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123_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_日韩美女免费线视频_成人av三级

應稅所得額(個人應納稅所得額)

前沿拓展:

應稅所得額

根據公式反推,關鍵是要清楚各自的適應稅率。通常,應納稅額=應稅所得額*稅率。

  舉例而言:

  企業所得稅,25%的稅率,應稅所得額=應納稅額/0.25;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款=(收入-扣除費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所得額=(扣除費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納稅款)/稅率。稅率及扣除數根據級數來定。

  營業稅,如果是5%的稅率,應稅營業額=應納稅額/0.05

  消費稅,稅率由多檔,假設是10%,應稅消費額=應納稅額/0.1。

  增值稅,是根據銷項減去進項得來,需要知道進項稅額,才有銷項稅額=應納稅額+進項稅額。


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征稅對象所征收的一種稅。那么應稅項目有哪些?應納稅稅額又如何計算?下面隨著高頓財務來看看。

一、應稅項目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個人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經國務院**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二、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月工資、薪金收入總額-3500元(外籍人員、華僑、港澳臺同胞減除4800元)-個人按照國家規定標準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個人承包、承租經營收入總額-每月3500元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推薦閱讀:應納增值稅怎么計算?)

(四)勞務報酬所得

1、應納稅所得額

(1)每月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1-20%)

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五)稿酬所得

1、應納稅所得額

(1)每月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1-20%)

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1-30%)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

1、應納稅所得額

(1)每月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1-20%)

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七)財產轉讓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財產原值-合理費用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八)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應稅所得額(個人應納稅所得額)

文章來源:高頓財務顧問(www.gaoduntax.com)

拓展知識:

應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為企業每一個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
應納稅所得額有兩種計算方法,一是直接法,二是間接法。
直接計算法有那些?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金額-彌補虧損
(一)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
1、銷售貨物收入;
2、提供勞務收入;
3、轉讓財產收入;
4、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5、利息收入;
6、租金收入;
7、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8、接受捐贈收入;
9、其他收入。
(二)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
1、財政撥款;
2、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性基金;
3、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三)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2、企業所得稅稅款;
3、稅收滯納金;
4、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5、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
6、贊助支出;
7、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
8、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綜上所述,按照下列方法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1、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法律依據:《中華****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第五條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23466762.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龙州县| 平谷区| 临城县| 政和县| 宕昌县| 玉环县| 衡阳市| 安平县| 德钦县| 三台县| 石阡县| 云浮市| 秦皇岛市| 深圳市| 肥西县| 苏尼特左旗| 雷州市| 刚察县| 曲靖市| 印江| 福建省| 翁源县| 太白县| 定边县| 马鞍山市| 虹口区| 天台县| 陇西县| 青龙| 汝阳县| 石棉县| 萝北县| 若羌县| 鄂托克前旗| 丹江口市| 巴塘县| 南京市| 兴宁市| 留坝县|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