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東名冊范本(股東名冊樣本)
前沿拓展:
**公司股東名冊范本
有以下渠道:
一、 可以免費查到的**公司股東信息
由于**特區**對**公司的登記信息實行半公開制度,一般人只能通過****官方網站查看該**公司是否存在,何時成立,是否如期辦理年審,是否有除名或已告解散等信息。
以上信息是**特區**公開披露的,任何人只要通過港府指定官方網站,按提示進行**作,就都可以看到這些信息,不用注冊賬號,也不用繳付任何查詢費用。
二、付費才能查到的**股東信息
**特區**的官方網站不能夠直觀的看到**公司內部資料信息,如特定董事姓名,股東構成和股東比例之類的詳細信息。 這些信息是不可以通過網上隨意查詢的,但是可以付費查詢。
如您自己不會**作查詢,可以提供您想查詢的**公司的名稱全稱給到**公司,由**公司為您提供付費查詢服務。具體收費沒有統一標準,端看該**公司自己的定價,基本上調取**公司的一份文件,收費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注意:如需查詢一家**公司信息,就一定要提供該**公司的名稱全稱,或是公司編號。如您想查特定某一個人名下的**公司,這個是任何人都無法查詢到的。
**作環境:瀏覽器__電腦端:macbookpro_os14打開google版本92.0.4515.131
拓展資料:
**注冊公司有什么優勢:
稅率低、稅種少
利得稅:首200 萬港幣利潤的稅率僅8.25%,而其后為16.5%。公司沒有盈利,無需交稅。離岸經營的公司,可以申請豁免稅收。
薪俸稅:最高稅率為17%
物業稅:稅率為15%2. 沒有外匯管制: **銀行賬戶可自由收付外匯,資金轉移靈活。
3. 公司名稱無限制:**公司的名稱幾乎不受限制,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取適合的名稱。
4. 經營范圍無限制:**公司的經營范圍極少受到限制,可以經營任何合法業務。
5. 注冊資本無限制:**公司注冊資本沒有限制,而且不用驗資。
6. 注冊手續簡單:董事股東不用到港,注冊周期短,效率高。
7. 管理靈活方便:公司成立后,維護管理簡單,每年只需做好年審和做賬審計。
8. 品牌美譽度高:**的品牌認知度及美譽度高,容易提升公司的國際形象。
9. 亞洲金融中心:**有很完善的銀行金融體系,寬松的融資環境,容易獲得國際信用和信貸。
公司代碼:601618 公司簡稱:**中冶
第一節重要提示
1、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http://www.sse.com.cn網站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3、本報告經公司2022年3月29日召開的第三屆董事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公司全體董事出席了董事會會議。
4、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5、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2021年**中冶經審計的合并報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8,374,970千元,**中冶本部未分配利潤為5,846,248千元。公司擬以總股本20,723,619,170股為基數,按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幣0.78元(含稅),共計現金分紅**幣1,616,442千元,剩余未分配利潤**幣4,229,806千元用于公司經營發展及以后年度分配。該方案擬定的現金分紅總額占2021年度**中冶合并報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19.30%。
6、除特別注明外,本報告所有金額幣種均為**幣。
第二節 公司基本情況
一、公司簡介
二、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
第一部分 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一)工程承包業務
冶金建設領域,隨著鋼廠搬遷轉移、產能置換等結構性紅利逐步消退,冶金建設市場逐漸由增量向存量轉變,未來新建綠地鋼鐵市場機會將大幅減少,傳統鋼鐵業務面臨嚴峻形勢。行業內兼并重組步伐加快,頭部企業快速形成與小型特色企業并存的局面將成為未來必然趨勢,冶金工程建設和運營服務面臨更大競爭壓力。同時,在“雙碳”政策背景下,碳排放限制逐漸升級、環保整治和能耗雙控力度不斷加大、信息化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等行業趨勢,也在倒逼鋼鐵企業不斷在產品的提質升級上進行結構性技術改造,低碳生產技術革新、節能減排、智能制造等也將成為鋼鐵企業重點發展方向,這對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提出更高要求,也為未來市場開發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基本建設領域,仍蘊含著廣闊的市場機遇。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專項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擴大有效投資,在第一季度加快下發專項債1.46萬億,地方**全年新增專項債也將超過3.5萬億,為基建投資帶來明顯的提振作用。在結構政策、區域政策、社會政策等各方面政策共同發力下,“兩新一重”、鄉村振興以及區域協調發展等補短板、惠民生領域仍是基礎設施重點投資方向,為公司基本建設業務帶來廣闊發展空間。從行業趨勢來看,整合重組加速進行,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市場區域布局逐漸趨同,龍頭企業積極謀求綜合布局、多元化發展和轉型升級,尋求新的發展動力,競爭態勢愈加激烈。
數字技術將繼續滲透到建筑行業的各個方面,打破真實建筑物與虛擬建筑物之間的界限;BIM、GIS、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聯網、機器人等技術將為傳統建筑行業帶來巨大變化;建筑業企業或將加大研發投入,將裝配式作為信息化助推器,快速推動行業大發展。國務院發布的《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提出“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預計2022年,我國累計綠色建筑面積將超過15億平方米,綠色建筑將成為建筑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二)房地產開發業務
新形勢下,我國房地產行業已經告別擴張式高增長的“黃金時代”,樓市正逐步回歸理性,進入平穩發展期。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接近67億平方米,年均銷售面積13.4億平方米;銷售額約80萬億元,年均可達16萬億元,市場將呈現“發展節奏放緩,整體供求規模高位小幅回落”的穩定發展局面。與此同時,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仍在繼續推進,由城鎮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帶動的房地產增量仍然存在,但增速與“十三五”相比明顯放緩,特別是在“房住不炒”和各類政策調控下,房地產市場更加趨于健康穩定發展。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出臺,城鎮化發展正從新城區建設的增量擴張向城市更新改造的存量轉變,未來,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將成為房地產市場的主基調。
(三)裝備制造業務
目前,鋼鐵行業已經進入深化供給側改革、推動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十四五”關鍵時期,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的要求,鋼鐵作為碳減排的重點行業,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智能化發展成為主要方向。2021年,工信部和發改委先后出臺了《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和《鋼鐵冶煉項目備案管理辦法》,對現有產能設備升級改造提出新的要求,對促進短流程煉鋼產線建設給予政策支持,以電爐為代表的核心冶金裝備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此外,工信部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與鋼鐵行業融合應用參考指南》印發工作,以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與傳統冶金裝備制造業相結合。實現數字化轉型對裝備制造業的賦能,也將成為我國冶金裝備制造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由于鋼結構具有力學性能好、工業化程度高、可循環利用等優點,越來越獲得國家重視與行業認同,在超高層、大跨度空間結構、基礎設施等領域廣泛應用;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先后發布《鋼結構住宅主要構件尺寸指南》、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標準(局部修訂條文征求意見稿)》、《鋼結構通用規范(國家標準)》等通知,持續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精神,全面推進型鋼構件標準化、提升設計施工效率、降低鋼結構住宅成本。隨著國家建筑工業化和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的快速發展,以裝配式鋼結構為代表的建筑產業化、標準化、綠色化將成為未來我國鋼結構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四)資源開發業務
2021年以來,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通過艱辛努力率先擺脫**困擾,經濟迅速企穩,能源、礦產資源等需求快速回升,而全球礦業供應端主要國家依舊深受**影響,經濟恢復乏力,使得全球礦產品的供需格局發生很大變化,加之全球資本流動性大幅增加,進一步推動了全球礦產品價格的大幅反彈,全球礦業走出低谷,總體表現出三個顯著特點:
一是后**時代,全球礦產品的供給、需求、流動性發生重大調整,礦產品價格大漲。受電力、能源危機的影響,供給側減產再疊加庫存偏低,礦產品價格保持高位。
二是金融屬性加強。為應對**帶來的經濟影響,各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推動了全球品礦產品價格上漲。礦產價格歷來與通脹密切相關,鐵、銅等金屬價格持續飆升,又進一步加劇全球通脹水平。
三是清潔能源迅速發展。減少化石能源使用已成為各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共同行動,清潔能源技術裝備、低碳發電設施、電動車、電網儲能等消耗大量的銅、鋁等金屬?!半p碳”戰略促使礦產供需結構發生重大調整,推動新技術礦產爆發式增長。
從倫敦金屬交易所鎳、銅、鋅、鉛4種有色金屬價格(收盤價)全年震蕩上行的走勢來看,鎳價年初17,375美元/噸、年末漲至20,705美元/噸,全年低點15,895美元/噸、全年高點21,100美元/噸;銅價年初7,856美元/噸、年末漲至9,755美元/噸,全年低點7,752美元/噸、全年高點10,556美元/噸;鋅價年初2,798美元/噸、年末漲至3,537美元/噸,全年低點2,570美元/噸、全年高點3,820美元/噸;鉛價年初2,065美元/噸、年末漲至2,291美元/噸左右,全年低點1,916美元/噸、全年高點2,435美元/噸。
2021年LME鎳、銅、鋅、鉛價格走勢圖
單位:美元/噸
數據來源:Wind
展望2022年全球礦業發展新趨勢,有以下三個主要特征:
一是礦業的新時代資產特征顯著。當前,科技發展和技術突破帶來新技術礦產爆發式增長,硅碳材料深度應用,礦業的新時代資產特征顯著,對未來礦業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促使礦業公司在戰略和資源配置等方面重新做出選擇,從資源端延伸到深加工,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進軍下游材料產業將成為一些礦業公司的必然選擇。
二是與新能源相關的新技術礦產產業快速發展。隨著新能源產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帶來二次電池等大量應用,拉動了鋰、鎳、鈷、錳、石墨等礦產的需求增長。據預測,到2035年,供需將會出現更大的缺口,這些礦產的需求量將增長至目前的3-12倍。很多礦種將從目前的“小礦種”上升為“大礦種”,伴隨著新技術礦產的爆發式增長,將影響全球礦業發展的供需和市場格局。
三是智能科技重塑未來礦業競爭格局。以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化為代表的科技進步,將滲透和參與礦業全產業鏈各環節,推動礦業由傳統行業向高科技行業轉型,向智能智慧方向發展。礦山開采將采用自動化**作、智能化管理和遠程控制,礦業大數據及其智能、智慧應用將成為礦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面向未來,從硅時代到碳時代,新技術突破帶來新礦種爆發式增長,新型礦業公司將加速崛起,新的應用場景將催生新的產業,礦業發展面臨新機遇。清潔能源革命對礦業企業產生深遠影響,優秀的礦業公司要在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上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 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業務情況
(一)工程承包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完成新簽工程合同額11,607.66億元,同比增長18.61%,其中,新簽冶金工程合同額1,577.94億元,同比增長10.04%,占新簽工程合同額的比例為13.59%。新簽非冶金工程合同額10,029.72億元,同比增長20.09%,占新簽工程合同額的比例為86.41%。公司新簽海外工程合同額為347.27億元,同比增長8.95%。
2021年工程承包業務總體經營情況
單位:千元 幣種:**幣
注:分部營業收入和分部毛利為未抵銷分部間交易的數據。
1.冶金工程建設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加快核心關鍵裝備技術和新工藝、新流程的研發;創新商業模式,加快核心技術產品化,以產品為核心,以工程帶動產品,以運營形成粘性;圍繞綠色、低耗、智能、高效的目標研發新工藝、新流程、新裝備、新材料技術,積極把握綠色低碳項目機會。公司緊抓重點區域,盯緊重點客戶,聚焦重點項目,確保重點大項目落地,“冶金建設國家隊”市場優勢地位持續鞏固。報告期內,公司牢牢把握機遇,冶金建設合同額繼續保持高位增長,中標玉昆煉鐵煉鋼總承包、盛隆產業升級技術改造(第二階段)煉鐵總包、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軋鋼工程總承包等一批重大建設項目,使冶金建設國家隊地位得到持續鞏固。
公司冶金工程建設業務近3年營業收入及占工程承包收入總額的比重情況如下:
單位:千元 幣種:**幣
注:分部營業收入為未抵銷分部間交易的數據。
在冶金建設智能化方面,公司智能制造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三個一體化解決方案架構不斷拓展:鐵區智能化項目繼續拓展并深入,在智慧高爐、釩鈦礦高爐冶煉領域迎來技術深化與升級的契機;全廠智能化、能源、軋鋼等板塊智能化成為“新力量”;全球首個數智孿生料場實現無人智能協同,利用數字孿生技術,遠程精準掌握料場設備、原燃料的進出及使用情況,在線管控原料質量、優化原料庫存和減少儲運成本。本公司下屬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高爐大數據智能感知及可視化管理平臺”入選工業與信息化部2021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并在寧鋼、武鋼、昆鋼高爐上線。
在冶金建設綠色化方面,公司重點在長短流程低碳冶煉相關原料制備、爐頂煤氣循環技術、低碳高爐關鍵設備及富氫豎爐技術、大廢鋼比技術、綠色電爐技術、超級電爐技術、核心裝備開發等方面加快推進部署,并集中強有力的資源快速建設好、發展好中冶低碳技術研究院。
報告期內,公司繼續深耕海外冶金建設業務,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簽約土耳其ERDEMIR4號焦爐和化產項目,進一步在歐洲市場擦亮中冶品牌;成功簽約印尼LAMAN200萬噸/年氧化鋁項目,加快開拓氧化鋁市場,戰略意義重大;正式簽約印尼德信鋼鐵3號高爐和轉爐項目,該項目被納入我國“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項目庫;成功簽約德天焦化(印尼)470萬噸/年焦化項目,為公司在印尼的焦化行業再添新績。
報告期內,公司簽訂的重點冶金工程建設項目如下:
2.非鋼工程建設業務
①房建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2021年,公司在持續做好**常態化防控的基礎上,堅持“做世界一流冶金建設國家隊,基本建設主力軍、先鋒隊,新興產業領跑者、排頭兵,長期堅持走高技術高質量創新發展之路”的戰略**不動搖,集中優勢資源,設定合理作戰半徑,采用“1+M+N”的市場戰略布局,以“聚焦優質市場、聚焦優質項目、聚焦優質業主”為市場營銷工作主基調,系統布局京津冀環渤海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城市群、中部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兼顧西北和西南重點城市的大區域市場,深耕國家中心城市和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及“一帶一路”沿線等熱點地區,著力提高在熱點區域的影響力、控制力,奮力開拓國內外工程市場,年度新簽合同額再創歷史新高,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本公司非鋼工程建設各細分行業近3年營業收入及占工程承包收入總額的比重情況如下:
報告期內,公司相繼中標一批重點項目:湛江經開區東海島產業園(擴園)生態環境導向片區綜合開發(EOD)項目、邢臺市邢東新區片區綜合開發項目、肇慶金利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含蜆崗鎮)活道橫江產業園基礎設施投資合作方和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柳州高速過境線公路(羅城經柳城至鹿寨段)PPP項目、龍崗區吉華街道秀峰工業城片區城市更新單元項目、濮陽市東北舊城更新改造項目、宜昌高鐵新城片區開發項目等,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
此外,公司通過不斷深化與地方**及大型企業等戰略客戶的合作,持續創新商業模式,靈活運用EPC+F等新型商業模式,促進承包模式向高端化和系統一體化方向發展,積極拓展城市更新改造、片區整體開發等業務,成功打通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投融資、設計、建設、運營一體或多種業態組合的產業鏈,贏得新的競爭優勢。
報告期內,公司簽訂的房建與基礎建設領域重點項目如下:
②新興產業領域
公司按照“新興產業領跑者再提速、再擴容、再創新”的目標,通過資源整合、技術進步、營銷模式調整,不斷增強在新興產業領域的競爭力,把冶金領域的技術優勢向新興產業領域進行移植、轉化并持續創新,在生態環保(包含市政污水處理、河道整治、垃圾焚燒、固廢處理、土壤修復、礦山修復)、新能源工程、主題公園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依托下屬各專業技術研究院的領先專業技術優勢,為客戶提供全產業鏈、全方位的綜合**。其中:
在生態環保產業方面,公司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圍繞長江大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對生態環保市場進行重點開發,全力打造**中冶生態環保品牌。公司已成立專業的生態環保子公司中冶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搶抓綠色低碳發展的有利時機,依托領先技術優勢,在水務、固體廢物處理、礦山修復、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形成規模優勢,逐步打開了市場。
2021年,公司成功簽約了九江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系統綜合治理二期項目、涿州市中心城區及松林店鎮和松林店經濟開發區供水管網工程、宜昌市主城區污水廠網生態水網共建項目二期、宜賓市筠連縣水務環保一體化建設項目、馬鞍山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廈門集美僑英片區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廈門東部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項目總承包合同、洛陽市新安縣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土地綜合整治EPC項目、杭鋼舊址公園土壤修復工程、湖北葛店搬遷場地遺留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工程等一批具有代表意義的項目。
在新能源產業方面,近年來公司積極布局多元化戰略,利用自身工程技術優勢,向光伏、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以及半導體等高技術新興產業領域重點發力挺進,市場增速明顯。在光伏和風力發電方面,2021年,公司新簽黃石新港大成100MW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靈壽縣新盟新能源200MW光伏發電項目、照旺新能源烏拉特中旗巴音烏蘭源網荷儲一體化50MW風儲供熱項目等光伏、風力發電項目。在新能源汽車和半導體工程領域,2021年,公司新簽包括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生產區車身車間工程、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一期)項目、麗江市硅材料加工一體化-單晶硅棒項目、泉州三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半導體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等一批大型項目。
在文旅工程方面,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主題公園建設承包商,擁有國內唯一一家主題公園專業設計院,是國內唯一同時具有主題公園設計、施工總承包資質的企業。報告期內,公司成功中標和新簽雄安新區**綠谷及東部溪谷二期工程(綠谷部分)施工總承包項目、滄州市中心城區大運河文化帶重點項目——滄州市園博園項目,天府藝術公園·文博坊片區文旅配套建設項目、洛陽金隅城集團有限公司翠云峰森林公園提升改造項目、深圳市光明小鎮歡樂田園首開區追光農場樂園項目等一批文旅工程項目,進一步彰顯公司在主題公園領域的品牌影響力和行業競爭力。
在檢驗檢測業務方面,隨著國家發布多項政策支持和促進檢驗檢測業務健康發展,行業內部優秀企業加快并購步伐,內部整合趨勢明顯。公司在檢驗檢測業務領域的資質能力覆蓋建設工程、水利、鐵路公路交通、石油化工、電力煤炭能源等工業與民用建筑各領域,具有資質全、專業特色突出、社會認知度高的獨特優勢,是目前國內土木工程領域最全最強的綜合性檢驗檢測企業之一。公司擁有國家工業建構筑物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鋼結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國家建筑鋼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三個國家級質檢平臺,以及一個冶金環境監測中心,擁有檢測參數6000余項。目前,公司內部有多家子公司承攬檢驗檢測認證業務,報告期內公司對下屬檢驗檢測業務機構進行了整合,旨在迅速做大做強檢驗檢測認證業務,樹立“中冶檢測”專業化品牌形象,并通過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獲取工業、民用、鐵路、交通等領域的檢測資質,擴大業務范圍,提升專業檢測能力,打造全產業鏈模式,進一步鞏固行業地位,帶動分布在四川、上海、安徽、雄安等地的檢驗檢測機構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整體提升公司檢驗檢測認證業務競爭力。
報告期內,公司簽訂的重點新興產業項目如下:
(二)房地產開發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嚴格遵守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堅持“房住不炒”方針,實施分類施策、分城施策,繼續完成以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環渤海為重點發展區域并輻射全國的戰略布局,加快在重點區域儲備優質土地的工作步伐。2021年共獲取11個商品房項目,占地面積82.93萬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155.98萬平方米。
2021年,中冶置業作為公司下屬房地產旗艦企業,連續第四年位列“**房地產百強企業”第40位、盈利性和穩健性TOP10,同時榮獲“**城市開發運營優秀企業”、“**房地產年度社會責任感企業”、“**房地產產品力優秀企業”稱號。2021年,中冶置業品牌價值大幅攀升34%,達到268億元,進一步鞏固了城市開發**領先地位。中冶置業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最高等級AAA,評級展望為穩定。
報告期內,公司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為152.6億元,同比下降34%;施工面積924.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其中新開工面積79.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0%;竣工面積240.4萬平方米,同比降低13%;簽約銷售面積68.4萬平方米,簽約銷售額163.3億元。
2021年房地產開發業務總體經營情況
公司裝備制造板塊以下屬多個核心制造基地為主要依托載體,業務范圍主要包括設備制造類及鋼結構業務兩大主要方面,涵蓋冶金/民建設備及其零部件、鋼結構及其他金屬、建材制品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安裝、調試、檢修以及相關服務。
公司設備制造類板塊以冶金設備為主,擁有中冶賽迪裝備基地、中冶陜壓裝備基地、中冶長天重工基地、中冶南方裝備基地等多個核心制造基地,其產品涵蓋燒結球團、煉鐵煉鋼、鑄造軋鋼等冶金主要工藝關鍵設備,廣泛應用于國際國內大型鋼鐵工程項目,未來裝備制造業務將緊跟國家鋼鐵行業布局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以節能環保、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為突破點,充分發揮核心制造基地研發中試、核心制造、總裝集成三大功能**,加速推進核心技術的產品化和產業化。公司將研發的核心技術放入保險盒,搭載在產品上發向“一帶一路”沿線及世界各地,將裝備制造業務打造成為冶金建設國家隊的“硬支撐”、冶金裝備新產品的“孵化器”和“中冶裝備”品牌的“承載者”。
公司擁有“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鋼結構協會”等重要研發平臺與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專業協會,幾乎主編、參編了國內所有鋼結構國家、行業標準,在鋼結構綜合技術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具備集研發、設計、制造、安裝、檢測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整合優勢,打造了包括雁棲湖APEC會展中心、上海世博會主題館等一系列具有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知名工程。
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鋼結構制造企業之一,在全國布局多個鋼結構制造基地,幾乎覆蓋全國所有經濟熱點地區。公司鋼結構制造產能、產業規模和制造量均居全國同行業前列,擁有中冶(上海)鋼構基地、寶冶鄭州鋼構基地、五冶成都鋼構基地等多個核心鋼結構制造基地,其中中冶(上海)鋼構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公司鋼結構業務板塊的代表企業,通過整合公司內外部鋼結構業務資源、優化鋼結構產能布局,堅持走“專業化、品牌化”道路,實現了穩健快速發展,2021年承攬諸多有影響力的鋼結構專業工程:北京2022年冬奧會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第一標段鋼結構工程、南京金融城二期東區鋼結構制造工程(南京第一高樓)、國家級特大型博物館—黃河國家博物館項目一標段鋼結構工程等標志性項目。
2021年裝備制造業務總體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本公司從事的資源開發業務主要集中在鎳、銅、鋅、鉛等金屬礦產資源的采礦、選礦、冶煉等領域,以“精管理、強質量、降成本、控風險、有回報”為目標,努力提升自身礦產資源的開發及運營水平。在產礦山項目通過采取全封閉和網格化管理,建立緩沖隔離區,嚴格按照國內標準實施防疫措施,成功應對了境外**風險和安全風險的雙重挑戰,產銷兩旺,抓住金屬價格上漲的有利條件,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大幅增長。
2021年資源開發業務總體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開發及運營中的重要礦產資源項目基本情況如下:
(1)巴布亞新幾內亞瑞木鎳鈷項目
報告期內,該項目累計生產氫氧化鎳鈷含鎳31,594噸、含鈷2,955噸,受****影響,鎳金屬產量略有下降。在下游強勁需求持續釋放的基礎上,該項目全年累計銷售氫氧化鎳鈷含鎳32,790噸、含鈷3,033噸,鎳金屬銷量較上年增長10%,加之鎳價高位震蕩、鈷價震蕩上行,該項目2021全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0%,凈利潤同比增長624%,為本公司業績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
(2)巴基斯坦山達克銅金礦項目
報告期內,該項目成功抵御了****和外部安全風險的雙重挑戰,實現了防疫反恐、雙防雙控,確保生產運營平穩,全年累計生產粗銅18,806噸,同比增長51%,累計銷售粗銅15,860噸,同比增長21%,受銅價高位震蕩的有利影響,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1%,分紅利潤同比增長74%,持續為中巴雙方創造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此外,經與巴方有效溝通并初步達成一致意見,在第三租賃期于2022年10月到期后,將由本公司繼續租賃經營該項目,開始為期15年的第四租賃期。
(3)巴基斯坦杜達鉛鋅礦項目
報告期內,該項目經受住了****的沖擊,克服了外部安全風險和人員輪換等方面的困難,2021全年累計生產鋅精礦含鋅35,391噸、鉛精礦含鉛7,277噸,較上年略有增長,銷售鋅精礦含鋅31,962噸、鉛精礦含鉛6,546噸。盡管鋅金屬銷量較上年下降近三成,但是受鉛鋅價格上漲的有利影響,該項目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凈利潤同比增長68%,已開始為中巴雙方實現分紅,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4)阿富汗艾娜克銅礦項目
報告期內,阿富汗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公司提前研判、迅速行動、穩妥應對,確保項目資產未受損失、人員安全健康。下一步,公司將努力爭取國家的政策支持,盡快與阿方就項目開發的重要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依據平等互利的原則進一步開展談判,有理有據有節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
(5)洛陽中硅多晶硅項目
公司下屬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洛陽中硅”)實施的電子信息材料轉型升級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計劃投資15.5億元,占地350畝,建設區熔級多晶硅300t/a、VAD四氯化硅6000t/a、PCVD級四氯化硅120t/a、電子級四氯化硅80t/a、電子級三氯氫硅2000t/a、電子級二氯二氫硅500t/a、原料級六氯乙硅烷50t/a、電子級六氯乙硅烷50t/a、電子級正硅酸乙酯500t/a,計劃于2022年10月竣工投產。二期項目計劃投資26億元,預留用地365畝,錨定已取得突破的新產品,擴大高純多晶硅生產規模,并新建電子特氣、前驅體材料等10類新產品。2021年洛陽中硅實現銷售收入8.76億元,同比增長161%,其中新產品銷售收入突破1.1億元,同比增長350%,凈利潤1.15億元。
該項目是填補國內高端硅基材料空白的“進口替代”項目,技術來源于洛陽中硅承擔的國家工業強基工程等成果,多項成果經過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發展前景廣闊。未來,洛陽中硅將積極踐行“擔國家責任,補基礎材料短板”的企業使命,堅持“走高端、多品種、小批量、**”的發展思路,立足集成電路及光通信領域,并向相關技術領域穩步拓展,力爭打造產值規模超百億的國家前瞻性基礎材料創新中心和生產基地,承擔起引領我國硅基材料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的國家責任,鞏固和提升我國在光通信和半導體行業的地位與話語權。
三、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3.1近3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單位:千元 幣種:**幣
3.2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千元 幣種:**幣
季度數據與已披露定期報告數據差異說明
□適用 √不適用
四、股東情況
4.1報告期末及年報披露前一個月末的普通股股東總數、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和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及前 10 名股東情況(1)
單位: 股
注(1):表中所示數字來自于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股東名冊。
注(2):****結算(**人)有限公司持有的H股乃代表多個權益擁有人持有。
4.2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3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4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10名股東情況
□適用 √不適用
五、公司債券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1公司所有在年度報告批準報出日存續的債券情況
單位:元 幣種:**幣
報告期內債券的付息兌付情況
報告期內信用評級機構對公司或債券作出的信用評級結果調整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2公司近2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第三節 重要事項
一、公司應當根據重要性原則,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重大變化,以及報告期內發生的對公司經營情況有重大影響和預計未來會有重大影響的事項。
報告期內,本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0,571,647千元,同比增長25.11%;實現利潤總額14,012,179千元,同比增長17.58%;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8,374,970千元,同比增長6.52%。
二、公司年度報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情形的,應當披露導致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適用 √不適用
A股簡稱:**中冶A股代碼:601618 公告編號:臨2022-018
**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關于
非公開發行股票募投項目節余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公告
**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并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重要內容提示
●本公司擬將非公開發行股票募投項目節余募集資金(含利息)合計**幣3.7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本事項已經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和第三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無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根據《**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管要求》、《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號——規范運作》和《**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A股募集資金管理制度》(以下簡稱“《募集資金管理制度》”)等有關規定,現將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募投項目節余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情況公告如下:
一、募集資金基本情況
經****證監許可[2016]1794號文件核準,本公司于2016年12月在境內向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幣普通股(A股)161,362萬股,發行價格為每股**幣3.86元,A股募集資金總額為**幣622,857萬元,扣除承銷保薦費**幣4,983萬元,公司實際收到上述A股的募集資金**幣617,874萬元,扣除由公司支付的其他發行費用共計**幣525萬元后,A股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幣617,349萬元。上述A股募集資金已于2016年12月30日到位,并經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審驗出具了《驗資報告》(德師報(驗)字(16)第1081號)。
二、募集資金管理情況
公司嚴格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有關監管規則及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制度》的規定,對募集資金進行管理。募集資金到位后均存放于本公司開設的募集資金專項賬戶。截至2022年3月21日,本公司2016年度A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存放于以下4個銀行的4個專用賬戶:**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和平里支行(賬號:11050160560000000359)、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總行營業部(賬號:20000011641300013977632)、**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總行營業部(賬號:81600001040015945)、**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朝陽區楊閘支行(賬號:911007010001057066),??顚S谩?/p>
本公司分別與上述四家銀行以及保薦人分別簽訂了《募集資金專戶存儲三方監管協議》,協議主要條款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募集資金專戶存儲三方監管協議(范本)》一致,不存在重大差異。本公司嚴格執行《募集資金專戶存儲三方監管協議》的約定,定期向保薦人提供銀行對賬單,及時通知保薦人A股募集資金重大使用狀況。
三、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和節余情況
(一)募集資金使用情況
截至2022年3月21日,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注(1):項目累計投入金額超出計劃投入金額的部分為項目對應募集資金產生的利息。
注(2):項目節余募集資金金額超出計劃投入金額與累計投入金額的差額的部分為項目對應募集資金產生的利息。
(二)本次節余募集資金的原因
公司本次定增募投項目均已順利完成,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公司嚴格按照募集資金使用的有關規定,在保證項目質量的前提下,本著合理、節約的原則,嚴格控制項目成本支出,有效降低了項目實施費用。
四、本次節余募集資金后續使用計劃
為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公司擬將上述節余募集資金(含利息)合計**幣3.7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該節余募集資金金額占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凈額的比例低于10%。節余募集資金轉出后,上述對應募集資金專項賬戶將不再使用,公司將辦理銷戶手續。專項賬戶注銷后,公司與保薦機構、開戶銀行簽署的相關《募集資金專戶存儲三方監管協議》隨之終止。
五、本次節余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對公司的影響
本次節余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是根據公司目前實際情況作出的優化調整,有助于提高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不會影響募投項目的實施和運行,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不存在其他損害股東利益的情形。
六、履行的審議程序和專項意見說明
(一)履行的審議程序
公司于2022年3月29日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和第三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將A股定增節余募集資金**補流的議案》,同意公司將非公開發行節余募集資金(含利息)合計**幣3.7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本事項無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二)**董事意見
本次公司擬將非公開發行節余募集資金(含利息)**幣3.7億元**補充流動資金,不存在影響或損害股東利益的情形,不存在變相改變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投向的行為,也不會影響募集資金項目的正常進行,且有助于提高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相關審議程序符合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因此,同意公司將非公開發行節余募集資金(含利息)**幣3.7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三)監事會意見
公司本次將非公開發行股票節余募集資金(含利息)合計**幣3.7億元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能夠提高A股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減少財務費用,降低運營成本,是公司董事會面對公司經營實際做出的選擇,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四)保薦機構意見
公司本次使用非公開發行股票募投項目節余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事項,內部決策程序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1月修訂)》、《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管要求(2022年修訂)》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號——規范運作》等相關規定。本次使用非公開發行股票募投項目節余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有助于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符合公司全體股東利益,不存在損害公司及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利益的情況。保薦機構對公司本次使用非公開發行股票募投項目節余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事項無異議。
七、備查文件
1、第三屆董事會第三十七次會議決議
2、第三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決議
3、**董事意見
4、保薦人意見
特此公告。
**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2022年3月29日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90847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