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萬日元等于多少**幣(17萬日元等于多少**幣2022)
前沿拓展:
17萬日元等于多少**幣
170000日元等于10795**幣。
這個公眾號目前關注的人還不多,但前幾天后臺居然收到一條讀者的消息,說想看看在日本住院是什么樣的。
的確,好奇心是人類進步的驅動力。
先不說人類進步了多少,起碼讀者的好奇心使我有了繼續更文的動力。
之前的文章里聊了弟弟生病就診的過程,但是介于篇幅原因,聊到住院就結束了。
是不是有點不負責任?
就好像連續劇看著看著突然進片尾曲了一樣。
上回說到我是下午就診完臨時決定住院的。在日本,這種臨時決定被叫做“緊急入院”,聽起來是不是很嚇人?緊急,是要馬上搶救嗎?還是要馬上開刀?
想多了,都不是!
與其說是我的“緊急”,還不如說是對醫院方面的“緊急”。
因為大多數情況下的住院都是提前預約好的。
這樣醫院的住院部才可以為你安排床位,餐食等等一系列需要提前準備的東西。
而像我這種跟醫生聊完就決定住院的,顯然不在人家的準備范圍之內,所以被稱之為“緊急入院”。
(雖然住院不是啥好事,不希望任何人遇上,但如果哪天真的遇上了,且被稱之為緊急入院的話,別慌!緊急的并不是你)
緊急有什么影響嗎?影響倒也不大,只是導致了晚餐豐富到只有一碗米飯和一碗味增湯。不怪別人,只怪我來得太“緊急”。(勺子是我自己的)
我和弟弟的住院之旅就被這一碗米飯和一碗味增湯拉開了序幕。
人類的行為軌跡離不開吃喝拉撒睡,住院期間能關心的也只有這些了。
1 飲食
民以食為天,像我這種對食物沒有任何眷戀的人,此時也很關心住院吃什么這個問題。
在國內,無論是患者還是陪床家屬,餐飲應該都是自己準備的(當然我指的是一般的公立醫院)也可能會有醫院食堂,能夠方便購買一些。
在日本,患者的餐食是由醫院提供的,根據每個患者的病情以及身體狀況配備適當的飯菜。(注意是患者哈,家屬自理。)
比如有腸胃問題的,就要清淡流食,有身體過敏的,就要去掉過敏的食物。
還有一些特殊疾病需要“治療食”,比如有痛風,糖尿病,貧血,脂質異常等等等等疾病的,這些則是需要特殊的餐食,以免亂吃導致病上加霜。
住院期間營養是需要被管理的,因為飲食也是康復的條件之一。
(記得我生娃那會,由于身體貧血,所以每餐都特殊加了補血的食材。)
至于味道如何嘛,我只能說要看醫院,有味道一般的,也有好吃到讓你不想回家的。
這主要得看你為什么住院。
生病的話,就不能要求太高,畢竟要清淡為主。
生娃的話,呵呵!反正我那會是不太想回家的!
價格呢?
生娃另一說哈,因為公立私立差別比較大。
就一般生病住院而言,和醫療費一樣,餐食費也是全國統一標準定價。
便宜吧?
對了,除了一日三餐以外,幼兒還有一頓加餐,一瓶飲料,一袋小餅干。
好是好,就是每天都不變樣[笑哭]
2 環境
說完吃喝,肯定還得關心下病房呀。
病房一般都是分單人間和多人間,考慮到生病期間需要靜養,所以多人間最多也就4人,據我不完全的觀察,單間很少,多人間居多。
由于現在有**,所以醫生會根據病情來分配房間,有錢也別想任性。
這是弟弟入住的病房,開始包括我只有3人。
看到淡綠色的大簾子了嗎?每個簾子里都是一張單人床,還有電視,柜子和小冰箱。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基本需求是夠了。
每個病人之間都是一簾之隔。
這可能和國內有很大的不同,毫不夸張地說,直到出院我都不知道其他床的人長啥樣。
其實這是一個4人間,只是目前還沒有人進來,這里的床位都是可移動式的,來去自由。
簾內風景
簾子里是一張單人床,開始我還疑惑我要睡哪?
難道只能趴在床邊苦苦守候嗎?
事實是我電視劇看多了,當然是和娃一起睡!別看是單人床,size剛剛好,完美!
這里不得不提的是,單人間還好,如果你住了4人間,那么你遇到啥樣的病友將直接影響你住院的感受。
一般的日本人在這方面都比較注意,絕對不會給別人添麻煩影響別人。
像吃飯,打電話,刷牙洗臉等這些需要出聲音的事情,你也完全感覺不到她們的存在。
全病房最吵的可能就屬我的電動牙刷了。
但我說的是一般情況哈,不代表全部。
這個世界總是相對的,有“省心”的,就有“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的”。
真的驗證了那句“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如果遇到了后者,我只能說你今年運氣不佳。
別問我怎么知道的!人吃五谷雜糧,誰還沒個運氣不佳的時候。[捂臉]
3 個人衛生
生活必需品
雖然醫院給患者準備飯菜,但還沒有優秀到其他東西也給準備,所以還是要自己帶去。
帶啥當然要看你自己了,只要你不嫌擠,把家搬去也是可以的。
正常情況下一床配一套被褥枕頭,所以媽媽陪床的話,就需要自己再準備一套枕頭被子。
房間里有**衛生間,洗手池,所以刷牙洗臉這些在房間里就可以完成。
什么**精華液面膜,嗯!只要娃不搗亂就可以安排上。
肯定會有人質疑我,什么?!孩子都病了,你還有心思做這些?
Emmm 這還真得分情況,如果是在國內的話,一屋好幾個人,你看我我看你的,那我可能真不好意思。
但是在日本的醫院,簾子一拉,里面整個就是我和兒子的一個小天地。
白天看看繪本,玩會玩具。
孩子睡了**啥?那可不就是讀本書,貼個面膜嗎?剛好可以充實一下平日沒時間做的事。(說實話住院生活比在家清閑多了。)
關于洗澡
住一次院起碼3,4天起跳,一住好幾天,那洗澡咋辦?
別急,關于洗澡,患者本人的話需要視病情,由醫生判斷可否洗澡,如果洗不了,護士會主動拿熱毛巾讓給孩子擦身體。
有一次孩子睡了,我只用了兩條毛巾給擦了手腳。當護士來查看的時候居然很嚴肅地問我為什么沒給孩子擦身體,問得我既像后媽又像偷懶的護工。。。。
至于陪床家屬是隨時可以洗的,不過也要預約。
預約預約,記得一切都要預約喲!
在護士站有個時間表,從早到晚20分鐘一個單位,在自己想洗的時間段后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就ok。
這也是為了防止與別人偶遇的尷尬。
(原本洗發水沐浴露也是有的,這次不知道是**原因還是什么,需要自己準備)
以上就是在日本住院的吃喝拉撒睡,治療的話那就要看病情了。
基本是每天上午醫生來查房,護士則是一日三餐的來量體溫血壓等一系列需要記錄的東西。如果有點滴,半夜也會來。應該和國內沒什么差別。
弟弟這次病的不算嚴重,只需要霧化來擴張氣管,化痰以緩解咳嗽。
剛開始還很抗拒霧化,完全不能配合。后來經過我的各種示范之后,已經達到了自己拿的水準。
發燒的時候護士還給送來了冰枕,確實很“抗打,到早上都還是冰的。
還很貼心的給點滴上貼了面包超人,給無聊的住院生活增添一點樂趣。
4 費用
說了這么多,如果不介紹一下費用,那我真的就成了一個不負責的人了,哈哈哈
當日本的老齡少子化問題逐漸困擾到國家之后,**確實是在教育,醫療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政策。
最近兩年有免除了3歲以上幼兒的幼兒園學費政策。
再往前數幾年,除了每月津貼補助以外,應該就數醫療最“實惠”了。
本來學齡前的兒童醫療費是保險負擔80%,自付20%,滿6歲入學之后是保險負擔70%,自付30%。
即便如此,養過孩子的都知道,一個家庭里養了3,4個孩子的話,醫療費也是不小的開支。
所以日本**拼了,根據每個市情況不同,基本是每次就診(包括各項檢查,開藥)500日元(約RMB30元)也有的市免費,或者400日元,但都相差不大。
如果每月同一疾病就診3次以上的話,免費。
住院雖是另一套算法,但也真的是便宜到家了。
這是我這次住院的付款收據,一共4天。啊不,還包括了住院前各項檢查的費用。(還有核酸檢測費用)
一共**幣約60元。
是不是真的便宜到不能再便宜了?
對比實際的各項費用明細,看看差了多少?
我粗略的算了一下,如果沒有醫療保險的話,僅這次住院還不包括之前的幾次就診,大概花費17萬日幣(約**幣 1萬)
拿著醫療保險自己只付20%的話,也要**幣 2千來塊。
2000元 VS 60元
對,政策前和政策后就是2000元與60元的差距。
剩下的1940元不是醫院給打了折,醫院還是要收2000元的,只是這部分由國家出了。
最后,說到宇宙的盡頭,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個道理是恒久不變的,但日本**為了人口大計,也算是絞盡腦汁。
對于**的控制雖然槽點滿滿,但單就幼兒醫療這一點來說,確實減輕了父母的負擔。
了解在日真實生活、育兒請關注公眾號
MR未來
拓展知識:
17萬日元等于多少**幣
170000日元=10055.3042**幣元
日元JPY
**幣CNY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柜臺成交價為準 更新時間:
01:11
17萬日元等于多少**幣
因為1日元=0.05906**幣,所以170000日元=170000×0.05906=10040.03元**幣,即:日元170000是10040.03元**幣!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17萬日元等于多少**幣
參考日元對**幣的最新匯兌牌價,170000日元約等于10052.6879**幣。
最新參考數據時間:
22:03
17萬日元等于多少**幣
貨幣兌換
170000日元=10015.6716**幣元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柜臺成交價為準
更新時間:
05:24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3046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