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銀行 基金公司
前沿拓展:
上海銀行 基金公司
工行絕對最好。
不用**券卡。。
可以網上定投
毫無疑問,經歷了2020年后,任哪一個銀行都不會輕視基金代銷市場和相關中間業務的巨大潛力。
較量基金發行規模、比拼投資者持有規模之外,銀行在基金業務上還有一個重要的“戰場”——基金托管市場。
某種程度上,基金托管規模是各大銀行于基金市場上“最綜合實力”的體現。
當招行在新基金發行上壓倒行業“眾生”,當浦發、中信銀行在支付寶平臺基金銷售上占得先機的同時,究竟是誰在執托管市場的“牛耳”呢?
這個**隨著2020年公募基金年報的披露,又到了新一次總結的時候。
銀行托管收入增近四成
對銀行來說,托管業務基本是穩賺不賠的生意。這樣的業務誰不愿意做呢?
所以,它的競爭一貫激烈。
某種程度上,一個銀行托管業務的發展和這個銀行的銷售能力成正比。而年度的托管費收入排名,則是過去多年銀行基金綜合服務能力的“總分”
2020年公募基金行業繼續保持增長,基金公司托管費收入大幅上升。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公募基金支付給銀行和券商的托管費為200.49億元。這個數字較2019年同比上漲38.52%。
其中,前26家銀行托管了全行業99%的公募基金,賺取了其中99%的托管費。
這是一個比房地產業還要高度集中的市場。
第一梯隊誰屬?
即便以前述的26家銀行為統計樣本,也能發現,行業中托管能力的不均勻。
初步統計,去年底位于基金托管行業第一梯隊的銀行有8家,分別為工行、建行、中行、交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農行、興業銀行。
其中,建行和工行2020年基金托管費收入超30億元大關,最為財大氣粗。
相比之下,中行的托管收入超過20億,交行的托管收入超過16億。列第三第四名。
此外,過去一年還涌現除了龐大的第二梯隊托管銀行。
以年收入1億元托管費為界,第二梯隊銀行有10家,分別為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郵儲銀行、江蘇銀行、浙商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寧波銀行。
工行“登頂”托管之王
工行是不少銀行業務的“龍頭老大”。而2020年它也超過建行,重奪業內基金托管費收入冠軍。
據統計,2020年,工行期末托管基金1180余只,總托管基金資產近3萬億元,托管費用合計35.06億元。
此次是自2010年以來,工行首次打敗建行,登頂公募基金托管收入“第一”。
中信銀行:蟬聯股份制銀行托管費收入第一
在很多人映象中,在資管界,國有大行之下,當屬招行。但僅從托管收入來看,中信銀行才是股份行托管收入冠軍。
根據Wind數據,2020年,中信銀行雖然只托管了193只基金,遠不及招行的664只,但其總托管基金資產近2萬億元,托管費用合計16.26億元。,排名緊隨工、建、中、交四大行,位列第5。
中信銀行的“成績”某種程度上或許得益于著名的余額寶。2020年,天弘余額寶基金托管費近10億元,貢獻了中信銀行近60%的托管費收入。
但在托管總收入方面,2020年交行反超了中信銀行。另外,中信銀行去年托管費收入同比增速(21.82%)“跑輸”交行(47.71%)。
上海銀行、浦發銀行:托管費增長領銜行業
在所有托管行中,托管費收入增長最快的銀行是上海銀行。這點估計會超出不少投資者預料。
數據顯示,這家位于上海的城商行去年全年托管基金69只,托管基金資產同比增長超174.93%,累計托管費收入同比增長近200%。借此,上海銀行超過南京銀行、杭州銀行等多家銀行,直接躋身第三梯隊“領頭羊”。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滬上另一家銀行浦發銀行基金托管業績也十分突出。數據顯示,2020年,浦發銀行全年托管費收入同比增長了80.11%。
此外,從數據上看,去年托管費收入增長超50%的還有郵儲銀行、徽商銀行,其托管費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70.65%、71.87%。
恒豐銀行、渤海銀行:驚現負增長
如前所述,在基金托管行業,頭部效應越發明顯,強者恒強,而弱者則可能面臨被吞吃市場份額的命運。
在公募基金加速發行的2020年,恒豐銀行托管的基金資產反而減少超30億元,同比減少了37.06%;其累計托管費也隨之縮水超12%。
渤海銀行托管的基金資產有所增加,但其累計托管費收入同比縮水近2%,其中原因當和該銀行的托管產品結構發生變動有關。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910470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