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鎊匯率走勢(英鎊匯率走勢分析)
前沿拓展:
4月13日,在英國曼徹斯特一家超市內拍攝的購物車。 (新華社發)
在英國倫敦,一名女子經過英格蘭銀行。(新華社發)
觀察2020年以來英鎊兌美元匯率走勢,英國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整對于匯率的影響力度相對有限,外部貿易環境、**肺炎**因素、地緣風險產生的全球風險偏好對于英鎊的影響更大。展望后市,在當前地緣因素和風險偏好沒有明顯改善的大環境下,英美貨幣政策走勢預期差異以及國債收益率差可能繼續成為英鎊兌美元匯率走勢的主導因素。在多重因素的持續擾動下,英國經濟基本面變化和英國央行貨幣政策走向進一步造成了英鎊兌美元匯率高波動率下探趨勢。
觀察2020年以來英鎊兌美元匯率走勢,外部貿易環境、**肺炎**變化、地緣政治風險三條外在主線貫穿其中,同時美元因素作為一條暗線始終影響巨大。在多重因素的持續擾動下,英國經濟基本面變化和英格蘭銀行(央行)貨幣政策走向進一步造成了英鎊兌美元匯率高波動率下探趨勢。
2020年,英鎊市場可謂歷經暴風驟雨。在2019年的政局動蕩和12月份戲劇性英國大選后,暴風雨的前奏于2020年2月底、3月初開始出現。首相約翰遜的強硬表態使得英鎊一度弱勢下跌,然而,同期美元的相對弱勢使得英鎊兌美元在一季度末維持在1.32左右的水平。
英鎊匯率的暴風驟雨最終在3月10日之后兩周內集中爆發。為應對**肺炎**和脫歐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英國央行3月11日宣布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至0.25%,并在不久后將基準利率再次下降至0.1%。與此同時,隨著**沖擊全球經濟信心,國際石油市場巨幅下跌、歐美國家股市暴跌,多數國家銀行、企業和基金對于美元的需求大幅上升,美元兌多數貨幣大幅走強。這一時期英鎊兌美元匯率下挫至1.15下方,創35年來新低。此后,美聯儲出臺天量**政策、發達經濟體央行之間貨幣互換加強,美元強勢得到一定程度緩解。在夏季,對**擔憂的緩解、經濟基本面的疲軟和英國退歐貿易談判主導了英鎊市場走勢??傮w上看,伴隨英國封鎖措施的放松,在當時全球風險偏好回升、美元大幅下跌的背景下,英鎊兌美元匯率逐漸回升。
進入冬季,雖然英國**持續惡化,**預計2020年經濟將出現11.3%左右的萎縮,但伴隨著**疫苗緊急投入使用、美元逐步滑向32個月低點,英鎊兌美元匯率迎來反轉時刻。此前波折不斷的英歐貿易談判在10月下旬恢復之后,雖然雙方的僵局導致英鎊12月份波動率急劇增加,但最終雙方在12月24日達成協議,英鎊兌美元達到了1.36左右的水平。
2021年的英鎊走勢呈現明顯前低后高的態勢。主導這一態勢的關鍵是**和通脹。
英鎊兌美元在2021年上半年延續了此前的上漲態勢,并在6月1日上探至1.42的高位。其主要支撐是疫苗紅利。由于英國**在2020年底開始實施疫苗接種計劃,并在2021年加速推進,英國當時在發達經濟體中接種疫苗最早、覆蓋范圍最大。雖然同期有關英國可能實施負利率政策的爭論和第三輪社交管控的實施一定程度上對匯率產生壓力,但同期美聯儲鴿派造成的美元弱勢,為英鎊不斷上探提供了基礎。
進入下半年,**變異毒株頻繁出現,英國防疫體系破防,疫苗紅利衰退;與此同時,美聯儲面對不斷高企的通脹壓力逐步轉鷹造成美元不斷強勢,英鎊兌美元從6月初的高位逐步下降至12月初1.31左右的年度低位。
值得關注的是,**暴發后,發達經濟體央行向市場注入了超量流動性,英國央行也不例外,在應對脫歐不確定性的過程中持續進行寬松貨幣**作。在大量資金流入資本市場帶來市場快速反彈的同時,流向大宗商品的資金帶來了通脹壓力。疊加**造成的供給側短缺,通脹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成為越來越多經濟體的“心腹大患”。
受到11月份英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探至5.1%的10年新高影響,12月中旬,英國央行意外加息15個基點,并表示控制飆升的通脹不再猶豫。如果說在2021年上半年美聯儲的“通脹暫時論”仍有一定市場,但伴隨**之下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和發達經濟體內部供給能力不足,“通脹暫時論”最終被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拋棄,多個發達經濟體不得不進行“遲來的”加息。然而,類滯脹環境下加息的背后是控制通脹與維持增長之間的兩難平衡,很難被視為對匯率的完全支撐。因此,在加息競賽中,真正能夠對匯率起到支撐作用的是看哪家央行加息更為激進。然而,英國央行雖然“搶跑”,但其加息行動對于匯市的影響不及美聯儲“口頭加息”產生的預期影響大。
進入2022年,在俄烏沖突爆發前,英國通脹已達多年高位。俄烏沖突的溢出效應給尚未從**中完全恢復的全球供應鏈造成新一輪沖擊。面對不斷高企的通脹,英國央行面臨的困境是提高利率可能短期內仍無法控制通脹,并可能增加經濟下行壓力;而如果錯過當前的加息窗口,通脹擠壓居民收入削弱消費可能會對經濟造成更大的長期傷害。
在此背景下,英國央行分別在2月份、3月份和5月份的議息會議上加息25個基點,使得基準利率從0.25%快速提升至1%。由于市場已有快速加息的預期,加息過程中的言辭和預期管理成為影響行情的重要因素。2月份加息過程中,英國央行4名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要求加息50個基點而非25個基點,因此加息消息一出,英鎊迅速調升;3月份加息過程中,同樣是加息25個基點,但是9名委員中有1名委員不支持加息,英鎊迅速跳水;5月份的加息過程中,雖然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全員支持加息25個基點,但是議息決議看空2023年英國經濟,市場預期英國央行可能在明年再次降息,因此英鎊兌美元匯率回落至1.23。
影響今年英鎊匯率走勢的還有美元走勢。美聯儲在進入加息周期后,逐漸激進的加息做派和全球避險資金的需求造成美元持續走強,美元指數在5月13日再度觸探20年高點104.93。上述因素綜合影響下,英鎊兌美元匯率從今年1月中旬1.37高位逐步回落至5月13日1.21上方的低位。
總體來看,外部貿易環境、**因素、地緣風險產生的全球風險偏好對于英鎊的影響更大,英國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整對于匯率的影響力度相對有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有三個:一是市場對于2021年下半年以來英國央行應對高通脹而采取緊縮政策的力度存疑,這尤其反映在最近一次加息后的市場表現上。二是英國股市構成中,資源類企業權重較高。大宗商品的火熱推升了通脹,也帶動了英國資本賬戶的流入為英鎊提供一定支撐。三是英國央行預期管理和央行市場溝通策略需要進一步提升,這一問題在英國央行前行長卡尼在任時就存在,貝利接任初期也鬧過烏龍,目前并沒有明顯改善。
展望后市,在當前地緣因素和風險偏好沒有明顯改善的大環境下,英美貨幣政策走勢預期差異以及國債收益率差可能繼續成為英鎊兌美元匯率走勢的主導因素。部分機構認為,在市場對英國央行加息預期逐步降溫、對美聯儲加息預期保持高位的背景下,英鎊兌美元匯率將維持一定程度的弱勢。(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蔣華棟)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905469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