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投資公司(成立投資公司的好處)
前沿拓展:
成立投資公司
A
1979年,新**第一家信托投資公司**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成立。
之前聊了很多 VC 相關的內容,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成立一家屬于自己的風險投資機構。
首先多數人對風險投資的印象就是看項目做投資。
但實際上 VC 的工作概括起來包括「募投管退」四大塊,也就是募資、投資、管理、退出。
投資其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認識募資
先說募,募就是募資,這一步是極其重要的,畢竟你要先有錢才能做投資。
我們常聽 VC 做 PR(Public Relationship 公關)的時候說:我們的資金管理規模已經達到了一百億美金。
那這一百億是哪來的呢?主要就是募資募來的。
募資其實門檻比較高,一般人也接觸不太到,甚至一般的投資者也到不了這一層。
多數投資人(大眾理解的)都是在募投管退的這個「投」這一層。
募資往往也是一個機構老大級別的人來親自做,畢竟需要搞到一筆億級以上的錢,能力肯定要求高。
通常來說是有戰績的投資人或者成功的創業者來做這個事。
如果你本身很有錢,在一個有錢的圈子里,那也行。
或者你有一些傳奇的經歷,認識一些大佬,大佬覺得你靠譜,把錢交給你打理,這也可以。
我們前面所說的募資,就是狹義的搞錢,這個其實還是在第一層。
真實的募資,其實是一個過程。
對 LP(Limited partner 有限合伙人)來說,他出資的這筆錢雖然不會影響生活。
但他仍然會比較在意這筆錢,畢竟數額不小。
所以這些 LP 把錢投進來之后,也經常會發表他們自己的意見。
比如說這家公司他覺得能投,那家不能投。
那你就難免要給這些出資人做一些說明。
給他們講我們這個基金的策略怎么樣、投入了哪些項目、進展情況怎么樣、賬面的回報怎么樣……
很多 VC 都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叫 IR(Investor Relations:投資者關系)。
其實就是要經常搞活動、搞聚會,給這些出資人說明情況,和他們保持一個良好的關系。
募多少錢合適?
如果你已經在上面提到的這些圈層,能夠對接到一些資源,那么具體怎么拿到錢呢?
首先你要確定自己需要多少資金,假設你是想成立一家投早期項目的基金,可能一個億就能組一個很小的基金了。
募資規模達到一個億,往往就可以投項目了,如果再少,就是五千萬可能也還湊活。
但如果再少,比如說你只募到兩三千萬,投早期項目基本投不了幾個項目就沒了,那這個就沒多大意義。
找多少人要看策略
所以我們初步把目標定在一個億,那下一步你首先考慮的就是需要找多少個人來出這個錢。
是找一個大佬讓他直接扔給你一個億,還是找十個大佬一人出一千萬?或者是找一百個人,一人出資一百萬?
這個其實要看你的募資策略。
前面視頻我們講過投資方**,其實募資也有方**。
比如說你想要找一個人出一個億,這也是可以的,類似例子也不少。
這種情況的好處就是投資者關系處理起來就變得很簡單,你只需要維護好和他一個人的關系就行了。
但缺點就是 LP 缺乏多元性,如果你有兩個以上的 LP,還可以讓他們互相制衡。
如果只有一個人說了算,那整個基金就會有一些潛在風險。
再比如我想要找十個人來出這一個億,也就是每人出一千萬,這其實還蠻有性價比的,一張桌子全部都能坐下,還可以組個飯局。
另外因為人不多,討論事情也會變得更加方便,關系也不會特別復雜。
相互也可以聊得比較深,這種方式沒有太明顯的缺點,但難就難在你需要找到這十個人。
那如果我們是找 100 個人,每人出資一百萬呢?
當然,100 個 LP 是不符合規定的,但是也有辦法可以繞過,這里就不再多說。
這種模式,主要的問題就是 LP 太多,各種事情處理起來都非常繁瑣。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 LP 每半年找你一次,那 100 個人一年就是 200 次……這樣折騰下來基本上就不用干活了。
那不理這些人行不行呢?也不太行。
雖然你不堪其擾,但作為單個出資人每半年打個電話和你聊聊,其實是很合理的要求。
問題是有 100 這樣的人,那你就受不了了。
所以在市場里面比較知名的多數 VC,都是只要大錢的。
只有個幾百萬,甚至一兩千萬,這樣的錢是投不進去的。
實力決定規則
但是也有非常知名的 VC ,他們也是可以要小錢的,甚至最低三百萬就可以投,我就不點名了。
這其實就涉及到募資策略的不同。
他們和這些出資人不會一對一的聊,只會把募資做成一場路演,把大家叫一起來說明基金的情況。
他們還開發了一套系統,LP 可以登錄里面去看內部的資訊、信息。
系統也會展示最近投資的項目、業績,這樣就不用挨個打電話去溝通,但出資人的被重視程度明顯低了些。
所以商業世界其實是一個看實力的事,實力越強,你就越強勢,反之越弱勢。
大家一定要牢記的一點就是:實力才是最重要的,所謂的規則什么的也都是實力決定的。
所以怎么找到合適的 LP 呢?實力重要,運氣也很重要。
還有就是談判技巧,你需要給 LP 講清你的投資策略,基金風格和優勢等等。
正確認識風險
可能也有人會問:我有一百**不能也參與到風險投資里面來呢?
一百萬在這個行業真的不算什么錢,想要進來挺難的。
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也有一些基金真的會去拿這些錢來做 VC。
如果這些人出錢太少,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甚至不是 LP 太多,而是這個 LP 本身是不是一個合格的投資人的問題了。
通常資產太少的人,往往對風險也沒什么概念,LP 投到基金里的錢必須是那種虧了也不影響生活的錢。
如果本身不具備這種投資的能力,那就會面臨非常大的風險了。
一開始就談好投資回報
如何給 LP 回報也應該是募資策略的一部分。
比如前面說的那個例子,你募了一個億,第一個項目如果賺了兩千萬,這兩千萬是不是當時就要分錢?
如果你的策略對 LP 是比較友好的,你可以先不分這兩千萬,先讓 LP 拿,因為你現在是賺了兩千萬,但是后面能不能**還不知道。
對于 LP 來說,人家出了一個億,如果這兩千萬你先分了,到后面你又賺不到錢了,那 LP 就虧了。
所以說如果你想要吸引 LP 的話,你可以先返到一個億的本金之后,我再分錢,這樣他們參與起來就會更放心。
但說實話,就是一切還是看實力,比如說你很頂,一開始就要分錢,其實也可以。
找 LP 也要避坑
你找 LP 最起碼要找那些對風險投資模式本身了解就比較多,而且也比較認可的人。
像**很多傳統企業家就不理解風險投資,你和他說**互聯網投資機會很多,他點頭認可,但讓他出點錢弄個基金再投項目,往往就使勁搖頭了。
他們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一定要看到具體項目才投錢,那這就肯定談不成了。
另外還有一些人,認識一些大佬,可能是朋友、同學、親戚什么的。
他們就在名片上也打著投資人的旗號,去撩這些創業者,他們想先拿到這些創業者的項目。
之后再去找老板要錢,他們也號稱自己有風險投資,告訴創業者我可以投你的項目。
說實話,我個人覺得賬上沒錢就看項目的,不是特別靠譜。
別說后面大佬能不能給錢,即便可以給錢,這一圈跑下來速度也很慢。
這個會很耽誤創業的事,而且變數也很多。
所以對創業者來說,不要找那些賬上沒錢的投資人,現實中這類投資人還是挺多的。
雖然不能一桿子打**,但是多數確實不靠譜。
自帶資源的 LP 才是好 LP
除了前面說到 LP 最低要求是要有風險投資的概念,其次最好是自帶資源。
前面視頻有說過,對創業者來說,同樣金額的錢,質量其實區別非常大。
比如說創業者去融資一千萬,如果是紅杉資本、IDG 投給你,和一個煤老板投給你,肯定有很大差異。
這個道理其實對募資來說也是一樣的,自帶資源的 LP 在出資的時候,你就應該去做 KYC (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戶)。
就是你要了解他的背景,也就是這些錢的來源。
如果他的錢你不問就要了,萬一吃黑錢怎么辦,那你就等同于幫別人洗錢了,這就非常嚴重。
了解出資人錢的來歷,也就清楚對方在哪個行業賺過錢,在哪個行業資源比較豐富。
如果他本身是一個比較厲害的企業家,那也說明他的能力和經驗都不差,在未來投資中都能幫上很大的忙。
最好我們在投項目的時候,能夠把這些 LP 的相關資源利用起來。
如何到賬,是個問題
有很多人可能覺得募資到的錢,肯定是讓他一次性都打過來比較好。
但這也不一定,因為基金要算盈利情況和年化,你在算年化的時候,可是從到賬的時候開始算的。
如果不能好好利用進來的這筆錢,一直讓它在賬面上躺著,就等于浪費,而且你還要額外背負壓力。
這些錢你也干不了別的事,最多買個企業理財。
但這個從回報率上也沒有幾個點,如果錢在賬上呆的時間太長,就會拉低整個基金的回報率。
你也可以要求 LP 分多次,但如果分太多次,第一 LP 可能也嫌煩,第二就是其中也存在一定風險。
比如這個 LP 投了你一筆錢,第二筆他不打給你了。
所以募資就是一個非常系統的策略問題,各種情況一開始都應該考慮周全,需要根據情況調整。
如果你手頭項目比較多,他們都在等著你打錢,那你前期就可以讓 LP 多到賬一些錢。
如果你剛組一個新的基金,還沒有什么項目可以投,那最好就少打一些,免得錢都在賬上投不出去壓力太大。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要求大家在一年內,分兩三次打錢過來。
**有個比較頭部的 VC ,具體就不點名了,他們管理做得就比較精細,要求 LP 的錢分 10 次到賬,相當夸張。
但是當你的實力足夠強大的時候,大家也是愿意配合你的。
募資的其他類型
上面我們說的這個主要面向個人投資者,其實你還可以面向機構投資者來募資。
包括母基金、**引導基金什么的,這個就不展開說了。
另外我們前面說的也都是**幣基金,在**搞私募基金是比較困難的。
因為**是備案制,現在你想注冊一個名字里面帶投資的公司都挺困難。
除了**幣基金,當然也可以搞美元基金,美元基金的好處就是規模更大一些,而且投資者素質會更高。
美元基金期限也會比較長,往往都是 10 年起的,**幣基金往往都是 7 年。
投資范圍也比較廣,基本全世界的公司你都可以投,**幣基金基本上只能投資**公司。
缺點當然也有,假設你投國內公司,美元基金就不如**幣基金用起來方便。
投資那些事
投資可能是募投管退里最有意思的一個環節,也為大眾所熟知。
誰誰誰又投了一個什么項目,投了多少錢,這個大家都很容易在**上能看到。
對于投資人來說,也挺有意思。說說你干點啥?你這個項目的競爭力在什么地方?
最關鍵的是投資人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很多前沿的項目,是挺長見識的一個事。
甚至你還能看到一些保密的項目,經常有種提前看到未來的感覺。
投資這塊之前也講過很多內容,不再贅述,主要就是找到好的項目,在合適的時間出手。
管理不可或缺
投后管理這部分也非常重要,因為你錢都投了,肯定要管好這些企業,這個其實就是在維護你資產的價值。
除了要去了解被投企業的發展情況,也要根據被投企業的狀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策略。
還有就是幫助被投企業,給他們對接一些資源,例如找下一輪的投資人。
另外,遇到各種突發狀況也需要提供支持。
比如說有些企業創始人就是一對夫妻,如果他們在公司鬧得雞飛狗跳,準備離婚。
這個時候怎么辦?投資人往往就要站出來爭取把局面調整好,維持公司正常運營。
再設想另外一種情況,如果創始人去世了,那他的股權應該讓誰來繼承?如何保證公司正常發展?
或者兩個公司陷入惡性競爭,燒錢燒成了無底洞?誰來解圍?
這個時候往往是投資人把大家拉到談判桌上,協調利益平衡。
外界在做解讀的時候,通常會把這些說成「資本的力量」、「資本的裹挾」等等。
其實不是資本愿意去裹挾他們,而是當遇到一些利益無法協調的情況,總要有人站出來主持局面。
創始人自己明顯是搞不定的,投資人自然最為合適,一方面是作為利益相關方,另外他的立場也會比較中立。
投資人這時候說實話也是「被迫營業」,如果他不上,那錢總不可能不要了吧?
這里面很多事情處理起來其實是很頭疼的,甚至很狗血。所以說那些投資人表面上看起來很風光,其實也要做擦**的事。
退出是門藝術
VC 的本質就是低買高賣,普通人往往關注的是投,但退也是大有學問的一件事。
同樣投中一家公司,退出策略不同,結果差異就會很大,會直接影響一家基金的收益。
退對了可能獲得上千倍的收益,退錯了甚至會虧錢。
退出策略是你在投項目的時候就需要想好的,因為無非就是下面這幾個模式。
公司分紅、公司上市最為常見。
后面的 VC 進來,買前面 VC 的老股,這也是一個模式,當然這里面需要一些行業的資源,因為你要給這些 VC 同行打個招呼。
還有就是團隊回購。
總而言之,需要根據公司行業特性還有個人能力,包括談判能力、行業資源來定你的退出策略。
最后的話
以我的投資觀來看,錢往往不是一種資源,而是像膠水一樣的粘合劑。
無論是投資還是創業,人創造的價值在我看來都遠遠大于錢本身的價值,或者大于資本的價值。
拿風險投資來說,給資本帶來回報的其實是人,而不是所謂的錢生錢。
控制錢的人的水平決定了能否**。
募投管退我們基本上都講完了,有實力、感興趣的可以實際**作試試看。
如果**作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或者想要一起搞的,也可以找我,一起來探討下這個事。
拓展知識:
成立投資公司
1、公司股東。一個及以上股東。一位股東投資成立的公司屬于一人有限公司,也可以是二位或以上的股東投資注冊公司。 2、公司監事??梢栽O監事會(需多名監事),也可以不設監事會,但需設一名監事。一人有限公司,股東不能擔任監事;二人及以上的股東,其中一名股東可以擔任監事。 3、公司注冊資本。注冊公司時,必須要有注冊資本。投資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00萬以上(投資管理公司根據注冊性質不同要求資本金,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以上)。 4、公司核名。注冊公司時,首先要進行網上注冊核準公司名稱,需提交多個公司名稱進行查名。 5、公司經營范圍。注冊公司時,經營范圍必須要明確,以后的業務范圍不能超出公司經營范圍。
免費法律咨詢
專業律師為你服務
一鍵咨詢
0元注冊公司
嚴選優秀專家
立享名額
招募律師合伙人
上千訂單全程輔導
創收一千萬
律師合作
案源贈送輔導轉化
僅限3名額
首月免費代記賬
300城市大平臺
首月免單
查
看
更
多
官方電話
在線客服
官方服務
官方網站公司注冊**記賬
商標注冊
法律咨詢
合作加盟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90746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