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快運和中通快遞的區別(中通快運和中通快遞的區別在哪里)
前沿拓展:
中通快運和中通快遞的區別
中通快遞和中通快運對于發貨方來說就是快件大小不同,收到貨的時間快慢不同。
中通快遞發大件,較重的包裹,到達發貨方時間快,中鐵快運發小件,收貨時間較長。
(報告出品方/作者:中泰證券,皇甫曉晗、王旭暉)
1.從美國快運行業**率說起
過去二十年,美國快運企業為投資人帶來了遠超快遞行業的投資回報。近幾年, **快運企業相繼上市,市場關注**快運會不會**美國快運的發展路徑。 本章回顧歷史回報及當前發展階段,整體而言,美國快運優秀的盈利能力和份額 提升邏輯驅動利潤和估值雙升,而**快運企業尚處于跑馬圈地階段。 對比中美差異,我們提出了兩個問題:1.為什么**快運市場以加盟制企業為主 導,而美國則多為直營制?2.為什么**快運企業之間的成本差距較小,而美國 企業之間的成本差距較大?
1.1 過去二十年,美國快運市場有著遠超快遞的回報率
快遞、快運、整車是公路物流行業三大主要賽道。快遞指 30kg 以內的 小件包裹,快運則指更大重量級的大件包裹。狹義的快運特指 30kg-500kg 的全網小票零擔市場,而廣義的快運包括 30kg-8T 的零擔 市場。考慮到快運企業的業務范圍,本文中快運為廣義的概念。
公路物流行業之中,快遞行業的市場規模最小,但是企業的總市值最大。 在更加成熟的美國市場,這一現象也同樣存在。
而回顧美國快遞和快運企業的股票回報率,快運企業在二級市場過去二 十年有著遠超快遞企業的**率。我們選取五年、十年、十五年、二 十年的時間維度,ODFL、XPO 等快運企業的回報率顯著高于 UPS、 FedEx 這樣的快遞公司。以十年期為例, SAIA、ODFL、XPO 的回報 率分別為 11.7、11.6、5.5 倍。而 UPS 和 FedEx 的回報率分別為 2.2、 1.4 倍。
在盈利能力不斷提升的基礎上,估值的上升是快運企業回報率更高的原 因。1.快遞企業的估值較為平穩,盈利提升是推動股價上升的主要因素。 UPS 的歷史 PE 大致處于 20-30 倍區間,2006-2022 年區間,股價上漲 了 3.9 倍,EPS 上漲了 4 倍。2.快運企業隨著市場份額的提高、定價能 力的體現,估值逐漸上升。ODFL 在 2011-2021 年期間,股價上漲 20 倍,EPS 增長 6.2 倍,對應估值增長 3.2 倍。
1.2 **快運行業尚處于跑馬圈地階段
當下,**快運市場正處于跑馬圈地階段。雖然**快運市場已發展 30 年,市場規模(廣義)達到 1.49 萬億元,但更多由專線企業構成(僅服 務部分線路)。而當下,全國性的快運網絡尚處于跑馬圈地階段,全國性 企業通過直營兼加盟網絡或純加盟迅速起網等方式快速擴張。
為了獲得更多的貨量,我國快運行業近幾年一直處于高強度競爭狀態, 但企業間差距仍不明顯:
成本差距仍未顯著拉開。除去成本較高的直營模式,我國加盟制快運企 業間成本差異不夠顯著。2020 年,安能物流的貨運量為 1020 萬噸,單 噸成本 590 元。同期百世快運貨運量為 839 萬噸,單噸成本 603 元,每 噸相差僅 13 元。但在美國,ODFL 的每噸運營成本(不含工資)比 FedEx 和 XPO 分別低 75、17 美元。
市場份額有待提升。由于成本端的差距較小,行業尚未進入大規模出清 階段,市場集中度仍然較低。根據運聯研究院相關資料,2020 年**零 擔行業 CR25 僅 5.3%,過去 5 年僅提升 1.2 個百分點。
從快運業務的屬性來看,我們推測有兩個問題:(1)2B 生意計劃性強, 對全國網絡的依賴度比快遞低;(2)大件貨物成本端規模經濟較快遞行 業弱。
(1)2B 生意計劃性強
快運主要服務于小 B 流通商、批發市場和合同物流客戶,幫助他們完成 從工廠到經銷商之間的貨物運輸。這類客戶的運輸需求是比較穩定、持 續、計劃性的,考慮到價格和穩定性,貨主多與熟悉的專線司機合作。 這導致全國性網絡較難完全與專線企業拉開差異。
(2)成本端規模經濟較弱
快運貨物從幾公斤到幾噸分布不等,且存在大量的重貨、泡貨和異形貨物,仍需人工分揀和裝卸車,相對于快遞大規模的流水線作業,其配載 難度較高,規模經濟弱。這導致規模大的企業與規模小的企業更難拉開 差距。
基于此,快運業務更難像快遞企業一樣通過規模帶來的成本優勢進行分 化。但在同樣存在這兩點問題的美國,依然實現了差異化和市場集中度 的提升,這是我們中美快運對比的問題之一。除此之外,直營與加盟的 差異,也是中美快運行業不同的一面。
加盟制成為**快運行業的主流模式。2015-2020 年,我國加盟制快運 的市場份額從 29.8%提升到了 68.6%。加盟制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形成 了不同于美國直營制企業主導的快運市場。2020 年,**快運貨量 TOP5 企業中,已經沒有專注于直營制的快運企業。
基于以上對比,要回答**快運是否會**美國快運**率的歷史, 我們首先要回答以下兩個問題:1.為什么**快運市場以加盟制企業為 主導,而美國則多為直營制?2.為什么**快運企業之間的成本差距較 小,而美國快運企業的成本差距較大?
2. 經濟地理是中美快運差異重要原因
本章我們將對上一章提出的兩個問題進行探討。我們認為,中美經濟地理結構的 不同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中美快運的差異。**的經濟地理條件,為快運企 業之間的競爭差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認為,**經濟地理特征對快運龍頭提出的挑戰有:1.貨源高度分散的特點 下,直營制快運網絡的運營成本與加盟制網絡差異更大,導致**直營制快運占 據利基市場,而加盟制快運占據主流市場。2.**東強西弱的經濟結構,導致快 運行業的回程貨不足,卡車裝載率較低,貨量領先的頭部企業規模經濟受到一定 抑制。(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2.1 **快運為什么以加盟制為主?
回答**快運為什么以加盟制為主,首先要清楚決定直營、加盟經營模 式的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有兩點因素:(1)需求端:對服務穩定性的忍 耐度;(2)供給端:企業對管理成本的考慮。
需求端:客戶對服務穩定性的忍耐度越高,或者當發生不穩定的服務時 容易賠償,則越能夠接受加盟制,這是必要條件。 供給端:企業的層級越多,地域分布越廣,直營模式下的管理損耗也越 大。利用加盟制的經營模式,可以讓加盟商自擔部分風險,做出最適合 本地化的決策,減少管理損耗。因而管理半徑和管理成本是決定直營和 加盟的重要因素。
物流行業中對履約風險容忍度最低的是時效快遞,因而順豐時效件采用 全直營模式,高成本但具有高穩定性。快運行業的運送物品相對可**, 客戶對履約風險有一定的容忍度,加盟、直營經營模式的選擇更依賴于 供給端。
美國貨源集中,快運企業不需要建設多層級網點。美國制造業起步時間 早,在行業競爭中,形成了以寡頭壟斷為主導地位的市場結構。 1897-1982 年,美國制造業部門的勒納指數從 0.23 上升到 0.46。在此 之后,雖然勒納指數略有波動,但寡頭型市場結構仍居主導地位。較為 集中的制造業貨源,不需要快運企業以密集分布的網點對接,快運行業 層級較為精簡。
**貨源高度分散,快運行業需要更為下沉的門店結構。根據《**工 業經濟》發布的《**制造業集中狀況及其國際比較》中作者所得出的 結論,**絕大多數制造業行業的集中度都非常低,產業組織結構高度 分散。此背景下,**公路貨運市場的貨源也呈現出高度分散的特征。 根據滿幫集團招股書相關數據,**卡車托運人極度分散,由大量的長 尾型中小企業構成。2019 年,我國中小企業超 3000 萬家。為了獲取更 多的貨源,快運企業必須建設更下沉的門店。
更多的網絡層級,使**直營快運網絡的運營成本顯著高于加盟制。門 店越需要下沉,直營管理損耗越大,加盟制的成本優勢便越大,讓加盟 商自擔風險做出本地最優選擇,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且更有利于企 業的快速擴張。德邦是**直營快運企業,由于貨源分散,公司除了建 設每個地區的轉運中心以外,還需要在末端建設網點拿貨。截至 2021 年上半年,德邦服務網點 30486 個,轉運中心 143 個。而美國 ODFL 同樣作為直營網絡,其轉運中心即為服務網點(收件是客戶預約取貨, 而非送至網點),成本更低。2020 年,ODFL 的服務網點僅 244 個。2020 年安能物流的單噸營業成本為 590 元,根據測算,德邦快運業務的單噸 營業成本約為1862 元,**直營和加盟模式的營業成本差距更為顯著。
從經濟地理角度而言,由于**更多層級的網點建設需要,直營成本相 對較高,**直營快運企業在國內的服務客戶,更加集中于高端、時效 敏感型客戶,相對而言更傾向于成為利基市場,而加盟制則成為快運行 業的主流模式。
2.2 **相同模式的快運企業之間,成本為什么難以拉開差距?
快運成本和每輛車的配載緊密相關。怎樣將一輛車快速輕重貨搭配,做 到最優配載,產生更高的利潤,是所有快運企業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特 別在貨源較少的區域,搶奪更優、更多的貨物,最大化車輛裝載率是采 用同樣模式(直營/加盟)的企業之間拉開成本差距的核心。
工業區分布不同,導致中美兩國運力分布不同。美國的主要工業區分布 在東北、東南和西海岸,而**工業區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從美 國主要貨運公路線來看,貨物運輸集中在東海岸區域內運輸和跨東西海 岸的長距離運輸。在長距離運輸中,路徑穿越美國各大州,貨源充足, 回程配載容易。**的貨物運輸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 貨源稀缺,回程配載困難。
**工業區分布東西不均衡,導致回程貨不足,回程裝載率較低,企業 之間的貨物配載能力差距較小。根據 2017 年貝恩公司和 G7 聯合發布 的《**公路貨運市場研究報告》,**公路貨運在行駛速度、日行駛公 里數、裝載率等方面仍落后于歐美國家。此外,根據我們調研了解,快 運公司通常會配備一定的外包運力,用于滿足回程貨短缺線路的需求。 2020 年,安能物流干線運輸車輛共 7000 輛,其中外包車輛 1000 輛, 占比 14%,德邦外包運力占比超 40%。而 ODFL、FedEx 幾乎全部采用 自有車輛,全程裝載率在 90%以上。基于此,也可推斷美國的回程貨源 較**更為充足。
回程貨不足,是**快運公司普遍面臨的問題。在貨源短缺時,規模較 大的企業和規模較小的企業回程單車裝載率差距不大,兩者更難以通過 規模拉開較大的成本差距。而在美國,規模領先的快運企業可以通過精 細化的運營管理,在回程靈活配載,從而獲得更低的成本。
3.ODFL 對快運企業戰略的啟示
第二章我們從經濟地理的視角探討了中美快運的差異,本章我們將從企業視角, 從 ODFL、FedEx 等美國頭部快運企業的經營戰略和財務數據兩方面分析其趕超 對手的自身因素,以期找到**快運企業可以借鑒的經驗。 我們認為,快運市場相對于快遞,更考驗管理層的耐心。回顧 ODFL 的發展歷 史,其在正確的時點都選擇了正確的戰略,謹慎追求規模,堅持直營化發展,持 續且克制的進行資本投入,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快運企業的關鍵指標未必是規模。快遞因為收發件端分散,需要先起網再起量, 慢慢增加各條線路的貨量規模。而快運收發地較為固定,通過精細化的運營每條 線路,逐漸增加規模建立全國網絡的運營模式或許更加合理。
3.1 ODFL 成長復盤:耐心做對的事
ODFL 全稱 Old Dominion Freight Line,是美國一家專注于零擔貨運 的物流企業,主要為企業客戶提供優質的區域及全國零擔服務。
拆分 ODFL 和美國主要快運企業的單票利潤,我們發現 ODFL 有著高達 27%的利潤率,單票成本和單票收入都優于同行。回顧 ODFL 二十多年 的成長史,我們認為其主要做對了兩件事:(1)精耕細作,專注務實; (2)堅持自營,提效增速。
(1)精耕細作,專注務實
(階段一)2008 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美國零擔行業遭遇 寒冬,FedEx 等頭部企業發動價格戰,借此搶奪市場份額。2009 年美 國零擔市場規模大幅下降 25%至 250 億美元。
ODFL 獨善其身,并未加入價格戰。2008-2009 年,ODFL 的貨量同比 下降 12%,但其通過精細化的管理能力,對每一條線路,每一單貨物精 準定價,成為了當年美國零擔行業盈利最優的企業。
(階段二)2009 年后,宏觀經濟開始復蘇,美國零擔貨量也逐漸恢復, 價格戰漸漸緩和。利潤表現不佳的零擔企業開始追求利潤,行業價格逐 漸修復。同時,各家企業開始縮減為搶量建設的冗余產能,從 2008 年 到 2019 年,YRC 陸續關閉了 280 個轉運中心。
ODFL 憑借早前積累的現金流,開始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2011 年到 2015 年,ODFL 的貨量復合增速 5%,總貨量超過 YRC。同時,在行業 復蘇的大背景下,ODFL 的經營利潤表現依舊良好,在行業保持領先。
(階段三)當下,ODFL 繼續采用差異化戰略,選擇大客戶作為核心客 群。大客戶貨源充足、標準、穩定,節省了公司末端建設和運營成本, 也降低了配載的難度。
(2)堅持自營,提效增速
ODFL 始終堅持直營制戰略。自 2011 年到 2021 年,公司資本投入超 44 億美元,遠超同行,同期 YRC 資本投入僅 15 億美元。此外,ODFL 多年來購買的房地產已經難以被模仿,且其現在也具有超額的價值。截 至 2021 年 3 月,公司擁有轉運中心 246 個,其中自營 229 個,自營率 高達 93%。
高度直營化下,運輸成本領先。快運公司的運輸成本包括燃料成本、外 購運輸成本和折舊攤銷成本三個部分。對比來看,ODFL 的單噸運輸成 本相較于 YRC 低 52 美元。ODFL 的直營化程度較高,外購運輸成本低。 此外,直營化程度更高的 ODFL 可以更好的管控車輛,通過新車跑干線, 老車跑短程等模式,降低燃料消耗。
人力成本更低。因為歷史原因,ODFL 是美國少數幾家以無工會運營的 公司,人工成本顯著低于 YRC 等有工會企業。2002-2020 年,美國零 擔行業的非工會企業占比已經從 55%提升到 76.2%,展現了非工會企業 得天獨厚的優勢。
持續擴大產能也使公司終端密度不斷提升,更加貼近客戶。公司利用軸 輻式網絡模式,將服務中心作為集成樞紐,負責本地區貨物的攬收和交 付。每天晚上,服務中心會將一天內收到的所有貨物運輸到目的地服務 中心,并于第二天在當地安排交付。目前,ODFL1 日達或者 2 日達需求 的準點交付率已經達到 99%,約占其貨物總量的 70%左右。貨物破損率 從 1.5%降至 0.1%。同期,YRC 的貨物賠損率為 1.6%。與之相關的是, ODFL 已經連續 11 年獲得了行業 Mastio 質量獎,成為了排名第一的國 家承運人。
服務質量好,對貨物加以篩選。ODFL 采用大客戶戰略,客戶議價能力 更強,但 ODFL 在扣除燃油附加費后的每英擔收入和 FedEx 相近甚至更高,更好的服務質量贏得了客戶的眷顧,同時也讓 ODFL 獲得了優先選 貨的能力。基于此,ODFL 會對業務進行挑選,優先選擇更利于車輛配 載的貨物,實現成本最優化。
基于此,ODFL 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優的服務。ODFL 可以選擇更 利于配載的貨物,降低成本。對比 ODFL、XPO 等企業 2021 年的單票 利潤拆分,ODFL 的單票經營利潤達 26.5%,高出第二名 XPO 近 12 個 百分點。
在擴張上,ODFL 一直貫徹持續且克制的思路。不同于其他企業先擴張, 再拿量的思路,ODFL 根據每個轉運中心的貨物周轉量進行擴張。當轉 運中心的卡口出現擁堵,貨物攬收時效變慢時,才會考慮在該區域進行 擴張。正因如此,ODFL 的轉運中心都保持了較高的貨物周轉量,幾乎 從未關閉過運行中的轉運中心。
管理層的正確決策幫助ODFL在20年長跑中趕超競爭對手,實現領先。 對**快運企業而言,想要領先對手需要面臨更大的挑戰,這要求企業 既有 ODFL 這樣的優秀運營能力,從戰略上,也要保持更為持久的耐力。
3.2 快運企業的關鍵指標未必是規模
市場通常將快運對標快遞,將規模作為衡量快運企業的關鍵指標。而 ODFL 的差異化的戰略,讓其在美國市場獨樹一幟。
快運需求和快遞不同。快遞的需求是更為零散、更難以預測的,** 必須建立全國的網絡,才能滿足商家的物流需求。所以快遞企業更注重 規模的增長,以攤薄網絡的運營成本。但快運行業并不相同,根據運聯 智庫資料,** 80%的快運需求為計劃性需求,每家廠商都有固定的客 戶和運輸線路。考慮到快運規模經濟并不顯著,1-5 家客戶即可裝滿一 車,通過運營好每一條線路,贏得客戶口碑,逐步擴張運輸網絡,我們 認為是風險更低、更長久的運營模式。
當下,**快運行業正處于重要的十字路口,耐心更難能可貴。加盟制 快運企業陸續上市,頭部直營制快運企業開始并購,綜合物流服務商開 始進行快遞、快運業務的協同整合。**快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當前 快運企業處于加緊融資、擴大份額的過程中,尚難分出勝負。而參考美 國快運的發展和 ODFL 的歷史經驗,優秀的快運企業,既需要抓住時機 擴張,更需要腳踏實地,在每一條線路精耕細作。當二者矛盾時,或許 后者才是能夠經歷時間考驗的戰略選擇。(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4.附錄:
4.1 **快運市場概況
快運特指 30kg-500kg 公斤段的全網小票零擔市場。**公路貨運市場 可以被分為快遞、零擔和整車市場,零擔市場又有大、小票之分,小票 之中又有全網與區域的區別。本文所指的快運是指全網小票零擔市場, 其客戶群主要為小 B 流通商,貨源主要以長途為主。
市場規模和規模效益不成正比。在物流行業,隨著公斤段的上升,邊際 成本下降幅度呈現出快遞>小票零擔>大票零擔>整車。而從市場規模來 看,則呈現出快遞<小票零擔<大票零擔<整車。2020 年,**快運貨量 約 0.9 億公噸1,市場規模約 1400 億元,占小票零擔市場的 30%。
**零擔企業的主要組織模式有直營、加盟、聯盟三類。其中,聯盟制 主要通過區域網的聯盟從而實現全網運營,其運營底盤仍以區域網為主, 在本文中不多贅述。加盟制是指總部直營干線和分撥中心,將兩端收派 服務交給加盟商負責,代表企業主要為安能物流、中通快運、百世快運 和順心捷達。直營制模式由總部負責全鏈路全環節的運營管理,代表企 業有德邦股份和順豐快運。
順豐快運零擔收入已破 200 億元,**頭部企業貨量已破千萬噸。根據 運聯智庫相關資料,2020 年**零擔企業中順豐快運收入達到 200 億 元,貨量達到 1015 萬噸。同期,安能物流貨量也同樣突破千萬噸,達 到 1025 萬噸。
4.2 混網經營 VS 專注快運
提高資源的復用率也是降低網絡成本的途徑之一,但專注于快運的 ODFL 利潤表現遠好于綜合物流服務商 FedEx。或許這種情況并非普遍 現象,僅可作為參考之一,原因在于:混網經營各業務利潤有賴于內部 成本切分,我們并不能確定 FedEx 的內部成本劃分是基于各業務公允 定價。從單票利潤拆分來看,剔除燃油附加費后,FedEx 的單噸收入和 ODFL 相近,但單噸成本比 ODFL 高出 103 美元。根據成本拆分,FedEx 的人工成本和 ODFL 接近,但運輸成本(燃料+外購運輸+折舊攤銷)較 高,且存在較高的分部間費用和其他費用(主要為場地租金費用)
FedEx 與 ODFL 的差距主要在于早期資產投入,FedEx 的直營化程度 較低,導致運輸成本較高。但從單噸燃料消耗來看,FedEx 相比于 ODFL 更具優勢,證明了資源復用確實可以提高產能利用率,降低運輸成本。
4.3 中美快運市場并購梳理
美國市場也經歷并購重組提升集中度。20 世紀 80 年代初期,美國國會 放松了對汽車運輸行業的管制,授予所有人在全國范圍內的經營權。
(1)2000 年,美國零擔行業已經形成了穩定的頭部陣營,主要由 Yellow、 Roadway Express、Consolidated Freightways 和 Con-Way Freight 這 幾家構成。
(2)FedEx 于 1998 年和 2001 年先后收購 Viking Freight(Caliber System Inc.子公司)和 American Freightways 兩家區域零擔公司進入零擔行業。2002 年,行業第二 Consolidated Freightway 宣布破產。
(3)2003 年 Yellow 和 Roadway Express 合并成 YRCWorldwide,后 又于 2004 年收購 US Freight,合并成現在的 YRC。
(4)和 FedEx 同為快遞企業的 UPS 于 2005 年收購 Overnite Transportation 開始大力拓展零擔業務。后又于 2021 年將整個 UPS Freight 以 8 億美元出售給 TFII。預計收購完成后,TFII 將成為北美第五 大零擔企業。
(5)2015 年,XPO 收購 Con-Way,市場份額躍居行業第三。
**快運市場也迎來了一波并購潮。2018 年 3 月,順豐收購新邦物流 核心資產及業務,順心捷達正式誕生。2020 年 8 月,京東子公司收購跨 越速運,交易對價 30 億元。2022 年 3 月,京東物流宣布以 13.15 元收 購德邦物流股份,總交易價為 89.76 億元。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拓展知識:
中通快運和中通快遞的區別
中通快運和中通快遞是一家。
中通快遞創建于2002年5月8日,是一家集快遞、快運、跨境、商業、云倉、金融等業務于一體的綜合物流服務商。
而中通快運是中通集團旗下零擔物流品牌,主營10kg以上產品,重量產品主打10-300kg小票零擔,同時提供更優惠價格的300kg以上大票零擔服務;時效產品除標準快運外,后續會推出更多核心產品,縮短時效,優化客戶體驗。
除管家式服務、倉配鏈服務與項目客戶專享服務等,冷鏈運輸等服務未來也會推出,滿足客戶要求,提供更“新鮮”的服務。中通快運全程采用現代化作業設備、科學化管理,個性化增值服務,不斷優化升級服務,全面保障貨物時效,讓客戶放心滿意。
擴展資料:
中通快運創建于2016年8月,由中通集團控股投資組建,隸屬中通集團旗下。公司采用“中心直營+加盟網點”的扁平化管理模式,運用現代化的作業設備、信息化管理以及全國統一高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全程全網上下一體,致力于創建一流運營服務體系的綜合性物流供應商。
作為中通快運兄弟公司中通快遞成立于2002年,經過15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快遞“第一集團軍”中起步最晚、發展最快的快遞企業。中通快遞是一家集快遞、物流、電商、印務于一體,國內物流快遞企業。
目前中通快遞的服務對象多是體積小、重量輕的電商貨物,中通快遞除了較快將貨物送達目的地及必須簽收外,能提供郵件**功能、送遞時間的承諾及其他按客戶需要提供的服務。
參考資料來源:中通快運服務產品
百度百科-中通快遞
中通快運和中通快遞的區別
快運和快遞都是中通的,但是運輸的物品不太相同。快運主要針對大型物件,零擔物流。快遞是大家常用的**零散小物件。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中通快運和中通快遞的區別
中通快運是走大件、重貨的,會慢一些;中通快遞是走小件包裹,快一些。
中通快運:中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通快運)由中通集團控股投資組建,隸屬中通集團旗下。公司采用“中心直營+加盟網點”的扁平化管理模式,運用現代化的作業設備、信息化管理以及全國統一高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全程全網上下一體,致力于創建一流運營服務體系的綜合性物流供應商。
中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2002年5月8日,是一家集快遞、物流、電商、印務于一體,綜合實力位居國內物流快遞企業前列的大型集團公司。注冊商標“中通”、“zto”。美國當地時間2016年10月27日,**中通快遞正式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成為近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以來再次引發密切關注的**企業。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921473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