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外資公司(什么叫外資公司企業)
前沿拓展:
什么叫外資公司
TP就是Tranfer Pricing,轉讓定價的意思。轉讓定價 (Transfer Pricing)是指關聯企業之間在銷售貨物、提供勞務、轉讓無形資產等時制定的價格。在跨國經濟活動中,利用關聯企業之間的轉讓定價進行個人所得稅管理已成為一種常見的稅收逃避方法,其一般做法是:高稅國企業向其低稅國關聯企業銷售貨物、提供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時制定低價;低稅國企業向其高稅國關聯企業銷售貨物、提供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時制定高價。這樣,利潤就從高稅國轉移到低稅國,從而達到最大限度減輕其稅負的目的。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徐福 環球時報記者 樊巍 苑基榮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曉明】近期,印度以涉嫌逃稅等理由對vivo、小米等**企業進行突擊檢查,并凍結這些公司的銀行賬戶。7月21日,**手機廠商榮耀宣布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退出印度市場。其實,遭印度稅收“大棒”打擊的跨國公司不光有中企,英國電信巨頭沃達豐、美國IBM、法國烈酒生產商保樂力加等眾多公司都曾遭印度“索債”。宣布離開印度的跨國公司也不只榮耀。印度**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七八年,超過2000家跨國公司暫停其在印度的業務。印度一直希望成為新的“世界工廠”,然而跨國公司卻紛紛“打包”撤離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讓印度**莫迪的“印度制造”計劃尷尬不已。
“它們可能正在對印度失去興趣”
形勢很嚴峻
“它們(外國公司)可能正在對印度失去興趣”,印度《商業標準報》8月12日援引該國**數據得出這一結論。去年年底,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戈亞爾稱,從2014年至2021年,共有2783家跨國公司關閉其在印度的子公司或辦事處。考慮到印度只有大約1.2萬家仍在經營的“活躍”外企,這個數字并不少。
印度負責企業事務的國務部長辛格日前表示,截至2022年7月27日,1777家在印度注冊的跨國公司“走了”,而全印總共只有5068家注冊跨國公司。印度**的年度報告也顯示,形勢很嚴峻。該報告稱,每年在印度注冊的跨國公司數量,從2014財年的216家下降到2021財年的63家,而“活躍”外企在所有注冊外企中所占的比例,從2014財年的80%下降到2021財年的66%。
雖然**肺炎**暴發以來,以谷歌為代表的科技公司、以黑石為代表的資本公司、以波音、空客為代表的飛機制造商都在加大對印度的投資布局,但包括瑞士建材公司豪瑞、蘇格蘭皇家銀行等在內的多家跨國公司都宣布將退出印度市場。其中不少企業已經在印度“深耕”多年,比如德國零售商麥德龍,打算以大約17.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在印度經營了約20年的業務。美國汽車制造商福特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就“經略”印度市場。今年5月,福特宣布放棄在印度生產用于出口的電動汽車。去年9月,該企業已經決定停止在印度生產傳統汽車。
稅,讓外企望而卻步
按理說,印度擁有13.8億人口,是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本應成為跨國企業爭搶的“香餑餑”,但為什么這么多跨國企業決定放棄印度市場呢?印度《德干先驅報》等多家媒體對此進行分析,稱兩個因素造成上述情況:一是跨國企業自身的原因,包括未能打開對價格敏感的印度市場、全球發展戰略調整等;二是印度的營商環境不利于跨國企業,包括高關稅壁壘等。美國國務院2021年發布的投資環境報告將印度描述為“具有挑戰性的營商之地”。美國傳統基金會今年公布的經濟自由指數顯示,印度在亞太39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27位,總得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印度可能是世界上關稅最高的國家,”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曾這樣表達不滿。莫迪在2014年上臺后,對印度的稅法進行改革,但2018年年底,他開始大規模提升關稅,從平均13%提高到20%。特朗普兩年前在訪問印度時,對美國摩托車生產商哈雷-戴維森不得不在印度支付高額進口關稅表示遺憾。哈雷-戴維森已經決定離開印度市場,而與印度就關稅商討了一年的特斯拉5月也表示,擱置在印度銷售電動汽車的計劃。特斯拉想先在印度“試水”銷售在其他國家生產的電動汽車,而印度**希望特斯拉先在印度生產電動汽車,然后才能給這家公司稅收優惠。
稅務**也是讓很多跨國企業對印度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之一。除小米等中企外,印度稅務部門對諾基亞、IBM、沃爾瑪、凱恩能源等多家外企都進行了稅務調查并開出高額罰單。曾供職于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印度分所的資深總監劉林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印度稅務機關查稅對各家公司來說很普遍,但若仔細觀察分析,就會發現他們有某些偏好,比如對跨國公司查的多一些,對小企業更嚴厲一些;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查的會少一些,經濟形勢不好時查的就多一些。
據美國《國會山報》等媒體報道,因為稅務**,法國保樂力加7月宣布暫停在印度進行新投資,而從2007年開始,英國沃達豐和印度**則因為回溯征稅問題打了十多年的官司。2012年,印度最高**裁定沃達豐勝訴,但當時執政的國大**對此不滿,印度國會于是通過一項立法,繞開最高**的裁定,允許稅務部門繼續向沃達豐“要錢”。當時作為反對**的印度****將國大**的這一做法稱為“稅務**”,然而印人**上臺后,繼續援引這一法律向外資企業“索債”。莫迪**2021年廢除了這一法律,但印度和多家跨國公司此前產生的**并未終止。
“管理膽固醇”阻礙商業發展
印度**的管理也讓跨國公司十分頭痛。有印度商業界人士表示,聯邦和地方**制定了各類法律、法規和條例,而這些復雜的規定變成了“管理膽固醇”,影響印度商業發展。印度商業咨詢公司南吉亞-安德森的合伙人阿加瓦拉對《德干先驅報》說,為改善營商環境,印度**不斷進行管理改革,然而這些改革不僅沒有達到標準,而且不斷變化的規定帶來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麻煩。有觀點認為,印度**去年批準一項價值100億美元的激勵計劃,在該國建立芯片產業基地,然而全球芯片巨頭卻沒有因此對印度“熱情”起來。**管理可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
此外,在印度做生意,法律手續異常繁瑣。據《亞洲時報》報道,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在印度注冊一家公司需要18天,比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時間要長一周左右。此外,在印度注冊企業必須經過12個步驟。申請建筑許可證需要34個步驟和110天的時間,必須得到印度****和邦**的批準。要滿足生產的水電條件也不容易,比如在印度接通電力需要8天到3周左右。
土地是個難題
如何獲得土地也成為跨國公司在印度發展的難題。據印度the print**網報道,該國的土地法未能平衡土地所有者的利益與印度的發展需要,打擊了外企的投資積極性。以印度首條高鐵——孟買-艾哈邁達巴德高鐵為例,這段鐵路全長508公里,其中約100公里位于孟買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2015年,日本獲批建設這條鐵路,項目2017年動工。日媒近期稱,目前這條鐵路只修了10公里左右,而土地不到位是造成工程延遲的主要原因。報道稱,截至2021年9月,馬哈拉施特拉邦僅征了30%的項目土地。
印度the print **網對比了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與日本鈴木汽車在古吉拉特邦工廠的生產情況。報道稱,特斯拉與上海市**達成協議和向客戶交付第一輛汽車僅相隔537天。馬魯蒂鈴木印度公司(母公司為日本鈴木公司)的工廠從和地方**達成協議到生產花了近5年時間。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就是當地土地價格投機性上漲帶來的征地難問題。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印度**對本國企業的保護政策等都成為限制外企投資的因素。此外,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的報告顯示,印度商業法律中有大量涉及監禁**者的條款,凸顯了企業家在印度經商面臨的風險。
給8億人發大米意味著什么?
印度一直希望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并在2014年高調推出“印度制造”計劃。為實現這一目標,新德里近年來一直試圖吸引跨國公司將其生產基地從**轉移到印度。美國也一直希望印度崛起,以此遏制**。然而,現實卻讓美國等西方國家失望了。
美國《國會山報》日前發文,呼吁拜登**關注多家跨國公司退出印度的現象。西方認為,新德里只有實現更高的經濟增長,才能挖掘其經濟和軍事潛力,遏制**發展,而這只有在更多外國投資流入印度以及印度市場進一步開放的情況下才可能實現。盡管印度經濟預計將在2022年增長8%,在2023年增長6.9%,但這低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初預測的12.5%和8.5%。此外,印度的增長歸功于其龐大的消費市場,而不是外國直接投資(FDI)的增加。從2019年至2021年,全球流入印度的FDI比例從3.4%下降至2.8%,而**在全球FDI中的份額從14.5%上升到20.3%。
2014年莫迪上任后表示,他將采取多項舉措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并力爭在2017年將印度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的排名提升至前50。雖然截至2021年,印度尚未實現這一目標,但在去年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印度排名第63,是近年來上升速度較快的國家之一。然而“印度制造”并未按計劃大幅提升印度的制造業。
據美國《財富》雜志印度版報道,新德里計劃將制造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提高到25%。然而,官方統計數據顯示,這種情況并沒有發生。印度制造業占總增加值(GVA)的比例從2018財年的18.4%降至2021財年的17.8%。在2022財年,這一數字預計將上升到18.2%,依然低于25%。
此外,《德干先驅報》近期報道稱,印度國會常設委員會在《**肺炎后的經濟吸引投資:印度的挑戰和機遇》報告中指出,在**肺炎**期間,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以外的外國企業,多數選擇了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只有極少數企業來到印度。美國《財富》雜志印度版提醒說,上述數據并非是印度**提供給國會的,而是印度國會根據媒體的報道總結的,這說明印度**沒有對相關企業的動向進行**。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8月9日發文,稱印度的勞動力素質和基礎設施水平遠遠落后于**。除此之外,印度社會的分裂以及盛行的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導致其無法取代**在制造業的地位。莫迪此前在接受印度《經濟時報》采訪時表示,**暴發后,在封鎖期間,印度**在向8億印度人分發大米等方面取得“無與倫比的成功”。《亞洲時報》指出,莫迪提到的數字對希望進入印度的外國公司至關重要。在印度13.8億人口中,有8億是貧困、低收入或中低收入人群,他們從**領取糧食補貼。這些人不會是西方公司昂貴商品和服務的消費者。外國公司不會因為一個國家的人口多就進入這個國家,人們需要有足夠的購買力來消費它們的產品才行。相較之下,**既是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大約有8億的中高收入人群。據估計,印度的購買力只有**的20%。
《國會山報》認為,西方對印度成為現代化、繁榮國家的希望,并沒有按照一些人在21世紀頭幾年所預測的速度實現。印度目前還不足以成為**的“勁敵”。不過,雖然存在各種挑戰,但印度的市場規模和地理位置仍會使其成為一些外國公司青睞的“熱土”。
來源:環球時報
拓展知識:
什么叫外資公司
外資公司注冊費用會相對內資貴點 不過3000元附近就行的 具體的看注冊什么行業的什么類型的外資公司的!
外資公司注冊流程
1、工商局核準名稱:提供所有股東、法人和財務的身份證復印件,公司名稱多個,公司注冊資本,股東出資比例及出資期限,公司經營范圍,股東、法人和財務的手機號和電子郵箱。
2、做工商注冊材料:《公司章程》、《股東會決議》、《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企業告知承諾書》、注冊地址房屋租賃協議和房產證復印件等。
3、簽署工商注冊材料:公司名稱核準后,需由股東、法定代表人、監事簽署《公司章程》、《企業告知承諾書》、《股東會決議》等工商注冊材料。
4、辦理營業執照:經簽署過的工商注冊材料、房屋租賃協議等,并報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批,辦理公司營業執照(三證合一)。
5、**:營業執照出來后,刻制公司的公章、財務章、法人章、**專用章
6、開立公司銀行基本戶(費用由銀行收取)
7、核稅、買稅控盤和**(稅控盤費用由服務商收取)
二、外資公司注冊需要材料:
1.外方投資者的主體資格證明復印件;(如為外國公司投資,提供公司的合法開業證明復印件及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護照復印件;如為外國自然人投資,提供護照;)
2.外方投資者的資信證明原件;
3.外方投資者的公證認證證明原件;(如為外國公司投資,提供其本國公證機關對公司合法開業證明出具的公證,并經**駐該國使領館認證的證明文件;如為外國自然人投資,提供其本國公證機關對自然人身份即護照出具的公證,并經**駐該國使領館認證的證明文件;)
4.擬設立公司注冊地址的房產證明復印件;
5.擬設立公司注冊地址的租房合同;
6.擬設立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件;(如為外國人,提供護照;如為**人,提供身份證;)
7.擬設立公司全體董事的身份證件;(如為外國人,提供護照;如為**人,提供身份證;)
8.擬設立公司經理的身份證件;(如為外國人,提供護照;如為**人,提供身份證;)
9.擬設立公司監事的身份證件。
外資公司注冊有以下好處的:
好處一:有利于避開外匯管理、方便引資;因為外匯制度的規定,赴海外上市制度更為嚴格,以及一些人為因素的導致,容易左右企業的國際融資。預期用時等待資格審查和批準,倒不如直接尋找一些**個公司來注冊,用該**公司的名義進行相關海外融資以及上市,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海外離岸公司的**不收到任何會計理論知識的限制,公司在資金使用上更為方便。
好處二:有利于發展跨國業務提升企業形象;隨之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逐漸發展,當前商業日益國際化的趨勢也是更為明顯,企業通常會以跨國營銷的模式來拓展企業實力,擴大內資公司注冊企業營運的范圍,進而讓注冊成立的外商注冊公司面向全球開展跨國業務,從而有助于提升企業的國際影響力。
注冊外資公司的優勢有很多,不但避開了關稅,有些地區還會給外資公司一定的優惠條件,更適合企業的發展,對于外商來說在當地注冊公司來進入當地市場的方式是非常有利和明智的。
希望每一個注冊外資公司的客戶都注冊順利,公司經營良好!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909470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