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獨資(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征收)
前沿拓展:
個人獨資
一、個人獨資企業申報交稅如何申報?
個人獨資企業申報交稅可以登錄所在地稅務機關網站,進入網上辦稅廳辦理申報手續。
個人獨資企業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分為員工工資薪金所得稅和投資者個人的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不包括投資者個人的工資)以及損失后的余額,作為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凡實行查賬征稅辦法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公司法》的規定確定。投資者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由投資者在每月或者每季度終了后7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二、個人獨資企業繳納稅種及稅率
第一、個人獨資企業應視其經營、發生的業務可能征收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資源稅、車輛購置稅、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及個人所得稅。
第二、個人獨資企業不繳納企業所得稅,而是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務機關對個人獨資企業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法有二種,一種是查賬征收適用于會計核算比較齊全的,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然后根據個人所得稅確定的稅率表中對應的稅率計算應納稅款; 另一種是核定征收,依據《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規定,采用按企業銷售收入乘上應稅所得率來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具體采用哪種征收方法由主管稅務機關確定。
第三、只要企業有利潤,不論采用哪種征收方法,也不論企業利潤是否分配,都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月銷售額低于3萬,免征增值稅)。
三、個人獨資企業所得稅適用“核定征收”的條件
根據《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的規定:納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不設置賬簿的;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置但未設置賬薄的;
(三)擅自銷毀賬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
(四)雖設置賬簿,但賬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賬的;
(五)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六)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
特殊行業、特殊類型的納稅人和一定規模以上的納稅人不適用本辦法。上述特定納稅人由國家**另行明確。
因此,當企業出現以上六種情形時,才有可能會被稅務部門確認企業所得稅實行“核定征收”,一般情況下,稅務部門還是會要求企業實行查帳征收。
依法繳納稅款是我國每個公民的義務,而不同性質的企業所要繳納的稅款也不一樣,應當了解并且注意繳納稅款的種類以及所包括的項目,以免出現錯誤繳納、遺漏繳納的現象。
為了可以達到少繳納稅款的目的,投資市場里面發生什么事都不要奇怪!畢竟,錢誰也不嫌多!
但是,個獨企業真的可以節稅嗎?如果是你在節稅和風險兩者之間,你會如何選擇?下面虎虎就對這個問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個人獨資企業的優缺點
優點:
個人獨資企業的優點是可以進行核定征收。比方說,股東投資企業需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而在分紅的時候,又需要繳納一次20%的個稅。
在“雙重稅負”的情況下,企業的利潤需要繳納45%的稅以后,才能最終進入投資者的口袋中!
個人獨資企業在正常的情況下,最高稅率才是35%。肯定要比企業的稅負低。與此同時,個人獨資企業,在一些地方可以直接核定稅率。核定的稅率可以很低,基本上可以核定5%的超低稅率。
這樣一來,個人獨資企業的稅率最低可以比企業綜合稅率低40%。
缺點:
我們要明白個人獨資企業由于自己的財產不能和企業財產進行合理的分割,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者,承擔的不是有限責任,而是需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對于這樣的問題,恐怕也是很大的呀!
而且企業一般也不會和個人獨資企業進行合作。還有就是,一些人沒有實際業務做支撐,為了達到減稅的目地,在一些地方設立空殼個獨,也會很容易被稅務機關給“重點"關注的!
所以說,個人獨資企業既需要享受稅收優惠,也需要承擔可能存在的未知風險。風險和利益,總是處在共存的局面!
個人獨資企業分紅如何繳稅?
個人獨資企業分紅不需要再繳納個人所得稅。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分紅應該是個人獨資企業,已經按照規定申報經營所得以后的稅后利潤。
個人獨資企業由于不是法人組織,獲得利潤以后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但是需要繳納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使用稅后利潤,分紅的時候自然不需要再繳納個稅了。這里需要分清是稅后利潤,還是稅前利潤。個人獨資企業,同樣需要注意稅務的申報問題。
個人獨資企業對外投資,獲得后分紅如何納稅?
這里我們要清楚,上面說的分紅是個人獨資企業自己的分紅,而不是個人獨資企業對外投資獲得的分紅。
這里面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個人獨資企業用自己的稅后利潤分紅,不需要再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個人獨資企業對外投資獲得的分紅,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由于個人獨資企業不是法人組織,所以,個人獨資企業獲得分紅以后,實際就是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的個人所得。
這部分所得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其實這個規定,和合伙企業的規定是相同的。
不管是合伙企業還是個人獨資企業,他們都不是法人組織。在獲得分紅以后,就需要單獨作為投資者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計算所得稅。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虎說財稅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8465837.html