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府(小王府園)
前沿拓展:
大王府巷(咖啡隨筆原創(chuàng))
晚七點騎車送孩子上課,九點下課,覺得來回浪費時間,我索性便在周圍閑逛了。
七轉八轉竟鉆進了一條小巷——小王府巷。
南京的王府巷是一條千年古巷。在清代時王府巷被才分為了大、小王府巷。
如今的大王府巷也就是王府大街,街道的北段是繁華的商業(yè)中心新街口,街道的南段是古樸、歷史悠久的朝天宮。
朝天宮位于冶山,是江南地區(qū)現(xiàn)存建筑等級最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落,素有“金陵第一勝跡”之美譽。東晉時期,約1700多年前,王導常于此召集文人雅集。**和王羲之曾經(jīng)共登冶城,悠然遐想,有超乎世俗的志趣。
南京朝天宮
小王府巷東接豐富路,西接大王府巷。大小王府巷相交呈“T”字型。
昔日的大王府巷已升級為車水馬龍的王府大街,小王府巷卻依舊是一條經(jīng)歷了歷史風雨的小巷子。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王府就在這個小巷子里,據(jù)說現(xiàn)在的小王府巷16號大雜院,便是翼王府房舍的一部分。不過,石達開在這里只居住了三年,1856年,天京事變爆發(fā),就在這里,北王韋昌輝殺了石達開全家100多口。
小王府巷5號是一座寺門朝北的**寺,已經(jīng)很破敗,據(jù)說即為翼王石達開的私人**寺。其門楣之上刻有“禮拜寺”三個大字,八字門屏,入門下面兩側有抱鼓。
石達開私人**寺(咖啡隨筆原創(chuàng))
王府巷因何得名?并非源于翼王石達開,而是源于南唐大臣皇甫暉。
皇甫暉原為后唐、后晉大臣。后來契丹滅后晉,皇甫暉便投奔了南唐。歷任歙州刺史、神衛(wèi)都虞候,后任奉化軍節(jié)度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鎮(zhèn)守江州。顯德三年(956年),后周攻掠淮南,皇甫暉兵敗被擒,因為傷重拒絕就醫(yī)而亡。
因為皇甫暉生前住在此巷,因此叫做皇甫巷,久而久之,音訛為王府巷。
300多年后,蒙古帝國大汗、元朝第八位皇帝元文宗圖帖睦爾曾經(jīng)居住在此地,那時候他被封為懷王,他的府邸也被稱為懷王府。
從那時起,王府之名才真正名副其實,一直沿用至今。
立在門前,人影恍惚閃動,亦真亦幻。或褒衣博帶,或披甲戴盔;或背心西褲,或褲衩拖鞋,從千年之前萬里之外不急不慢地走來,嬉笑著,兩三個孩子走到了我的面前。
小王府—巷翼王府原址
拓展知識:
小王府
寬厚里又叫濟南寬厚里,世茂寬厚里,它是濟南的一條復古商業(yè)街。寬厚里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泉城路核心地段,它是是商業(yè),旅游,文化一體化的情景式消費街區(qū)。
寬厚里是什么地方
寬厚里的特色小吃有熱狗,烤肉,泡面食堂,糖畫,烤鴨腸,臭豆腐,烤雞爪,串串等。
寬厚里之名來源于原址上的寬厚所街,寬厚所街東起歷山頂街南首,西止舜井街的老街。
濟南寬厚所街前身為王府南街,或稱南王府街,因北側建有東,西小王府而得名。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九賢互聯(lián)網(wǎng)實用分享網(wǎng)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1648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