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新區范圍(重慶高新區范圍 拓展區)
前沿拓展:
重慶高新區范圍
北郄馬村,南郄馬村,東佐村等。
據官網公告顯示, 擬征收北郄馬村10.9公頃(約合163.5畝)的土地,地塊位于天山大街以東、方郄路以南,仰陵街以西、郄馬北路以北。開發用途為交通運輸、生產研發用地。擬征收南郄馬村32.602公頃(約合489畝)的土地 ,地塊位于昆侖大街以東、倉寧東路以南、太行西街以西、楊信路以北 。 開發用途為社會停車場、交通運輸、防護綠地、公園綠地、工業用地。擬征收東佐村14.7692公頃(約合221.5畝)的土地 ,地塊位于楊信路以南、秦嶺大街兩側 。 開發用途為工業 用地、交通運輸用地。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0日11時54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記者 田韻沁)近日,重慶高新區公共服務局分別印發《重慶高新區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小學招生工作方案》和《重慶高新區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學招生工作方案》,具體有哪些要求來看方案。
【小學】
新生入學實行“三對口”原則 一年級學位預計7100個
根據《重慶高新區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小學招生方案》,高新區招生原則為依法入學原則、對口免試原則、依序入學原則、規范公平原則。
小學新生入學實行“三對口”,即學齡兒童與父(母)的戶口、房屋產權證明(或房屋產權證、購房正式合同)和實際居住地一致,在對口學校入學。農村地區以學齡兒童戶籍為主要依據,在對口學校就讀。學校不得以筆試、面試、面談等形式選拔學生。
區內義務教育學校首先接收重慶高新區直管園內戶籍適齡兒童(以下簡稱“區內戶籍適齡兒童”),有空余學位的學校再接收持有效《居住證》《暫住登記憑證》的非重慶高新區直管園內戶籍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以下簡稱“區外戶籍流動人口隨遷子女”)。
若學校因容量限制導致不能全部接收符合條件的區內戶籍適齡兒童入學,按適齡兒童戶籍遷入現住址時間先后順序安排學位,未能接收部分由公共服務局統籌安排到周邊有學位的學校入學。區外戶籍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按照“購房優先,積分排序,額滿為止”的原則統籌安排入學。若全區學位安排滿額,將不再繼續安排區外戶籍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
據悉,重慶高新區2021年小學一年級預計學位7100個,最終以各校一年級新生實際入學人數為準。
重慶高新區2021年“小升初”對口學校名單
學位緊張學校“六年讀一戶”
其中,公辦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方面,區內戶籍適齡兒童入讀非學位緊張學校,按照“三對口”原則免試劃片入學。適齡兒童因父母無自購房,自出生日起戶籍一直掛靠祖父母(外祖父母),與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招生服務區常住的,視為符合“三對口”入學條件。適齡兒童戶籍在高新區直管園內,但不滿足“三對口”原則,由公共服務局統籌安排入學。
入讀學位緊張學校,除滿足“三對口”外,學位緊張學校六年內為同一住房對應戶籍戶主合法養育的子女提供學位(簡稱“六年讀一戶”)。**擁有住房產權的,家庭人均不低于重慶市申請公租房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積標準;共同擁有住房產權的,法定監護人、適齡兒童的不動產權份額達到51%(含)以上且家庭人均不低于重慶市申請公租房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積標準。
2018年8月31日(含)之前,已在高新區直管園內購買二手住房且戶籍遷入本區的家庭小學適齡兒童,還需滿足購房、遷戶、入住滿一年(簡稱“滿一年”)。
2018年9月1日(含)之后,已在高新區直管園內購買一手住房的,還需滿足“滿一年”的條件;已在高新區直管園內購買二手住房的,還需滿足購房、遷戶、入住滿三年的條件(簡稱“滿三年”)。
學位緊張學校的名單根據學位緊張狀況動態調整,并在提前一年的7月30日前公布;“滿一年”“滿三年”的截至時間為入學當年8月31日,起始時間以此推算。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由公共服務局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實行電腦隨機派位搖號錄取。
針對“公參民”學校規范整治后的招生入學,公共服務局將科學合理制定“一校一策”招生工作方案,明確招生方式,不得再以民辦學校體制進行招生和收費。
重慶高新區中小學招生咨詢電話。
【中學】
區內“三對口”小學畢業生相對就近入學
根據《重慶高新區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學招生工作方案》,中學招生需遵循依法入學原則、免試入學原則、對口入學原則、規范公平原則。
各公辦初中學校應依法保障高新區內符合“三對口”條件的小學畢業生相對就近入學的權利。
所有初中學校均不得以筆試、面試、面談等名義選拔學生,全面取消招收推優生、保送生、特長生等方式招生。
戶籍地學生堅持“三對口”:即小學畢業生與父(母)的戶口、房屋產權證明(或房屋產權證、購房正式合同)和實際居住地一致。
禁止初中階段公辦學校招收擇校生。建立和完善招生公示制度、咨詢制度和社會監督制度。實行“陽光招生”,做到信息公開、機會公平、結果公正。
重慶市第一實驗中學校、重慶巴蜀科學城中學校將探索“隨機派位”
根據方案,區內戶籍學生入學公辦學校,符合“三對口”政策的戶籍地學生,凡小學畢業生戶籍和學籍均在區內的,由其父母持相關證明材料的原件和復印件,在規定時間內到對口學校辦理入學報名手續。
參照“三對口”政策接收的戶籍地學生,小學畢業生因父母無自購房,自出生日起戶籍一直掛靠祖父母(外祖父母),與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招生服務區常住的,視為符合“三對口”入學條件,
區內戶籍區外學籍的學生,由公共服務局根據學生戶籍所在地中學學位情況,按照相對就近原則,統籌安排入學。
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有空余學位的普通中學在公共服務局確定的各校招生計劃范圍內招收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子女入學。
針對“公參民”學校規范整治后的招生入學,按照**、市**相關規定,經高新區**工委、管委會研究決定重慶市第一實驗中學校轉設為公辦學校。轉為公辦學校后,從2021年6月開始,重慶市第一實驗中學校、重慶巴蜀科學城中學校將探索實施“隨機派位”的入學辦法,嚴格按照公辦學校進行招生和收費。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由公共服務局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公共服務局將按照轄區內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規模核定招生計劃,并通過學籍管理系統嚴格管控,不得超計劃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實行電腦隨機派位搖號錄取。
初中學校新生學位4200個 合理控制班額
此外,方案還提出,要合理控制辦學規模,任何學校不得突破招生計劃。各初中要合理控制班額,禁止新增“大班額”。
鑒于公辦初中劃片招生具有相對穩定的特點,公共服務局原則上對已經劃定的初中學校的對口小學不作大的調整。在堅持“相對就近、免試入學、對口派校、區域統籌”“尊重歷史,方便群眾,科學合理”等原則的基礎上,探索“隨機派位”的招生方式,僅對新增小區、遺漏地段及涉及個別學校的招生服務區域作適當調整。
據悉,2021年高新區內初中學校新生學位4200個,最終以實際入學新生人數為準。重慶市第一實驗中學校隨機派位計劃數201個,重慶巴蜀科學城中學校隨機派位計劃數100個。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兩個方案適用于重慶高新區直管園,具體范圍包括曾家鎮、白市驛鎮、走馬鎮、含谷鎮、巴福鎮、金鳳鎮、石板鎮、西永街道、虎溪街道、香爐山街道全域,西永微電園L分區7.4平方公里區域內(不含文旅城1.2平方公里)。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0447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