門市修建了周文雍陳鐵軍烈士陵園。陵園內,兩位烈士的紀念碑巋然而立,左面刻著陳鐵軍的箴言:“一個革命者應該學習古今中外偉大人物的高貴品質和英雄氣概。”右面刻著周文雍就義前寫下的著名詩句:“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落,好漢身軀為群裂。”
(摘自2021年第8期《**建》)
拓展知識:
周文雍詩句
關于形容“革命”的詩句
夏明翰《就義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夏明翰,字桂根,祖籍湖南衡陽縣,1900年農歷八月生于湖北秭歸。1917年春,夏明翰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學校。在校期間,他追求進步,積極參加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1919年五四運動波及湖南,夏明翰和同學們走出校門,開展大規模的愛國宣傳活動,聲援北京學生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1928年初,夏明翰被**調到湖北工作,任**湖北省委常委。由于叛徒的出賣,同年3月18**不幸在武漢被敵人逮捕。3月20日清晨,他被敵人押送到漢口余記里刑場。當敵執行官問夏明翰還有什么話要說時,他大聲說:“有,給我拿紙筆來!”于是,夏明翰寫下了上述那首大義凜然的就義詩。 為了****的革命事業,夏明翰悲壯地犧牲了,時年僅28歲。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1748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