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稅有哪些
前沿拓展:
附加稅有哪些
附加稅包括根據正稅的征收同時加征的某個稅種,如城市維護建設稅。也包括在正稅征收的同時,再對正稅額外加征的一部分稅收。
從**現行稅制看,附加稅包括兩種:
(1)是根據正稅的征收同時而加征的某個稅種。這種作為稅種存在的附加稅,通常是以正稅的應納稅額為其征稅標準。如城市維護建設稅,是以增值稅、消費稅的稅額作為計稅依據的。
(2)是在正稅征收的同時,再對正稅額外加征的一部分稅收。這種屬于正稅一部分的附加稅,通常是按照正稅的征收標準征收的。如與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同時征收的地方所得稅,是附加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按照一定比例(應納稅所得額的3%)加征的稅收(即為此種附加稅)。這里的地方所得稅實際上是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的一部分。我國現今附加稅的征收,通常都有稅法指明的特定目的,如增加社會福利、發展教育以及滿足地方**的財政需要等。
附加稅又稱附征稅
附征稅——城市維護建設稅
城市維護建設稅是對從事工商經營,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簡稱:(兩稅)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
稅款轉款專業:保證用于城市公用事業和公共設施的維護和建設。
根據城鎮規劃設計不同的比例稅率:按照納稅人所在地不同,城市維護建設稅分設為市區級納稅7%、縣城、鎮級5%、不在市區、縣城鎮級1%;開采海洋石油資源的中外合作油(氣)田所在地在上海,其他城市維護建設稅適用1%的稅率。
公式:應納城建稅=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兩稅“稅額╳適用稅率(7%、5%、1%)
附征稅——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稅款轉款專業:教育附加是國家規定要求的,用于義務教育。地方教育費附加,是發展地方性教育事業,擴大地方教育經費的資金來源。
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是對繳納增值稅、消費稅(兩稅)單位和個人,就實際繳納的稅額為計算依據征收的一種附加費。
教育費附加3%
公式:應納教育費附加=實際繳納的“兩稅“稅額╳3%
地方教育附加2%
公式:應納地方教育附加=實際繳納的“兩稅“稅額╳2%
稅收優惠:(進口不征,出口不退,同“兩稅“減免)
1. 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一樣隨同“兩稅“減免。
2. 對于因減免稅而需進行“兩稅“退庫的,教育費附加也同時退庫。但是對出口產品退稅增值稅、消費稅的,不退還已繳納的附加;對”兩稅“實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辦法的,除另有規定外,對隨”兩稅“附征的教育附加,一律不予退(返)還。
3. 海關對進口產品代征的增值稅、消費稅,不征收教育費附加。
以下節稅相關信息
總部經濟節稅分析:
首選主體遷移或業務分流主稅每筆皆可享受到扶持(輕資產)
1.業務分流、政策介紹
增值稅:享受地方30%-50%扶持政策
企業所得稅:同時享受地方30%-50%扶持政策
個人獨資綜合稅率享核定征收4.86%
兌現時間:納稅后次月兌現
2.企業所得稅25%納稅;
3.分紅個人所得稅20%納稅;
4.工資個人所得稅3%-45%納稅;
5.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20%納稅;
6.事務所個獨、合伙企業不核定5%-35%納稅;
以上納稅均可享受政策扶持
7.總部經濟招商不受地域的限制,外省市的也能享受園區的財政扶持政策。
8.全程一站式服務
9.稅收扶持相關信息。請仔細tel閱讀這段話《189》,這段話里《8391》有你想知道的內容,詳細情況《8278》曾,向你提供資料解惑。
拓展知識:
附加稅有哪些
附加稅是“正稅”的對稱,是隨正稅加征的稅。
從**現行稅制看,附加稅包括兩種:
(1)是根據正稅的征收同時而加征的某個稅種。這種作為稅種存在的附加稅,通常是以正稅的應納稅額為其征稅標準。如城市維護建設稅,是以增值稅、消費稅的稅額作為計稅依據的。
(2)是在正稅征收的同時,再對正稅額外加征的一部分稅收。這種屬于正稅一部分的附加稅,通常是按照正稅的征收標準征收的。
附加稅稅率:
1、城建稅:
(1)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的,稅率為7%。
(2)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
(3)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縣屬鎮的,稅率為1%。
(4)應納稅額=實際繳納的“二稅”稅額之和×適用稅率。
2、教育費附加:增值稅稅額與消費稅稅額的3%。
3、地方教育費附加:增值稅稅額與消費稅稅額的2%。
現在國稅、地稅已合并,在各地稅務局繳納。
《深化**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第二點(關于國務院其他機構調整)第十一條(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明確指出: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并,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的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征管等職責。國稅地稅機構合并后,實行以國家**為主與省(區、市)****雙重領導管理體制。
擴展資料:
增值稅附加稅的計提標準
1、增值稅附加稅分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外資企業是不用交附加稅的,內資企業得交。 從2010年12月起,外資企業也需要繳納附加稅。
2、內資企業的增值稅要交附加稅,附加稅就是市區按增值稅的百分之七計算城建稅(縣鎮按百分之五計算城建稅);按百分之三計算教育費附加;按照百分之二計算地方教育費附加。
3、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是銷項稅減去進項稅的差額,銷項稅按照17%交稅。小規模企業,按照3%交增值稅。
參考資料:
附加稅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附加稅有哪些
以正稅的存在和征收為前提和依據,指隨正稅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稅,其納稅義務人與**稅相同,但是稅率另有規定。
附加稅有哪些
從**現行稅制看,附加稅包括兩種:
(1)是根據正稅的征收同時而加征的某個稅種。這種作為稅種存在的附加稅,通常是以正稅的應納稅額為其征稅標準。如城市維護建設稅,是以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稅額作為計稅依據的。
(2)是在正稅征收的同時,再對正稅額外加征的一部分稅收。這種屬于正稅一部分的附加稅,通常是按照正稅的征收標準征收的。如與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同時征收的地方所得稅,是附加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按照一定比例(應納稅所得額的3%)加征的稅收(即為此種附加稅)。這里的地方所得稅實際上是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的一部分。我國現今附加稅的征收,通常都有稅法指明的特定目的,如增加社會福利、發展教育以及滿足地方**的財政需要等。
拓展資料:
附加稅是“正稅”的對稱。隨正稅加征的稅。舊**的附加稅,名目繁多,僅國民**時期的鹽稅就有**附加、地方附加、外債附加、建設專款等,附加稅額苛重往往超過正稅的幾倍乃至二十余倍。新**成立后,廢除了國民**的種種附加稅,僅保留了少量的附加歸地方支配,屬于預算外收入,用于地方公益事業。如農業稅附加、外國企業所得稅附加等,附加比例都比較低。
1949年中華****建立后,對附加稅進行了嚴格的清理和整頓,其數量大大減少。國家先后征收過的有工商營業稅附加、工商統一稅附加、農業稅附加、城市房地產稅附加、工商所得稅附加等。
如《中華****農業稅條例》規定,農業稅以常年產量為計稅依據,同時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為了辦理地方公益事業,可征收一般不超過納稅人應納農業稅額15%的地方附加。農業稅即為正稅,隨其征收的地方附加,則為附加稅。**對附加稅收入不納人國家預算管理,而是作為預算外收入由地方**負責征收管理,其收入歸地方財政支配,用于城市維護和農村公益事業。
附加稅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2646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