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計算(企業所得稅計算公式例題)
前沿拓展:
企業所得稅計算
一、2022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即利潤乘以25%,再乘以40%即你減免后應該交的所得稅。
**和**公布《關于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下稱《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
《通知》顯示,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企業所得稅稅率是什么
從2008年1月1日起至今,現行稅制中的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適用稅率20%;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適用稅率20%;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適用稅率15%。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分為兩類,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其中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境內的企業。
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境內,但在**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境內所得的企業。
除在**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境內所得的非居民企業是適用20%的稅率,其余一般的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都適用25%的基本稅率。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抵扣項目-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的虧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x 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 – 抵免稅額
公司盈利需要繳納的是企業所得稅,而公司盈利10萬元需要繳納多少企業所得稅,還需要根據公司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事項、應納稅所得額和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來確定。那么,我們來看看適用不同稅率的企業,其公司盈利10萬元需要繳納多少企業所得稅?
一、小型微利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如果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業的條件,公司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按照財稅公告【2022年】第13號等相關政策的規定,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當小型微利企業盈利10萬元,且公司的會計利潤等于應納稅所得額時,則公司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為10萬元*2.5%=2500元。
小型微利企業的認定條件,即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二、一般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的基本稅率為25%,如果企業適用的是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當企業會計利潤10萬元,且等于應納稅所得額時,則企業盈利10萬元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10萬元*25%=25000元。
需要強調的是,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稅依據為應納稅所得額,而不是會計利潤,企業在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可以按照會計利潤計算和繳納企業所得稅,但企業在年度匯算清繳時,需要將會計利潤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
現實中,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多采用間接計算法,即在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加或減按照稅法規定調整的項目金額后,為應納稅所得額。其計算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由于會計準則和稅法在確認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上的政策規定不同,使得企業計算的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存在差異。比如,收入確認的原則不同、成本費用稅前扣除標準的不同、視同銷售項目、加計扣除等政策規定的不同。
納稅調整項目主要包括:
收入類調整項目主要包括,視同銷售收入,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的收入,投資收益,銷售折扣、折讓和退回,不征稅收入等項目。
扣除類調整項目主要包括,職工薪酬、業務招待費支出、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捐贈支出、利息支出、傭金和手續費支出、與收入不相關支出、跨期扣除項目、贊助支出、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等項目。
資產類調整項目主要包括,資產折舊和攤銷、資產減值準備金、資產損失等項目。
特殊事項調整項目主要包括,企業重組和遞延納稅事項、特殊行業準備金、合伙企業法人合伙人應分得應納稅所得額、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定業務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政策性搬遷等項目。
總之,公司盈利10萬元需要繳納多少企業所得稅,既要看會計利潤總額、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以及納稅調整事項和應納稅所得額來確定。
我是智融聊管理,歡迎持續關注財經話題。
2022年8月6日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2346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