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碼紅色原因(健康碼紅色原因提示1006是什么意思)
前沿拓展:
健康碼紅色原因
B
這兩天,“健康碼變色”成為大家極為關注的焦點問題。根據相關要求,若發現自己的健康碼出現變**況,應當及時向自己所在社區或場所的工作人員報告、咨詢。
也因如此,街道、社區的工作人員也成了現在最忙碌的人群之一。一天幾百通電話,他們的語速也比平常快了很多。
早上8點出門,凌晨1點下班回家
為了大家的綠碼,他們真的很拼
陳哲斌是閑林防疫指揮部的一名工作人員。昨天上午當記者打電話過去時,他的聲音背后全是周圍此起彼伏的電話聲。“太忙了,我晚點聯系你行嗎?”
到了晚上8點多,趁著工作告一段落的間隙,陳哲斌終于回了電話,“抱歉,實在是太忙了。”
早上8點出門,凌晨近1點到家,這是近段時間以來指揮部所有工作人員的常態。
01
天天宅在家,碼卻突然變紅
可能是手機號碼歸屬不準確
也可能是主副卡使用人不一
作為防疫指揮部的工作人員,所于市民關心的、遇到的各類問題自然也是最清楚的。
最近有很多市民發出求助,說自己明明這幾天都在家,或者從沒有去過**中高風險地區,怎么莫名其妙就變紅(黃)碼了呢?
陳哲斌向記者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一種情況是,通訊**對手機號碼的歸屬信息不準確。如果一個號碼你曾經用過,后來注銷了,但是**的系統沒有更新到,而這個號碼現在的主人有去過**中、高風險地區等情況,系統追溯到對應的身份信息是你,那么哪怕天天宅家,也有可能導致你的健康碼變成紅(黃)碼。
還有一種情況更復雜。比如說有人去A**辦理了流量套餐,又去B**辦理了寬帶,B**免費送了他一個**,這個卡其實是一張副卡。使用副卡的這個人如果出現了和**相關的問題被大數據攔截,那么也會導致目前經常使用主卡的這個人發生變碼。這個情況,陳哲斌說在核查時碰到的不在少數。
02
打電話核實,有時還被當成**犯
他們要想辦法讓對方相信自己
正是因為上述變碼原因,要想核實因為號碼信息不匹配而出現的轉碼,就需要耗費更大的精力和功夫,而這很大程度也取決于當前機主的配合度。
在這個過程中,防疫指揮部的工作人員需要做大量工作。陌生電話打過去,有很多人可能接都不會接。即便接起來了,由于現在大家的反**意識都很高,一聽是“某某防疫局”、“某某派出所”,不少人直接把他們的電話當成了**電話,搞得陳哲斌一接通就要千方百計先讓對方相信自己不是騙子。
有些機主好說話,事情就容易解決些,有些機主可能不那么配合,就得費一番周折。
但除去最棘手的號碼信息不匹配問題,其實整個社區轉碼過程還是高效有序的。相關部門對**防控數據進行研判后,會按屬地把變紅或者變黃的數據下發到各區的防疫指揮部,防疫指揮部先對行程軌跡進行核查,一道核查后給社區做二次核實。
如果社區二次核查沒有問題,那么紅黃碼轉綠基本在半個小時以內就能完成。如果社區核查后有問題,再反饋回指揮部做進一步研判。
03
一天要處理上千條信息
他和女兒見面基本都是在視頻里
陳哲斌說,為了方便市民的工作生活,他和二十幾個同事一起,基本保證每天上午2個小時內快速把數據庫里的變碼信息處理完,接下來就會處理第二批自行反饋到社區的市民信息。
所以,有些市民覺得自己一早就已經反饋給社區了,怎么好幾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動靜,這是因為要處理的數據信息實在太多。最多一天有上千條,正常一天也有五六百條,他們就會分批次地進行處理。“很多社區執行得真的很細致到位,也給我們的工作減輕了不少擔子。”陳哲斌說。
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情況會導致申訴成功的時間相對長一些。比如,A是閑林轄區居民,跑到了拱墅區的某個商場去購物,或者跑到了外地去出差,此時被大數據攔截到可疑,那么那條信息會留在攔截地,閑林轄區是核實不到的。這樣的話,就需要通過浙江省大數據局組建的聯動群或所在地**去把數據“撈”回來,當地確認“此人非我處”后,數據才能再流轉回所在轄區進行下一部工作,這個節骨眼,大家任務都很重,有時候可能對方看到消息再核實已經過去好一段時間。
斷斷續續采訪完陳哲斌已經是晚上10點多,他六個大月的女兒此時已經睡下。而早上出門時,孩子也還沒有起來。陳哲斌說,這幾天工作有間隙的時候,會通過家里的**看下女兒;晚上如果有空,就和老婆視頻幾分鐘,逗一逗孩子。
“還好是女兒,女兒和爸爸親”,因為陪伴時間少而產生的遺憾,樂觀的陳哲斌用一句話帶過。
健康碼變色,確實會給大家的工作生活帶來困擾。但看到這些一直默默努力替我們找回“綠碼”的人,也希望各位都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體諒。
相關問題解答
一、我收到了浙江省**防控辦的短信,要怎么辦?
收到浙江省**防控辦的短信提醒,表示您可能接觸過**陽性病例或者途徑中高風險地區。不需要過于慌張,及時向所在的社區申報,暫時避免不必要的外出,積極配合開展核酸檢測,若經過核實,您確實與**陽性病例或中高風險地區沒有交集并且核酸檢測為陰性,即可恢復日常生活。
二、我收到通知,要求落實“2+14”健康管理措施,或者落實“14+7”又是什么意思呢?
“2+14”:即核驗2天(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并實施14天日常健康監測。
“14+7”:即14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健康觀察。
三、我沒有去過中高風險地區,但是健康碼變色了,如何申訴?
進入支付寶健康碼,點擊下方“網絡申訴”功能進行申訴或者撥打支付寶健康碼后臺服務部門進行申訴改碼。
四、健康碼上查詢不到**疫苗接種信息數據?
健康碼由各地自行建設,查詢**疫苗接種信息數據可以撥打浙里辦熱線,也可以咨詢當地健康碼聯系電話。
五、接到了流調電話,該如何處理,怎么確認是否是**電話?
首先,流調的目的是為了查清傳染病的傳播鏈,因此流調人員僅會詢問姓名、年齡、住址、職業等個人基本信息、健康狀況、疫苗接種情況、近14日的行程等信息,絕不會涉及財產數額、銀行卡賬號密碼、轉賬凍結等財產相關問題,否則就可能是**,建議及時報警。其次,接到流調電話請不要慌張,如實回答相關提問,積極配合流行病學調查。
六、行程碼帶星(*)是什么意思?
城市名稱標有*,表示您在過去14天訪問過的城市中目前存在中風險或高風險區域,但這并不意味著您實際訪問過這些中等和高風險區域。行程碼將不再以紅色標記包含中風險和高風險區域的城市名稱,而是改為在城市名稱后的括號中包含中風險和高風險區域。這些備注僅用作旅行提示,與健康狀況無關。具體控制政策請遵循當地聯合防控機制。
七、行程卡帶“*”可以出行嗎?會被隔離嗎?
對于行程卡帶*的,需確認是否曾去過中高風險區域。對去過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按所在地的相關防控政策要求執行管控。集中觀察期間,應嚴格遵守集中觀察點各項管理規定,配合做好核酸檢測和健康監測,避免出現交叉感染。不具備居家觀察條件的,一律實施集中觀察。居家觀察期間應嚴格遵守居家觀察有關要求,做好家庭防護,做到足不出戶。
行程卡帶*不一定會被隔離,要看具體情況,如果該用戶去中高風險地區,就會被隔離,如果該用戶沒有去過中高風險地區,就不用隔離。
八、行程碼星號多久會消失?
行程碼星號有兩種方式消失。
(一)14天后自行消失。這個時限是以用戶本人的時間為計量單位,與風險地區無關。如果14天后行程卡星號依然存在,可以致電通信行程卡相關通訊服務商進行調整。
(二)風險地區風險等級調整為低風險后,星號會自行消失。
九、如果是核酸陽性者的次密接,請問后續的健康管理措施是什么?
如果密切接觸者第1、3天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且次密切接觸者,第1、3、7天檢測結果為陰性,則次密切接觸者在第7天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如果密切接觸者第1、3天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則次密切接觸者轉為密切接觸者進行管理。密切接觸者采取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7天居家健康觀察措施。
十、居家健康觀察人員需要做些什么?
1、居家健康觀察人員,非就醫等必要情況不離家外出,確需離家外出的,須經所在村(社區)或單位批準,在做好個人防護前提下“點對點”前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在家必須單人單間居住,使用**衛生間。
3、在居家健康觀察的第2天、第7天分別要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4、一旦出現發熱、干咳、咽痛等癥狀,要立即向社區報告。
來源:浙江省疾控中心
拓展知識:
健康碼紅色原因
【健康碼出現紅碼、黃碼情況時,該如何處理?】在今天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手機出現變碼的幾種可能情況,提示可能曾經到訪中高風險區域;通過流調、乘車、購物等信息獲得的與確診病例或感染者曾經近距離接觸,被判定為密接、次密接、高風險人群等;可能是您的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與感染者在航班、高鐵、公交、地鐵等交通工具或商超等場景同時空可能有交集。 如健康碼變紅、變黃,從防疫角度說,可能屬于有一定感染風險的人群。請按照彈窗提示及時主動到社區、單位、學校或居住的酒店報告,如實準確提供個人近期旅居史、接觸史、個人健康情況,不得瞞報、漏報。僅供參考,來自網頁!
健康碼紅色原因
手機出現變碼的幾種可能情況,
1.提示可能曾經到訪中高風險區域
2.通過流調、乘車、購物等信息獲得的與確診病例或感染者曾經近距離接觸,被判定為密接、次密接、高風險人群等
3.可能是您的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
4.與感染者在航班、高鐵、公交、地鐵等交通工具或商超等場景同時空可能有交集
健康碼紅色原因
支付寶研發的全國健康碼系統由綠碼、黃碼、紅碼組成,顏色不同對應的功能也不同:綠碼對應的是“憑碼通行”、黃碼對應的是“實時7天內隔離,連續(不超過)7天健康打卡正常轉為綠碼”、紅碼對應的是“實施14天隔離,連續14天健康打卡正常轉為綠碼”。
健康碼紅色原因
健康碼出現紅碼是你去過**高風險區,并在高風險區有人員接觸或辦理了事務,所以健康碼就變紅。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92947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