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對美元匯率(日元對美元匯率下跌意味著什么)
前沿拓展:
日元對美元匯率
1973年以來日元匯率走勢:1973年日元開始實行浮動匯率制后,日元兌美元匯率總的來說呈現升值態勢,但中間時常出現較大的反復。1973年初約為1美元=266日元,1978年末急劇升值到1美元=195日元,1980年初貶值到約1美元=250日元,1982年底短暫升值后,又逐漸貶值到1985年初的約1美元=258日元。1985年9月廣場協議和1986年2月盧浮宮協議后,日元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急劇升值了約33%,1987年4月末1美元= 140日元。1987年到1995年,日元匯率一直呈現升值的態勢,1995年4月為1美元 =79日元,創出了日元兌美元匯率的最高記錄。1995年中期開始,日元匯率由升轉跌,1998年6月跌至1美元=145日元。1999年日元又升值到1美元=102日元,2000年和2001年略微貶值,2003年5月日元匯率為1美元:115日元。1973年以來日元匯率總的變動趨勢是震蕩升值。綜合分析,購買力平價、利率、預期等常規因素以及**政策是決定匯率走勢的重要原因。而在這次日元長期升值過程中,尤其是1985年以來,日元明顯升值過程中,美日兩國的匯率政策是導致日元升值的最重要因素,購買力平價、利率等常規因素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由于美國處于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地位,美日兩個世界上經濟規模最大的國家之間又存在緊密的相互依賴關系,而且日本對美國的依賴更大一些,這樣就使得美國貨幣政策能夠對日元匯率發揮比較大的影響。
當地時間6月13日,日元對美元匯率持續下跌,一度跌破1美元兌換135日元,創下自2002年2月以來時隔20年4個月的新低。(央視**客戶端)
來源: 央廣網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30468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